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8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原发病、治疗及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94.4%)、肝脾淋巴结肿大(77.8%)、外周血细胞减少(〉61.1%)、肝功能异常(88.9%);经针对原发病及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后3例治愈,6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关键。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性的肺部疾患,中国城市儿童的患病率高达3%。本病春秋二季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小儿体虚及痰饮内伏是主要病机,治疗重在辨证施治。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型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胃肠型感冒”。临床收集病例34例,其中治疗组17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对症处理,治疗效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液属祛湿药物,主治外感风寒,署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小儿胃肠型感冒存在湿邪证候,治疗时重在祛湿。

  • 标签: 藿香正气口服液 治疗 小儿 胃肠型感冒
  • 简介:“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饥和寒在这句话里的原意是饥饿和寒冷,它们带给幼小儿童的是两种不同的但同时又都是不舒适的感觉。这些不舒适的感觉

  • 标签: 小儿安 常带饥 饥寒
  • 简介:哮喘是儿童的常见病,又是难治性疾病。因哮喘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哮喘病在临床治疗上控制发作容易,要根治则相当困难。有些患儿家长往往只重视发作期的治疗,忽视缓解期的治疗,结果控制了一次,不久后又再复发,而且越发越勤,越发越厉害。

  • 标签: 小儿哮喘 缓解期 调治 根治 临床治疗 反复发作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眼科手术插管全麻与非插管全麻复苏期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眼科手术患儿100例,A组50例为静吸复合插管全麻,B组50例为非插管静脉全麻,观察两组全麻复苏期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A组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B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舌后坠发生率均较高,而寒战、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均较少见,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眼科手术两种全麻复苏期均可发生相应并发症,插管全麻患儿躁动的发生率较高,非插管患儿则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较多见,不同全麻方法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小儿 眼科手术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并发症 护理技术
  • 简介:癫痫(epilepsy)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灰质神经元异常超同步化放电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其患病率为3‰-7‰。约60%的癫痫在儿童及青少年期发病,大多数癫痫病人是在10岁以前起病。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癫痫的病因、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显著不同于成人癫痫的特点,国际上承认的几十种癫痫与癫痫综合征主要见于小儿时期,远较成人复杂。现将常见的几种小儿癫痫综合征特点介绍如下。

  • 标签: 癫痫 癫痫综合征 儿童 短暂大脑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24例小儿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体会,重点在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做好各种急救准备,出现意外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异物 摘除 护理
  • 简介:川畸病病因不明,内科治疗主要是抗炎、抗凝,阿断匹林为首选药物。笔者自1986年12月~1993年12月收住院治疗16例,比较了大、小剂量阿断匹林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川畸病中,男10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1.7∶1。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岁。<1岁9例,1~4岁3例,>4岁4例。临床表现均符合修订的1984年川畸病诊断标准。合并心血管受累者8例,其中心电图1°房室传导阻滞2例。心脏B超左

  • 标签: 小剂量阿斯匹林 川畸病 房室传导阻滞 内科治疗 急性发热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婴幼儿尤其多见。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大多数肺炎是因微生物引起,但也有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其中包括食物或胃酸、异物、碳氢化合物和脂质物质吸入,以及超敏反应,药物或放射性因素所致肺炎。在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有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吸入性肺炎等。其中,病毒感染在婴儿和5岁以下幼儿的下呼吸道感染中占优势,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病原体是细菌和病毒。

  • 标签: 肺炎 小儿 氧气雾化吸入 呼吸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方法观察15例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全部病人心律失常为持续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控制原发病后心律失常消失.结论儿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多为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诱发所致,治疗原发病可控制.

  • 标签: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原发病 心电图 小儿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小儿传染病房,常见将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肝损害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者。现将我院1987年1月至1996年7月误诊的2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1月~12岁,其中小于1岁者6例。病程长者2月,短者3~4天。均有ALT的增高,其值为54U至大于400U。有黄疸者15例,其值为25.5~187.2μmoL/L。肝大12例,脾大8例,发热12例,体温低者37.8℃,高者达40.1℃。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 婴儿肝炎综合征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重症肝炎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ASAI~II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瑞芬太尼。记录术前、诱导后、切皮、结扎疝囊时的HR、MAP、SPO2变化,观察麻醉苏醒时间、并发症及氯胺酮用量。结果与术前比较,切皮、结扎疝囊时对照组的HR、MBP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的SPO2与术前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苏醒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氯胺酮用量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气麻醉平稳,苏醒快,是较好的小儿疝气麻醉药物组合。

  • 标签: 瑞芬太尼 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麻醉
  • 简介:目前,静脉留置针已替代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为提高疗效,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费用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更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不仅缓解了医患矛盾,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研究对98例住院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观察发现非正常原因拔管较多,通过分析中止留置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护理对策 原因分析 中止 住院患儿 临床输液
  • 简介:全国首届小儿内分泌学术会议于1988年4月8~12日在武汉召开,现将主要内容简介于下:一、小儿内分泌疾病发病情况:天津儿童医院的前十种顺序是:良性肥胖病、克汀病、甲亢、糖尿病、乳房早发育、垂体性侏儒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垂体性尿崩症、性早熟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二、垂体疾病:(一)垂体性侏儒症(PD):诊断标准:1.身高低于该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均

  • 标签: 全国小儿 内分泌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