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2例的病历资料,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行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组41例行七氟醚麻醉诱导,监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哭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并统计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不明显,但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哭闹时间及術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54.92±10.08)、(65.24±6.01)s,(28.31±3.2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26.45±16.54)、(98.30±8.56)s,(62.18±5.73)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中采取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起效快、术后苏醒快的特点,同时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七氟醚 氯胺酮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人重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hrsTRAIL)单用或联合阿糖胞苷(Ara—C)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在体外以人类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研究对象,分5组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Ara—C组、rsTRAIL组、同时给药组(Ara—C+rsTRAIL)、先后给药组(Ara—C→rsTRAIL)。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Ara—C对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的影响及rsTRAIL单药组、先后给药组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和细胞内caspase-8活性。结果表明:rsTRAIL能抑制HL-60细胞生长并诱导HL-60细胞凋亡。先后给药组诱导HL-60细胞凋亡率大于同时给药组。先后给药组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和细胞内caspase-8的活性高于rsTRAIL组。5mg/L、10mg/LAra—C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其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升高,大于对照组。结论:rsTRAIL抑制HL-60细胞生长.诱导HL-60细胞凋亡。Ara—C上调HL-60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增强rsTRAIL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Ara—C和rsTRAIL联合用药时,在先加Ara—C、再加rsTRAIL组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效果比同时给药组效果好,其机制可能与Ara—C上调细胞表面DIL5表达水平和(或)增强细胞内caspase-8的活性有关。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HL-60 凋亡 DR5受体 CASPASE-8
  • 简介:目的探讨慢诱导插管与快速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慢诱导插管,对照组予以快速诱导插管,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研究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显著(P〈0.05)。结论慢诱导诱发的心血管反应较轻,可确保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诱导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使用七氟醚与异丙酚分别进行临床麻醉诱导时的麻醉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在医院需要进行麻醉诱导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7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使两种不同麻醉诱导效果更清晰,将这些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别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实验组。对40例常规组研究对象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方法,而对47例实验组则使用的是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方法。在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方法之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指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手术之后的认知功能。结果 从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发挥作用的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来看,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方法的患者比使用了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方法的患者时间均短,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麻醉诱导 异丙酚 七氟醚 不良反应 麻醉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七氟醚吸入与异丙酚静脉输注两种麻醉诱导方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作为观察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全麻外科手术患者合计6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考组(七氟醚吸入)和试验组(异丙酚静脉注射),对比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后,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丙酚作为麻醉诱导药物的效果比较相似,但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起效时间更短,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 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1年12月我院接受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麻醉诱导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的是异丙酚麻醉诱导和七氟醚麻醉诱导,最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插管后3min和5min的平均动脉压是78.46±0.74和86.14±0.17,心率分别是80.25±0.78和77.14±0.18,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几率是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是16.7%。结论:针对手术患者给予七氟醚麻醉诱导形式,其可行性高,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麻醉状态平稳,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 麻醉诱导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时间区间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依照双色球法分组原则将对象分为两组,运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静脉组,运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吸入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麻醉后,吸入组65例的心率、血压较静脉组略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吸入组65例的术后苏醒时间较静脉组略短,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应用本次研究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应该根据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何种麻醉方式。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 心率 血压 术后苏醒时间
  • 简介:论述了闪速浮选机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重点了讨论了金川公司龙首矿应用闪速浮选对精矿品位,特别是对回收率提高的意义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并说明推广应用的前景。

  • 标签: 闪速浮选 精矿品位 回收率 铜镍矿 工业试验
  • 简介:摘要:氯化钾是重要的无机盐产品,一般是由正浮选法进行生产,这种方法主要存在原料浪费、损失严重、浮选效果差废液不达标等现象,制约了氯化钾工业的发展。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工艺过程中最常用的浮选药剂为十八胺,十八胺的浓度过大则会影响浮选过程的选择性,进而使得药剂留在溶液中造成浪费,降低氯化钾的回收率。

  • 标签: 浮选法 氯化钾工艺
  • 简介: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中原地区龙山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本文主要针对2007、2009年度该遗址龙山晚期的浮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两次浮选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粟(Setariaitalic)、泰(Panicummiliaceum)、稻谷(Oryzasativa)、大豆(Glycinemax)、小麦(Triticumaestivum)等,其中,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均居首位,稻谷和黍相当,大豆略低。此外,藜(Chenopodiumalbum)、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苏(Perillafrutescens)等出土较多,藜、小型豆科表现出不成熟的特征,推测可能与“藜藿之羹”相关;紫苏存在集中出土现象,颗粒饱满,有栽培的可能。通过对炭化植物遗存出土密度的分析,发现壕沟及夯土基址局部有植物遗存富集现象,以夯土基址为核·心的发掘区炭化遗存含量整体偏低,与发掘者推测的祭祀设施“珲”相吻合。

  • 标签: 瓦店遗址 龙山晚期 浮选 旱作 稻谷
  • 简介:摘要随着选矿和橡胶技术的发展,以橡胶为磨损材料的浮选机叶轮逐渐代替白口铸铁材质的叶轮。有关制作叶轮的橡胶模具的资料较少,本文介绍了橡胶模具设计思路,依据XCF-8浮选机橡胶叶轮结构和硫化设备参数,对该浮选机橡胶叶轮模具进行设计,为今后设计此类模具提供借鉴。

  • 标签: 叶轮 橡胶模具 设计
  • 简介:摘要选煤生产离不开浮选油。临涣选煤厂油库向浮选夹层油罐打油操作需人工完成,费时费力,而且作业环境恶劣,气味有害,存在职业病隐患。本文从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强度,减员提效等方面,分析浮选油罐自动打油的创新设计,并对成果做出评价。

  • 标签: 浮选油罐 自动打油 PLC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泡尺寸是衡量浮选动力学过程及其分选效果的重要依据。叶轮工作参数在根本上决定着流体通道大小和流体特性,进而影响气泡弥散和颗粒悬浮。本文采用高速摄像机对 KYF 型浮选机内的气泡进行拍摄和尺寸分析,系统考查叶轮直径、叶轮离底间隙、叶轮转速 3 个因素两两交互对气泡尺寸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叶轮直径、缩小叶轮离底间隙、提高叶轮转速均可使气泡尺寸减小,同时也能改善气泡尺寸分布的均匀性;叶轮直径及离底间隙两个结构参数与叶轮转速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在较低和中等叶轮转速下( 300~400r / min ),叶轮结构参数对气泡尺寸特征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叶轮转速则是在较小的叶轮直径( 150mm )和较大的叶轮离底间隙下(32~36mm )影响更为显著;两个叶轮结构参数相比,叶轮直径对气泡尺寸的调控效应比叶轮离底间隙更显著,同时二者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叶轮直径越大,叶轮离底间隙对气泡尺寸均匀性的影响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浮选机内叶轮尺寸的选择和安装操作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 标签: 叶轮直径 叶轮离底间隙 叶轮转速 气泡平均直径 气泡均匀性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某车间富中矿锡石浮选作业采用“TL-1+P86(磷酸三丁酯)”的组合,其中TL-1、P86药剂成本高,由于锡石浮选作业给矿性质波动较大,现场指标不太稳定,所以锡石浮选对药剂的成本、选择性、捕收性能要求更高,需对各性质的锡石浮选物料给矿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开展锡石浮选新药剂探索存在着必要性。

  • 标签:   药剂成本   新药剂   锡石浮选 回收率 品位
  • 简介:摘要:采收技术对微藻生物质产业具有重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浮标浮选法,分析了影响浮选的因素,以及辣木籽提取液包覆浮珠颗粒,简称辣木浮珠,提高藻类采收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是影响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在pH = 7时,最大采收效率可达89.13%,而离子强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有色金属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主要原材料。浮选药剂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选矿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有色金属选矿过程常用的浮选药剂类型,接着阐述了浮选药剂在选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最后重点探究了浮选药剂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合理应用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有色金属 浮选药剂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为健全管理体系,规范维修工作流程,保证维修质量,提高全员维修技能,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杜绝胶带输送机皮带接头断裂事故的发生,本文钢丝绳芯输送带硫化工艺优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钢丝绳芯 输送带 硫化工艺 优化探讨
  • 简介:采用超声波和离心法在室内进行了从被硫化亚铁颗粒污染的乳化原油中回收原油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离心-溶剂稀释-离心处理工艺中,超声波处理工序主要用于乳化原油中游离水和部分乳化水的脱除,以降低后续离心处理工序的负荷.用超声波-离心处理工序分离出的沉渣和油、水过渡层经溶剂稀释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处理.两次离心处理中所得到的净化油混合可作为商品原油外输,第二次离心处理中分离出的沉渣和油、水过渡层经进一步除油后可作为固体废物处理.

  • 标签: 乳化液 原油 硫化亚铁 超声波 离心工艺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循环硫化床锅炉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过热屏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爆裂的现象比较频繁,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因此,本文对过热屏管出现爆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控制和管理策略,像能够实现控制过热屏管发生爆裂的现象,加强焊接工艺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循环硫化床锅炉 过热屏管爆裂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