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梗塞前心绞痛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7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再灌注治疗,其中59例行静脉溶栓治疗,18例行急诊PCI治疗,按既往有无心绞痛(AP)史分为2组,比较两组间梗塞面积大小,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和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有AP组与无AP组肌酸激酶峰值分别为(2051±386)U/L、(3221±339)μ/L(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峰值分别为(376±28)U/L、(592±23)U/L,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66±0.13、0.43±0.12(P<0.01)。有AP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无AP组,分别为2.56%和l0.52%(P<0.01)。结论AMI患者同样给予再灌注治疗,有AP史的患者比无AP史的患者近期预后好,心肌损伤程度较轻,心功能恢复较好,院内死亡率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原因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机制和既往AP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绞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2例,时间自2022.01开始,结束于2022.12。分组执行抽签法,两组各36例。参照组、试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急诊护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案。检验2组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急救指标、抢救效果均更加优异,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接诊后迅速进行抢救治疗,包括镇痛、吸氧、镇静、心电监测等,并对各项体征进行检测;对无心律失常、以及生命体征正常、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的患者进行PCI治疗,综合良好的术后护理干预。结果33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接受了良好的术后护理干预,无一例护理并发症,30例(91%)患者心肌梗死治疗护理成功,2例(9%)结论病情未获得好转而死亡,1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年龄在76~82岁,为高龄患者。

  • 标签: PCI 心肌梗死 术后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胸痛中心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胸痛中心成立前后60例急性心梗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胸痛中心成立前),观察组30例(胸痛中心成立后)。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于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实施抢救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患者进院实施抢救时间、进入导管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和住院时间、医护配合以及安全转运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胸痛中心成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抢救时机,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急诊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护理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86例医院收治行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共计43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共计4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以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介入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风险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介入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护理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以及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通过单双号抽签分组的方式方法,将122例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和介入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诊治疗,介入组患者加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胸痛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介入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P<0.05;介入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更早,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运用PCI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应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治疗 常规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胸痛缓解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介入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皆发生心律失常,且皆接受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病人的QTc、QTd和HR等心率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后病人的QTc、QTd和HR等心率指标情况和护理前相比皆有显著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率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 心律失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路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儿抢救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医院展开抢救的 9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9 ),一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优化急诊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抢救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这两组的急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38.44±11.25)min、住院时间为(10.26±3.82)d、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为(46.43±9.28)min、院内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例(5.88%)、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复发1例(2.94%);对照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56.43±17.65)min、住院时间为(13.47±4.21)d、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为(64.21±12.41)min、院内再PCI8例(23.53%)、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复发7例(20.59%),观察组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和院内再PCI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疾病的再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前30例,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后30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22.5-2023.3期间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进行组别均分,对照组(n=25,常规急诊护理)、优化组(n=25,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抢救效果。结果:优化组抢救效果、心电图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分诊和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可缩短心电图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应用在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将来自于我院2021年4月到2023年4月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通过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实施救治,比较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采血时间、用药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应用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之中可以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 全程优化护理 心肌梗死 救治 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选取1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0名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50名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结果显示,接受优化急诊护理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心电图异常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急诊 优化 抢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