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有一次看到南方一位诗人写的诗中有这么两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不禁失声大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犬又怎么能卧到花心里去呢?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他自以为改得恰到好处,实际上却是改得大错特错。原来,这个诗人的家乡有一种叫“明月”的小

  • 标签: 改错诗
  • 简介:当年蒋经国去世时,台湾诗人余光中写了一首,很肉麻。这首的名字叫做《送别》:悲哀的半旗,壮烈的半旗,为你而降;悲哀的黑纱,沉重的黑纱,为你而戴;悲哀的菊花,纯洁的菊花,为你而开……慢慢地走,亲爱的朋友,辛苦的领袖,慢慢地走。

  • 标签: 台湾诗人 幽默 《送别》 蒋经国 余光中 悲哀
  • 简介:能致病,也能治病。这个问题到底似是而非,抑或似非而是?能致病,为当代人所津津乐道,所谓“诗人皆病人皆精神病人”的论调甚嚣尘上,颇有市场。在某些场合,在我尚未介绍自己是诗人时,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我心智正常;但当我说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在写诗时,就有被先入为主地认为有病的危险。另外,“病人能”的说法似乎也能蛊惑人心。人们倾向于认为,人在生病时比健康时,更容易有写诗的冲动和感觉。

  • 标签: 诗人 精神病人 似是而非 先入为主 当代人 写诗
  • 简介:被吻我被吻之后成了另一个人:由于同我脉搏合拍的脉搏,以及从我气息里察觉的气息,我成了另一个人,如今我的腹部像我的心一般崇高……我甚至发现我的呼吸中有一丝花香:这都是因为那个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样轻柔地躺在我身体里的小东西的缘故!

  • 标签: 母亲 身体 小东西 爱情 呼吸 气息
  • 简介:每个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小时候,跟着李白看“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小孩子的眼睛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长大以后,恋爱了,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 标签: “床前明月光” 诗心 陶渊明 李商隐 孩子
  • 简介:个子不高,却高过所有的窗口冷眼所见,历史尽是些风马牛嘴角为何要歪向北向西?他说这刚好是天河的斜度。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故园(6首)永恒的玫瑰走进园中,最先看到玫瑰枝上有刺,美丽,芳香,像爱情

  • 标签: 玫瑰 故园
  • 简介: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歌被称为“十七字”,即一首只有17个字。有同学肯定要大叫:“这怎么可能呢?”一般情况下,我国古代诗歌无论律诗、绝句乃至古风,都以工整为衡量标准之一,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