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衰的抢救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并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衰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边转运边抢救,实验组32例在现场直接进行抢救,并在病情稳定后再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抢救,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征,及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现场抢救时,其生命体征改善及预后改善的良好性,建议医院在对急性心衰患者实际的抢救中,优先考虑现场抢救至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转运的抢救措施,以便能尽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抢救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急性心衰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结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对急性心衰患者能及时诊治,严密监护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本院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好转出院;少数心衰严重者仍在重症病房监护,因血压急剧升高、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导致休克死亡。结论在对急性心衰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及病因快速了解,以此为根据制定合适的临床护理措施;同时还要注意其他诱病因素的侵袭,注意治疗药物的副反应,及病情的变化,并对护理措施做出适当改正。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护理措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衰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急性心衰并发焦虑障碍患者37例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衰患者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多见,而通过心理安抚、心理支持以及及早控制心衰症状等治疗是控制焦虑的关键。结论焦虑障碍是急性心衰患者最常见情感障碍性疾病,科学有效的治疗能缓解焦虑,利于心功能恢复。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焦虑障碍 惊恐发作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口鼻面罩或鼻面罩接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2小时患者症状、心率,呼吸频率.肺部体征,PaO2、SaO2变化。结果观察组症状、相关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是有效的。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衰水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急性心衰水肿入院患者中的5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焦虑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表现的更加焦虑。结论对急性心衰水肿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急性心衰患者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常规急救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的抢救措施。分别观测及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包括动脉血压分压(PaO2)、血压(BP)、呼吸频率(BR)、心率(HR)。根据患者心电图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aO2、BP、BR、HR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9%(32/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法急救急性心衰患者可以有效快速地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对重症急性心衰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低呼气末正压组(A组)45例和高呼气末正压组(B组)45例,两组的PEEP(呼气未正压)均先以生理性3cmH20开始上调.A组维持在5cmH2O,B组维持在10cmH20.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CI(心排血指数)、CVP(中心静脉压)、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变化.[结果]4h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均较前改善,并且两组的Pa02、PaC20差值及pH值差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h、12h后两组的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差值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的观察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是有效的,选择稍高水平的PEEP有利于缩短脱机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心功能.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肺水肿 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度急性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7例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度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治疗,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积极预防并处理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中51例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中53例抢救成功,4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92.9%。结论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症急性心衰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给予气道、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注意撤离呼吸机时的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有创性机械通气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急性心衰发作明显减少,无死亡病例。至今发作住院1次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急性心衰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进一步加重发展为急性肺水肿。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基础疾病心衰合并妊娠时,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及其肥厚重构的病理分子变化。方法微创主动脉弓缩窄(TAC)建立心衰小鼠,诱导其妊娠,于妊娠晚期超声心动图(TTE)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病理方法评估测心肌肥厚、间质纤维化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监测器官重量、胎鼠体重、数量以评估左心室反应及其肥厚重构的变化以及对胎鼠的影响。结果重度缩窄sTAC组的妊娠率是62.5%,妊娠期间的死亡率是8.7%,中度缩窄mTAC及假手术组所有小鼠怀孕无死亡,三组中胎鼠的数量和平均体重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怀孕sTAC小鼠的LVFS%有明显下降(21.6±1.18vs.15.9±1.41,P<0.05),且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进一步扩大(P<0.01);而妊娠sTAC小鼠的LVFS%略有下降至18.1±1.67(P>0.05),其左心室腔并未有进一步明显扩张,且扩张的幅度明显小于未妊娠sTAC小鼠;mTAC小鼠的超声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HE染色发现sTAC组未妊娠小鼠心肌细胞横径明显大于妊娠小鼠(62.04±0.98vs.48.46±1.33,P<0.05),后者与mTAC妊娠小鼠的心肌细胞横径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妊娠和非妊娠sTAC小鼠,均显示明显的间质纤维化(P<0.05);而mTAC组和假手术组的纤维化程度均<1%,mTAC或sTAC小鼠,无论有无妊娠,毛细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未怀孕sTAC小鼠低于怀孕sTAC小鼠(1675.02±41.15vs.1916.91±48.04,P<0.05)。结论妊娠伴随的心血管系统变化会诱使已经衰竭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但顺利妊娠分娩仍是完全可能的,其心肌肥厚重构反而轻于未妊娠时,可能机制是高水平的雌激素部分抵消了妊娠状态对心功能的不利影响,延缓心肌肥厚重构的进展,从而有利于心脏收缩功能的保存。

  • 标签: 妊娠 心力衰竭 小鼠 雌激素类
  • 简介:老年心衰常以咳嗽、气急及肺部哕音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本文对86例老年心衰患者的病症表现及误诊原因作了详细分析。

  • 标签: 老年 左心衰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COPD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RR、HR、SBP、BNP及Pa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p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COPD合并心衰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血气指标,缓解呼吸肌疲劳现象,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左心衰竭 无创呼吸机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衰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治疗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方式。结果40例患者临床特点包括胸闷、气短、紫绀等,两肺出现湿罗音,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T波低平等现象。经过诊断治疗后,所有新生儿全部存活,均康复出院,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衰为恶性疾病,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特点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心衰高龄患者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价值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在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心衰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经鼻导管持续吸氧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BP、BNP、RR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心衰高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左心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患者合并急性心衰护理。方法对35例COPD患者合并急性心衰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 标签: COPD 急性左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的年龄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疾病及诱发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32例60岁以上急性心衰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分别记录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原发疾病情况以及此次发病的诱发因素。结果在60-70岁,扩心病所占比例最大,而其它类疾病所占比例也较高。而70-80岁组,冠心病、肺心病所占比例较高,而高心病、风心病以及合并有二种心脏疾病的情况,所占比例也较前组有所增加。80岁以上组,,风心病所占比例较高,而肺心病比例与前组相似,合并二种疾病的情况,所占比例较前二组更多见。其中第一组患者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分别为心律失常、激动、劳累以及其它的原因。而第二组医源性的比例较前者为多,其它各诱因比例引对处于中等水平。而第三组肺感染所占比例是三组中最高的,而血压突然升高、医源性的比例也是较高的。结论不同年龄组的老年患者,其引起心衰的原发疾病不同,其诱因也不同,注意针对性的治疗原发性疾病及控制诱发因素,是预防心衰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病因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用于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急性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aO2及PaO2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R及MBP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衰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呼吸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无创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心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RR、HR、pH、PaCO2、PaO2/FiO2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RR、HR、pH、PaCO2、PaO2/FiO2各项指标上无论是在组间还是组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衰患者早期使用BiPA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 左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