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喹硫平联合丙戊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随后就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BRMS、MMSE评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其中本次研究中只出现了1例恶心呕吐的情况,不良发生发生情况比较低。结论:在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过程中,通过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的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对于患者认同功能的恢复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狂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对照双相情感障碍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丙戊酸钠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68例,均在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按照掷骰子法分组,34例纳入参照组并选取丙戊酸钠片治疗,34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比较二组的躁狂评分、抑郁评分、治疗有效性。结果:比较躁狂评分、抑郁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治疗有效性,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时,选取丙戊酸钠片与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均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后者疗效更高,控制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的效果更好,推荐使用。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片 富马酸喹硫平片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尤其是躁狂发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药物治疗已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单相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和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on)患者前额叶激活特点。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脑成像(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采集并比较69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和68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在言语流畅任务下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受试者前额叶激活的相关性。结果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组患者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双侧前额叶腹外侧区和眶额皮质区检测通道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而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单相抑郁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双相抑郁患者和单相抑郁患者在前额叶外侧区和眶额皮质的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双相抑郁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和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的激活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 标签: 谱学,近红外线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情绪问题为核心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这类疾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特点,决定了双相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即使情绪症状已经被药物完全控制住,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心理社会功能缺损。此时当学生面临重新适应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要求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医教协同”的合力助力。将药物治疗结合师生心理辅导、家庭教育、自我疗愈,促使双相情感障碍康复期的中学生能顺利渡过休复学这一过渡期,逐渐提高自我心理能量。

  • 标签: 医教协同 中学生 双相情感障碍康复 休复学
  • 简介: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日至2016年7月30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重症抑郁障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匹兹堡睡眠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对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测定,对其睡眠障碍抑郁情况测定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帕金森病和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主要的特征均为睡眠障碍、阻滞、焦虑等,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主要表现为焦虑,而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其绝望、焦虑状态明显低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P〈0.05);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同时,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与对照组重症抑郁障碍患者比较,其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肢动(P〈0.05)。结论:帕金森病与重症抑郁障碍患者,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特点,但是其绝望、焦虑、睡眠潜伏期、周期性肢动等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以上特征作为这2种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重症抑郁障碍 睡眠障碍 抑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观察组患者加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和治疗后12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HAMD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双相障碍 抑郁躁狂发作 丙戊酸镁缓释片 富马酸喹硫平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双相障碍导致的抑郁,临床探究阿立哌唑口崩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12期间96例经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单一组服用碳酸锂,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口崩片,观察两组疗效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4周、8周、3个月后,联合组较单一组HAMD评分低,P<0.05;服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联合组仅为8.3%,单一组为18.8%,单一组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多,P<0.05。结论临床治疗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采用阿立哌唑口崩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抑郁改善程度好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疗效 抑郁 碳酸锂 双相障碍 安全性 阿立哌唑口崩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生活水平提高了,抑郁却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新名词。医学专家说,这是一种被称为世界第四大疾病的抑郁症,往往不被人们理解、重视,这种并造成厌世甚至犯罪,严重患者自杀率高于80%。医学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除了科学业的医疗措施以外,任何人之间多一些关怀、理解和宽容,可以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障碍 医学专家 生活水平 心理学家 医疗措施
  • 简介:1概念[1,2]1.1共病是指多个独立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即一个病人符合一种以上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这些多个诊断标准涉及病人的全部症状、体征、病程。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原有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

  • 标签: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共病 一元论 二分论 共病论
  • 简介:焦虑和抑郁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几乎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因此逐渐出现混合型焦虑抑郁障碍的概念。在临床实践中,焦虑抑郁障碍较单纯的焦虑或单纯抑郁诊治更难,预后更差。老年人焦虑抑郁症状较隐匿,易被误诊为其他躯体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和护理负担,成为公共卫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老年焦虑抑郁障碍的诊治特点作一综述。

  • 标签: 焦虑 抑郁 混合型焦虑抑郁障碍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碳酸锂片在双相情感障碍(BDP)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80例BDP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五行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中医五态情志问卷-情绪词汇评分、中医五态情志问卷-躯体化症状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治疗后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35/40)与对照组(77.50%,31/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RMS评分、HAMD评分、CGI评分、SCL-90评分、中医五态情志问卷-情绪词汇评分、中医五态情志问卷-躯体化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复发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结合碳酸锂片可有效改善BDP恢复期患者的抑郁、狂躁症状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缓解患者情志失调,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五行音乐疗法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中医五态情志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对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使用碳酸锂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使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可有效提高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向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碳酸锂 富马酸喹硫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病人由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接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11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病人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依据用药不同进行分组,每组 56例),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而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相结合的措施被用来治疗试验组患者,对比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前, 2组的 BRMS量表评分差异性不明显 (P> 0.05);而经过 1个月、 2个月的治疗后,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显著 (P< 0.05);另外,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85.72%,其差异性明显 (P< 0.05);同时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试验组( 8.93%)明显低于对照组( 16.07%),其差异性也较明显 (P< 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病人由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疗后可将其躁狂症状和兴奋状态有效抑制,不仅临床疗效卓越,而且有着较低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富马酸喹硫平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治疗中以齐拉西酮或氯氮平联用碳酸锂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以氯氮平、碳酸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碳酸锂和齐拉西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其总体有效率高达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是5.00%,与对照组的7.50%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联用齐拉西酮和碳酸锂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齐拉西酮 氯氮平 碳酸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碳酸锂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生化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1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接受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水平及认知功能相关分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言语记忆测验(HVLT-R)及持续操作测验评分(CPT)明显升高,血清生化指标IL-1β、IL-2、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喹硫平能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并降低血清生化水平。

  • 标签: 碳酸锂 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 白细胞介素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β淀粉样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