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名肝胆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肝胆手术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术后3天检验出的胆囊窝和肝下积液情况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B超检验下的积液量也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综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手术 新型护理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恢复 的影响分析。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 脑血管中心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按照 随机 抽签的方式 分为 研究组 30 例 、参照组30 例, 为 参照组 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 为研究组 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 。 观察两组 患者的运动功能( FAM )评分、护理满意度,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 结果 : 研究组 患者护理后 运动功能( FAM )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 研究组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 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患者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评价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测定得分将脑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组50例及非抑郁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时疗效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抑郁组治愈10例(20%),非抑郁组17例(34%);抑郁组显效15例(30%),非抑郁组21例(42%);抑郁组未愈10例(20%),非抑郁组3例(6%)。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抑郁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差于非抑郁组。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程。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一般发病一个月内为急性期,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虽得到改善,但常易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并且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存在感知觉、语言、记忆、意识等认知功能障碍,它与躯体损伤一样,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如生存率,致残率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作一简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施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上肢FMA评分与下肢FMA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术后肢体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髋部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采取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将两组护理后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1.7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有助于术后肢体恢复,适合临床借鉴。

  • 标签: 髋部骨折 术后肢体恢复 康复护理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了处于围手术阶段的肝胆疾病病人,在进行了肝胆手术同时进行了各种相关处理之后,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于2013年4月份到2014年2月份之间所收治的七十六位患有肝胆疾病的病人,以收治的顺序为基础,按照奇数偶数将七十六位患有肝胆疾病的病人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以及对比组,观察组病人采用一系列的手段进行胃肠治疗,具体为在术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术中需要对病人进行麻醉以及对病人使用引流管放置,在手术之后需要以相关标准为基础对病人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同时给予病人营养支持,并对病人进行胃肠护理康复护理等等。通过对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长以及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为基础,对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判断。结果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病人肝胆手术之后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同时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也就是P<0.05。结论对肝胆疾病病人进行合理、科学的围手术期处理,确实能够帮助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加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风是指在中医领域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即使是患者的生命得到救治,但是大多数多患者都会留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中风恢复期指发病后2周-6个月,大多数患者在此期内被治愈;只有少数患者进入后遗症期。因此,康复锻炼方法的选择,是帮助患者改善、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是目前中医康复方面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 标签: 中风 康复 功能恢复 功能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FMA、ARAT及M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FMA、ARAT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病人实行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显著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存质量。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给予特殊处理方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行肝胆手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特殊处理方案的观察组,每组41人,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特殊处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中,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31.3±9.4、40.5±10.3、30.8±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超结果上,观察组患者无积液有29例患者,无积液率为70.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给予特殊处理方案能够显著的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使其早日康复,可以在普外科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功能恢复 肝胆患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运用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脑卒中患者,病例数52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3月~2020年9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26例)与对照组(n=26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身体状态、心理健康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运用超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了提升脑卒中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显示患者运动功能、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总体护理效果显著改善,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肢功能、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有效恢复,并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FAM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护理后对比,观察组ADL评分、FA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社区康复,临床康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采用针灸治疗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增高,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水平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使运动功能恢复,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偏瘫 疗效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