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

殷迪,王芸,蒋欣巧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实施围术期护理利于小儿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先天性畸形最常情况之一,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大血管以及心脏等形成障碍,继而引发的解剖结构异常情况,疾病多发生小儿。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中多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小儿临床病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临床手术效果[1]。基于此,研究纳入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护理可行性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45±1.46)岁;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40±1.44)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未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参与研究小儿家属知情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均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经超声检查存在肺动脉高压;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手术禁忌证;拒绝医学观察。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做好小儿手术前的常规手术准备以及健康宣教工作,与小儿家属讲解手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1)为小儿手术前结合小儿情以及实际情况,为小儿以及家属开展针对性健康知识讲解,讲解过程中通过PPT教学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口头传输以及健康知识讲座说明开胸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措施,方法,意义,重要性。手术前密切监测患儿的肺动脉压情况,并给予充足氧气支持。针对存在抵触情绪小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可以通过正向引导法,语言鼓励法等转移小儿注意力,以此改善其术前抵触情绪。(2)手术过程中做好小儿的体温保护措施以及隐私保护措施,密切关注小儿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说明。(3)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小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小儿充足的氧气支持,如果小儿存在肺动脉高压需要为小儿进行降压药物使用。对小儿切口进行密切观察减少切口渗血等情况出现,及时更换切口纱布。与小儿家属讲解术后小儿康复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积极为小儿进行镇痛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与疼痛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SPSS19.0软件版本,计量数据:均数±标准差,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χ2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机械通气时间

疼痛情况

对照组(n=35)

25(71.43)

6(17.14)

9.31±2.04

4.01±1.02

研究组(n=35)

32(91.43)

1(2.86)

6.23±1.50

2.02±0.74

t

4.629

3.968

8.302

7.896

P

0.031

0.046

<0.001

<0.001

3结论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由于机体肺动脉处于高压情况,这种情况这种影响小儿开胸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因此针对先心病小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围术期护理作为现阶段临床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重要护理内容,该种护理模式更加具有全面性,综合性,能够依据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避免由于环境因素,手术因素,情绪因素等影响手术效果[2-3]。分析此次研究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为小儿开展手术前对小儿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小而制定手术方案。针对小儿术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积极疏导,使其能够配合治疗。而且在手术前通过各项生理指标检查,确保符合手术要求[4]。在手术过程中做好小儿的隐私以及体温保护工作,减少由于低体温导致的不良情况出现。护理过程中密切观测患者肺动脉压情况,对肺动脉高压及时进行处理。手术后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做好小儿的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工作,使小儿手术结束后能够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

[5]

综上所述,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实施开胸手术治疗中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小儿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参考文献:

[1]雷勇,聂永梅,杨齐,邓明彬.体质量≤5 kg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手术疗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0,41(01):94-98.

[2]张德重,刘彩霞,智喜强,杨晋明,马新平.波生坦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肺功能及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08):1221-1224.

[3]程国栋,曹勇,朱春磊,李小芳.曲前列尼尔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4):330-332.

[4]殷小强,吴西强,何思毅,王舰,刘敬臻,张近宝.术前RDW及PLR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中的预测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0,36(10):917-922.

[5]王晓红,史少娟,刘学,杨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行根治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21,23(02):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