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对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社区康复对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李海霞

新疆兵团第七师125团医院833203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FAM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护理后对比,观察组ADL评分、FA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社区康复,临床康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字】社区康复;脑梗塞;功能;影响

近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完善,脑梗塞患者的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会出现认知、吞咽、肢体等方面的功能障碍[1],临床上需要给予患者相关康复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社区康复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作为实验对象,入选标准:所选患者均经MRI、CT等检查被确诊为脑梗塞,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认知及精神障碍者,四肢瘫痪,伴有训练禁忌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7.5±10.3)岁;病程28d-182d、平均病程(60.3±20.1)d;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7.8±10.5)岁;病程29d-182d、平均病程(60.7±20.5)d;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可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社区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2-3]:①首先由康复治疗师、护师、医师组成社区康复护理小组,每周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评估患者所居住的环境,勘察是否存在对患者可能造成危险的隐患,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性。②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心理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安慰,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减轻对家人的愧疚感,从而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和决心,而在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给予鼓励,从而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③指导家属对患者患肢进行被动训练,先按摩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指导患者练习翻身、抬头、坐起,从而为早日下床活动做好准备;待患者可以在床上做起时,指导患者进行站力训练,而患者站立的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待患者可以自行站稳15分钟后,在家属或者康复小组人员的辅助下,开始迈步训练,并且叮嘱家属注意预防患者出现摔倒。④社区康复小组,每月对患者疾病变化情况进行一次评估,根据患者具体变化情况,调整康复治疗措施,并且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护理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1.3观察指标

采用FAM评分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4]。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FAM评分均无差异性(p>0.05),组间护理后对比,观察组ADL评分、FA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塞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占脑卒中80%,指脑部因出现缺氧、缺血、血液供应障碍的因素,诱发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软化、坏死,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语言及智力障碍、猛然晕倒、半身不遂等,不仅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对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创建实施及发展,许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区均设有健康管理小组,因此,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后,回到家中康复治疗时,会选择实施社区康复护理服务,从而改善自身疾病情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通过社区康复小组对患者居住环境的评估,保证了患者疾病恢复期处于安全状态,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从而改善了患者疾病康复情况,通过运动锻炼措施,达到改善患者患肢活动能力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自我生活能力,并且经过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的评估,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FAM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康复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采用社区康复,临床康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水晓珊.脑梗塞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389-390.

[2]蔡树泳,黎瑞仪,王少敏等.早期社区康复对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7-18,19.

[3]姜冬玲.社区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8):53-53.

[4]徐峰.社区康复治疗影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5,(45):35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