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衰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两组28d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和28d生存率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28d护理有效率93.4%,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0.0%(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率1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0%(P<0.05)。两组28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提高老年急性心衰患者28d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左心衰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衰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治疗上需争分夺秒.吗啡是治疗急性心衰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因其有明显的抑制呼吸等副作用,故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我院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抢救重度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吗啡静注 小剂量吗啡 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临床急诊救治急性心功能衰竭病例的成功率。方法用SPSS18.0数据处理法,统计分析近年我急诊科救治的急性心衰病例资料,并对其心率、血压、呼吸、动脉血氧分压以及血pH值进行救治前后的单列比较。结果重点分析的各项指标,其救治前后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尽管基层医院急诊条件不足够,但只要综合救治措施准确及时到位,急性心衰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康复。

  • 标签: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急诊 救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胺碘酮治疗重度心衰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取72例我院2014-2015年接诊的重度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与服用碘胺酮治疗的观察组,将本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4h内AF转复率为86.1%高于对照组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重度心衰合并房颤治疗中效果肯定,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24h内AF转复率。

  • 标签: 胺碘酮 左心衰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16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病情观察的重要性,结合疾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治疗和护理,抢救成功疾病得到控制的15例,其余1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的患者必须经密切的病情观察,纠正左心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急性左心衰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急性心衰患者共68例,对其急诊护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63例心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抢救成功率为92.65%,症状缓解时间为35min—21h,平均(80.6±15.2)min,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35%。结论对急性心衰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诊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患者合并急性心衰护理。方法对35例COPD患者合并急性心衰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 标签: COPD 急性左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抢救急性心衰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抢救过程,总结护理方法及体会。结果70例中65例经抢救后,病情逐渐好转,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5例患者因时间延长,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衰病情严重而危急,发病急,可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急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积极治疗抢救,只有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提高急性心衰患者最终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心衰的临床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衰患者的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急性心衰患者由于抢救措施到位,护理精细规范,患者症状缓解,无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心衰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抢救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的年龄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疾病及诱发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32例60岁以上急性心衰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分别记录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原发疾病情况以及此次发病的诱发因素。结果在60-70岁,扩心病所占比例最大,而其它类疾病所占比例也较高。而70-80岁组,冠心病、肺心病所占比例较高,而高心病、风心病以及合并有二种心脏疾病的情况,所占比例也较前组有所增加。80岁以上组,,风心病所占比例较高,而肺心病比例与前组相似,合并二种疾病的情况,所占比例较前二组更多见。其中第一组患者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分别为心律失常、激动、劳累以及其它的原因。而第二组医源性的比例较前者为多,其它各诱因比例引对处于中等水平。而第三组肺感染所占比例是三组中最高的,而血压突然升高、医源性的比例也是较高的。结论不同年龄组的老年患者,其引起心衰的原发疾病不同,其诱因也不同,注意针对性的治疗原发性疾病及控制诱发因素,是预防心衰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病因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40例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服务,然后对其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提供系统性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 临床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