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产喜剧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幽默和创意吸引着观众。在这些电影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元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国产喜剧电影中音乐的创新使用特色,分析其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及对观众情感体验的影响,通过对多部代表性国产喜剧电影的案例分析,揭示了音乐创新在电影制作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了其对电影成功的贡献,为国产喜剧电影音乐创新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喜剧电影 音乐创新 配乐 策略
  • 简介:摘要:丁西林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经典剧作家,在其喜剧创作中巧妙地游走在对乌托邦式幻想和冷峻的反乌托邦幻想之间,在矛盾对立的交汇面上完成了对人物的独特书写。丁西林通过对戏剧人物精神状况的揭示,将戏剧人物所处的悲观情景与戏剧人物所具有的乐观理性相比较,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喜剧精神,这种喜剧精神融合了幽默和理性。

  • 标签: 丁西林 乌托邦 喜剧
  • 简介:摘要:以2014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为研究语料,从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的角度着手,对小品语言进行分析,揭示出小品不仅只是带去一时欢笑,其巧妙运用语言传达幽默和主题的方法更引人深思,余韵久不消散。

  • 标签: 喜剧小品 合作原则 关联理论
  • 简介:抗战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抗战文学,是指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从共时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存在大叙事、现实性、反形式化三大特点;从历史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则显示出创作发展和人性挖掘深度成正比的特征。抗战文学要出现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有待于我们对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广泛吸取。

  • 标签: 抗战文学 叙事 人性 民族文化
  • 简介:[编者按]60前年的8月15日,随着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正式向盟国投降,中国人民坚持八年的抗日战争也以中国人民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

  • 标签: 中国 抗日战争 抗战史 皖南事变 蒋介石
  • 简介:罗荣桓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奠基人。他的辉煌一生是同山东抗日战场密不可分的,自1939年3月1日踏进山东抗日战场,至1945年10月24日抗战胜利离开山东奔赴东北,他在山东战斗生活了24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段时间内,有将近3年时间他是抱病甚至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的……抱病挑重担1937年"七七事变"后,

  • 标签: 山东抗战 抗日战场 滨海军区 国民党顽固派 罗生特 政治工作
  • 简介: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在缅甸奉命向北转移途中突遭日军伏击,在密林中奋战两昼夜后率师突围途中,师长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于5月26日殉国,时年38岁.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全国性的悼念大会,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代表国民政府主祭,全国各地一百多位代表前往致祭,参加悼念的有一万多人.

  • 标签: 中国远征军第200师 缅甸 戴安澜 抗日战争 云南
  • 简介:曹聚仁(1900-1972年),浙江省浦江具通化乡蒋畈村(今属兰溪市梅江镇)人。1921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到上海,创办沧笙公学,并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

  • 标签: 战地记者 曹聚仁 抗战 1921年 师范学校 暨南大学
  • 简介:初露苗头小欣是我的女儿,今年刚满5岁,一向乖巧得很,见人就打招呼,“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叫得可甜啦。人人见了都夸她聪明又漂亮。可最近一段时间,我老觉得她的脸色不太好,整天没精打采的,连幼儿园老师也反映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我和老公觉得,可能是营养跟不上,于是,我特地买了本菜谱,研究均衡营养,天天变着花样,设法给她增加营养。可是,两个月过去了,情况却没有什么改善。

  • 标签: 病抗 白血 注意力不集中 均衡营养 幼儿园
  • 简介:日军占领武汉后,冈村宁茨力主“西进”,计划经老河口由陕入川,威逼陪都重庆。第五战区部队(包括新四军五师)此时部署于武汉外围。1939年5月,日军纠集10万之众,企图在襄东一举“覆灭”五战区部队主力。日军坦克开路,所过之处,

  • 标签: 老河口 李宗仁 抗战 1939年 陪都重庆 日军
  • 简介:抗战期间,田汉创作了多部戏曲作品,它们的出现标志着田汉的戏曲创作理念趋于成熟。这些作品不仅宣扬顽强斗争、全民参与、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起到了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而且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同时,田汉还在创作中努力探索,不断完善戏曲的表现形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标签: 田汉 抗战戏曲 创作理念
  • 简介:他是战士们心目中的"战神",是毛泽东赞誉的"第一功臣""常胜将军",他就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2017年8月,粟裕诞辰110周年,本刊特发《粟裕苏中抗战威震敌胆》,以示缅怀。

  • 标签: 裕苏 常胜将军 战神 主力部队 林信 苏中军区
  • 简介:2010年8月1日,台湾作家龙应台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了她有关“中国梦”的演讲,她说:“1975年,我23岁,到美国去读书,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除了功课之外,有机会就去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结果,龙应台“第一次读到国共内战的部分,第一次知道1927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杀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有很多都是……谎言,这是一个很大的震撼”。

  • 标签: 抗战 英勇 中共 2010年 1975年 中国近代史
  • 简介:抗战时期,湖南人民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慷慨解囊。募捐的主要形式有献机运动、征募寒衣、义卖、献金、出钱劳军等,并表现出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组织有方、数额巨大等特点。湖南的募捐,鼓舞了抗日将士的士气,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战

  • 标签: 抗战时期 湖南 募捐
  • 简介:郭沫若:“文化抗战”的主将和旗帜袁丽容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此时,生活在日本并受日本刑事警察监视的郭沫若,在卢沟桥事变后二十天,毅然弃家归国,回到上海,立即以高昂的热情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在整...

  • 标签: 郭沫若 文化抗战 历史剧 周恩来 抗战时期 国民党顽固派
  • 简介:抗战时期,重庆因其特殊的地位。聚集了众多的文化团体,为陪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史料系社会部致重庆市政府之《为拟订(重庆市各文化团体督导国民月会暂行办法)》之附件,它反映了抗战前期重庆各文化团体的概况,包括全国性文化团体、重庆市文化团体、报刊通讯社、书局、戏院等,对研究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有一定参考作用,特予公布。

  • 标签: 抗战前期 重庆 文化团体 中国 文化事业
  • 简介: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在整整八年的坚持抗战中,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已形成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发扬这种精神,动员起中华民族的集体力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属不可缺少的一环。

  • 标签: 祖国统一大业 精神支柱 抗战 中华民族 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反法西斯的抗战。在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烽火中,重庆美术界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的烽火也催化了重庆美术的嬗变。

  • 标签: 美术界 抗战 重庆 烽火 嬗变 19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