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等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应用,以期提高诊断率。方法4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相同肺动脉CTA扫描过程,研究其图像后处理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并对重建图像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在进行肺动脉CTA后行图像后处理三维重建中,诊断肺动脉栓塞21例,MPR显示率优于MIP,MIP优于VR。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CTA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高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肺动脉CTA 图像后处理
  • 简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

  • 标签: 术后重症监护 肺动脉高压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气囊漂浮导管 肺血管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总结7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给予有效的镇静、肌松药、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血流动力学观察和护理。结果73例患儿均顺利撤离呼吸机,痊愈出院,5例患儿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护理,特别是呼吸道及循环系统护理对于手术的成败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预后不良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肺血管收缩以及肺小动脉重构,进而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结合起到调控基因转录后水平的作用。近年来,miRNA对于PAH的功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有利于明确miRNA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究新的诊疗思路。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微小RNA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中使用心脏彩超所展现出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医院收治的3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选取同时间在医院中接受健康体检的37例体检者。观察两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和手术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右房横径、右房纵径、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检查率高于手术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中使用心脏彩超检查方法,可有效鉴别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心脏彩超 肺动脉高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异常收缩以及病理重构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情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PH主要病理特征是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肺血管重构甚至形成丛状病变。血小板作为血液中第二丰富的细胞群,不仅参与止血过程,在内皮细胞修复、促进细胞生长和炎症反应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血小板如何通过血栓形成、促血管收缩、促肺动脉平滑肌增殖、分泌炎症因子等机制参与PH的发生发展过程作一综述,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期为PH的治疗寻找新的思路。

  • 标签: 高压,肺动脉 血小板 综述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动脉 CT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03月 -2018年 03月间的肺栓塞患者,共 62例,均进行 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 。结果:肺栓塞检出率61例,诊断准确率高达 98.39%。 结论:在对肺栓塞的诊断中,肺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推荐推广。

  • 标签: 肺栓塞 肺动脉 CT血管成像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肺动脉栓塞疑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心血管超声检查,比较常规超声检查与心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6例肺动脉栓塞疑诊患者中后期结合肺动脉造影检查中有52例患者确诊,心血管超声检查(98.08%)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肺动脉栓塞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导致猝死。本论文旨在通过法医病理学的角度,分析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案例,探讨其致病机制、诊断标志和预防措施。我们通过对多个PE猝死案例的尸检结果和临床资料的研究,系统性地总结了PE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病理生理学改变、组织学变化、死因判定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研究还对PE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PE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法医病理学,猝死,血栓形成,肺循环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2例肺栓塞患者,应用GE680型64排螺旋CT机针对患者执行连续容积增强扫描操作。结果 32例患者牵累144处肺动脉和分支,主要包括两下叶肺动脉及其段动脉、左下叶肺动脉和段动脉、右下叶肺动脉和段动脉、及其左右主肺动脉,中间肺动脉、下叶肺动脉和段动脉,占据比例分别是62.50%、6.25%、18.75%和12.50。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具有一定安全性且无创的检查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直观且可靠。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操作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到2020年5月之间收治的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并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为对照组的患者执行普通的胸部CT平扫的方式,为观察组的患者执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再确诊率上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确诊率上为92%,好于对照组的60%,且P<0.05。结论: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执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检查,可以将患者的血栓位置和血栓的具体情况进行清晰显示,其有着比较好的成像技术,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上都有着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和安全,希望为医疗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方式,获得足够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随访和记录。对于每个患者进行(12±3.5)个月随访,统计各项患者的数据信息。结果 溶栓后治疗之后呼吸频率降低,心率也会减慢;治疗结束后肺动脉氧分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也会升高。溶栓环节没有发生严重的出血不良事件,复发概率为4%,病死率为3.5%。结论 肺动脉介入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功能、右心功能以及预后,治疗效果好且属于微创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肺动脉 介入溶栓 急性肺栓塞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病理变化。肺血栓栓塞症是肺栓塞的常见疾病,通常由静脉系统或心脏右侧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有多种模糊的临床症状,从最初的无症状状态到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也可能突然死亡。而且,针对该病的诊治临床诊断往往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导致治疗延误。所以,准确诊断肺栓塞和快速评估病情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实施围术期护理利于小儿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动脉CTA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疑似肺拴塞患者,均通过肺动脉CTA、胸部CT方式进行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肺动脉CTA检测的150例患者中,阳性74例、阴性70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8%(147/150);胸部CT检测方式的150例患者中阳性66例、阴性68例、误诊16例、诊断准确率为89.33%(134/150);肺动脉CTA检测的诊断准确率(98%)明显比胸部CT的(89.33%)高(P<0.05);肺动脉CTA检测的150例患者中,优98例、良50例、差2例、清晰率为98.67%(148/150);胸部CT检测方式的150例患者中优80例、良57例、差13例、清晰率为91.33%(137/150);肺动脉CTA检测的图像清晰率(98.67%)明显比胸部CT的(91.33%)高(P<0.05)。结论:将肺动脉CTA技术运用到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中,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动脉CTA技术 肺栓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栓塞诊断中应用肺动脉CTA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研究的时段: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抽取在本院治疗的疑似肺栓塞的30例患者,回顾其相关资料,所用患者均开展肺动脉CTA技术检查,收集相关检查资料,分析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随访结果。结果:30例疑似肺栓塞,共确诊15例。确诊的15例患者,病情会累及到多支肺动脉中,病灶部位常出现于右肺部,下累的病变程度超过上叶。在肺动脉CTA技术检查下,有8例为右肺栓塞,有4例为左肺栓塞,有3例为双肺栓塞。肺部的上叶与下叶栓塞者分别有5例、10例。结论:在肺栓塞诊断中,肺动脉CTA技术虽具有一定的辐射,但其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操作准确性较高,简单、方便,属于临床诊断肺栓塞的主要技术,值得推广。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动脉CTA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12周后6min步行距离、戒烟、饮食、体重控制和疾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实现对饮食和体重的有效控制,加强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收获较好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心脏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肺动脉CTA技术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PE患者,均接受肺动脉CTA技术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PE患者中肺动脉CTA技术检出59例,符合率92.19%;不同栓塞类型患者肺动脉CTA技术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肺动脉CTA技术检查PE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并可清晰显示血栓的情况,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先措施。

  • 标签: 肺栓塞 肺动脉CTA技术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