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64螺旋CT在冠状动脉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我院64螺旋CT对50例疑为冠心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及分析,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结果64螺旋CT成像对冠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目前冠状动脉疾病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无功能行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75ml,注射流率3.5ml/s,门静脉期延迟70s。结果9例肿瘤中位于胰头4例、胰体、尾5例,直径约2.4-10cm,平均为5.2cm,3例肿瘤为实体性,位于胰腺轮廓内,平扫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6例为囊性病灶,囊壁和囊壁结节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3例,动脉期囊壁及囊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特征表现。

  • 标签: 胰腺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16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观察比较64螺旋CT扫描结果和临床病理学结果;结果64螺旋CT对宫颈癌患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1.7%(49/60)。结论临床中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定性和分期诊断时,64螺旋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将其作为首选诊断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64排螺旋CT 宫颈癌 诊断 分期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64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MIH)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64螺旋CT对15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进行检查,按照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和分析。结果15例MIH中,Stanford分型的升主动脉A型的有5例,仅累及到降主动脉B型的有10例。5例还患有穿透性溃疡,患有的并发征为胸腔积液的有6例,心包积液的有3例,主动脉夹层的有2例,主动脉瘤的有3例。结论64螺旋CT具有无创、快速的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壁内血肿的间接、直接征象和并发征象,能决定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

  • 标签: 64排螺旋 主动脉壁内血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66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和64螺旋CT扫描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V/Q显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方法诊断的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4螺旋CT增强扫描直接征象表现为中心性充盈缺损、偏心性部分充盈、附壁性充盈缺损、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栓塞处肺窗显示局部纹理稀疏、肺叶和胸膜下区肺梗死灶、胸腔积液、中央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扩张。结论使用64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的显示出肺动脉栓塞的形态、范围、分期和间接征象,对临床诊断来说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肺动脉血栓 栓塞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多方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对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138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多方面、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贯穿着整个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细致、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64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病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螺旋CT多期相扫描用于诊断肾细胞癌及对肾细胞癌分期的准确率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9例行64螺旋CT多期扫描的肾细胞癌影像资料,并根据TNM分期对肿瘤进行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9例肾细胞癌患者经64螺旋CT多期扫描并肿瘤分期,T期分期以及N期分期中,有55例患者肿瘤分期的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一致(剩下的4例1例T1b期患者和2例T2b期患者及1例N0期患者肿瘤分期过高,CT诊断3例为T3a期,1例为N1期),表明64螺旋CT扫描结果的整体准确度为93.2%;59例患者肿瘤M期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整体准确率高达100%。结论采用64螺旋CT扫描对患者进行术前多期相扫描,能够准确分析肾细胞癌以及TNM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肾细胞癌 TNM分期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颅内脑膜瘤患者16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16螺旋CT在颅内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2例颅内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6螺旋CT机,自颈前弓下缘至颅顶进行头部连续性薄层扫描。结果脑膜瘤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镰旁、大脑凸面、蝶骨嵴、矢状窦旁、小脑桥脑角、鞍区;肿瘤大小分布特点,在5cm以上患者3例,3~5cm患者19例,3cm以下患者20例;肿瘤形状特点,类圆形或圆形27例,长条型或哑铃型2例,不规则形13例。结论16螺旋CT在颅内脑膜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螺旋CT 脑膜瘤 诊断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64螺旋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64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60例患者均有动脉斑块形成,其中57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剩余3例未见狭窄或闭塞。结论 采用64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准确对脑血管状况评估,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值得采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64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住院的3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64螺旋CT冠脉成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与64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及轻度狭窄检出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64螺旋CT冠脉成像检出率较高,但是仍存在缺陷,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成像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颅脑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拟诊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160例,随机等分成两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层厚、层间距5mm,管电流常规剂量组175mAs、低剂量组50mAs行全颅脑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盲式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mAs、CTDIw和DLP仅为常规剂量组的28.6%。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良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差级图像,不影响HIE诊断。结论64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HIE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并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辐射剂量。

  • 标签: 新生儿 颅脑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肺结核疾病诊断和鉴别中64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64螺旋CT诊断后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片检查,将所有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在肺结核征象检出率方面,64螺旋CT相对于常规胸片检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保证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发现更多的肺结核征象,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结核诊断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外伤在64螺旋CT与其在磁共振中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从2011年-2013年我院膝关节外伤患者中选取120例,对其采用64螺旋CT的诊断结果,以及采用磁共振进行诊断之后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之后发现,采用磁共振对患者的膝关节外伤进行诊断时,其诊断的准确率要明显的优于64螺旋CT,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关节外伤的患者,在临床的诊断中,采用磁共振、64螺旋CT都能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而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更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外伤 磁共振 64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来我院经64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管径的大小及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结果60例心肌桥主要位于左前降支,其次是回旋支,心肌桥的长度10mm~40mm,厚度0.7~2.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远段,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心肌桥后段。结论64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诊断中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心肌桥、冠状动脉、心肌的特点及解剖关系,还具有安全、无创性的优势,可作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首选方法。

  • 标签: 64排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桥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延迟增强扫描提高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方法对我院100例疑似脑转移瘤的病例进行平扫、早期增强(25s)、延迟增强(60-90s),对比三组扫描检出病例的阳性率。结果平扫发现转移瘤43例,早期增强62例,延迟增强77例,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增强优于其它两组。结论16螺旋CT延迟增强扫描提高脑转移瘤检出率。

  • 标签: 脑转移瘤 放射线断层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64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冠心病病患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9月~2019.9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患,所选取的例数为90例,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则采用64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组不同的诊断结果。结果:在确诊概率的对比上,两组的确诊概率相当;在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比上,观察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在对诊断结果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病患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64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及时为病患制定适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