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复张容积及氧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0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测定呼气末正压为5、10、15cmH2O时肺复胀容积,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以及肺机械力学变化。结果随着呼气末正压水平的增加,肺复张容积明显增加呈正相关(P<0.05);动脉氧合指数随着PEEP增加而增加,且变化与肺复张容积呈正相关(P<0.05);不同PEEP条件下,患者肺静脉顺应性无变化(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PEEP水平越高,肺复张容积越大,有效改善了患者氧合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肺的顺应性,是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呼气末正压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容积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经济体量飞速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作为城市发展速度的外在体现,城市区域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城市商业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城市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慈溪E-01地块商业项目是慈溪明月湖区域开发的唯一的商业功能规划,有满足区域商业需要、聚集区域人气,展示区域繁华、生活的大招牌,本文从该地块商业初步方案设计,到设计难点及技术难题解决,多方位去探讨内街型高容积率商业的规划设计及价值提升方式。

  • 标签: 高容积率 内街型商业 建筑设计 商业疏散 商墅
  • 简介:目的:探讨全肝容积CT灌注成像(VCTP)中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左叶、右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在评价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2012年11月—2014年2月间,经临床、其它检查证实为乙型肝炎的患者26例(肝炎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4例(代偿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2例(失代偿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正常)30例。采用西门子SOMATONDefinitionAS+128螺旋CT行全肝容积灌注成像,对每组病例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共5个灌注指标进行分析。各组肝脏不同CT灌注参数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肝炎组、代偿组及失代偿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肝脏病变程度的加重,肝右叶、肝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中的BF、BV、PVP值均逐渐减小,HPI却逐渐增加,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脏右叶、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的走势无明显差异。全肝、肝右叶、肝左叶的灌注参数AL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全肝VCTP能反映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BF、BV、PVP都是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减小,肝脏右叶、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

  • 标签: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灌注
  • 简介:摘要容积率作为控规强制性内容的核心控制指标,肩负着落实城市整体强度分区平衡、体现政府政策导向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任。通过相关资料显示,各地容积率指标赋值大多会根据地块所处的区位进行不同的控制,其指标控制形式仍以上限控制为主,强调“单值”概念,这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一定缺陷。研究表明,对居住用地商业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进行“基值—阀值”加双因子调控的赋值方式,将定性分析方法与经济定量分析方法融合,确定较为合理的基值、阀值和调整比例因子,使指标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和灵活性,动态平衡控规的“刚性”和“弹性”之间的关系。既符合开发主体对指标的要求,更利于后期的规划管理。

  • 标签: 控规 容积率 基值&mdash 阀值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放疗计划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本研究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间因低位直肠癌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设计动态容积调强放疗和7野静态调强放疗两种治疗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剂量学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动态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适形性指数(CI)和Dmean(平均剂量)、V95%(95%等剂量线所覆盖的计划靶区体积占比)、V105%(105%等剂量线所覆盖的计划靶区体积占比)均要优于7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P<0.05),且动态容积调强放疗计划在膀胱低剂量及高剂量受累体积上均低于7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P<0.05),且动态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平均治疗时间也要短于7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P<0.05。结论:动态容积调强放疗计划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具有膀胱照射剂量低、适形度高和治疗时间短的优点,有助于患者不良反应的减轻,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动态容积调强放疗 7野静态调强放疗 老年 低位直肠癌 剂量学
  • 简介: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烧伤后休克的目的,但如何判断微循环的状况,掌握补液尺度是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常用监测指标如心率、血压、尿量在原理上均不能直接反映组织灌流及氧输送情况,且受神经、体液调节及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脏器功能、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较大,延迟复苏和病程特殊的重度休克,情况更为复杂.

  • 标签: 重度烧伤休克期 血流容积 血氧饱和度 指导作用 持续监测 补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应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正常新生儿28例以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35例。对所有入选的新生儿都施以甲状腺超声容积检查,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35例患儿甲状腺容积超声检查均提示异常,其中有21例甲状腺明显肿大,有14例甲状腺偏小。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以及正常新生儿的甲状腺容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和正常的新生儿相比,甲状腺异常者的甲状腺容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结论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甲状腺容积超声检查,能够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早期筛查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超声检查 新生儿 甲状腺容积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宫腔声学造影对宫腔粘连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2例疑似宫腔黏连的患者。将宫腔镜结果当作金标准,评估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宫腔声学造影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结果 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宫腔声学造影检查诊断宫腔粘连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相近。结论 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粘连,敏感度、准确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三维容积成像 宫腔声学造影 宫腔粘连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ABVS)的声图像特征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证实为单侧单发的212例乳腺癌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理结果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83例和无转移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计算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截断值,并分析各危险因素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转移组伴汇聚征或微钙化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0.2% vs 65.1%)高于无转移组(43.4% vs 37.2%)(P=0.017 vs P<0.001),转移组肿块最大径大于无转移组(Z=2.18,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微钙化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2,P=0.003)。以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589,最佳截断值为2.85 cm,灵敏度为34.9%,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56.9%和阴性预测值66.5%。以微钙化和汇聚征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5.1%和60.2%,特异度为62.8%和56.6%,阳性预测值52.9%和47.2%,阴性预测值73.6%和68.9%。结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是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淋巴结 乳腺癌 超声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容积超声图像”为辅助工具在超声诊断学的中医院校本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的本科生共115人,将其分为两组(普通班85人、试验班30人)。普通班学生85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59人,年龄(21.96±2.51)岁;试验班学生3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0人,年龄(21.40±2.38)岁。普通班接受传统的超声医学教学,试验班接受将“容积超声图像”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新型授课方式。比较两组学生课后进行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的评价,以及今后工作及超声医学教学的需求的调查。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试验班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普通班[93.33%(28/30)比40.00%(34/85)],试验班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方式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普通班[83.33%(25/30)比21.18%(34/85),83.33%(25/30)比28.24%(2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超声医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建议,普通班学生认为更应该运用超声图像与解剖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2.94%(45/85)];试验班学生认为更应该增加新技术与科研前沿方面的内容[46.66%(14/30)]。结论以“容积超声图像”为辅助工具的授课方式能够明显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对超声医学知识的理解及记忆程度。

  • 标签: 超声医学 本科教学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分布特点与MS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重组技术对隐匿性不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0例胸部外伤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运用工作站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总结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的分布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40例胸部外伤患者发现隐匿性不全骨折25处,其中22处分布于肋骨前段或腋前段,1处分别于后段,2处位于腋段。结论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主要分别于肋骨前段或腋前段,MSCT容积扫描并后重组技术能有效提高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肋骨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新辅助化疗(NCT)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0例行NCT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三阴型和HER2阳型,利用AVBS对110例乳腺癌患者NCT前后的病灶成像特点进行观察。结果三阴型和HER2阳型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明显高于LuminalA型、LuminalB型(P<0.05);比较患者在行NCT前后病灶长、宽、厚、面积、体积大小、ABVS各切面病灶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和后方回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联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乳腺癌分子分型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容积数据进行胎儿心脏3D打印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2-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结果正常胎儿8例及结果异常胎儿3例,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及STIC容积图像。以Mimics软件对STIC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建模,获取胎儿心脏及大血管形态的三维容积图像STL文件,输出文件至3D打印机,打印胎儿心脏及大血管3D模型。测量3D数字模型、打印模型及超声心动图各腔室大小及管径等参数,通过对比模型测值与源数据测值的差异来评估3D建模的准确性。结果11例胎儿均成功进行心脏建模并打印出心脏及大血管模型,可直观显示胎儿心脏腔室形态以及大血管走行。8例正常胎儿心脏与3例先天性心脏异常胎儿心脏数字模型、打印模型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图像间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等参数测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好,所有测值均在一致性界值范围内。结论以STIC容积图像为数据源进行胎儿心脏3D打印切实可行。

  • 标签: 3D打印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容积扫描在评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管各段影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病变组)和无颞骨病变患者(对照组)MSCT资料各18例(26耳),两组均常规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在MPR图像斜矢状面、斜横断面测量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宽度、前后膝角度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差异。在MPR和CPR图像上观察面神经管是否遮盖前庭窗。结果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38±0.44)mm、(10.07±1.23)mm、(9.25±2.44)mm,第1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10。±9.14°、103.52°±8.79°。对照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72±0.30)mm、(11.4±0.55)mm、(9.92±1.67)mm,第1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62°±6.30°、112.10°±5.84°。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第Ⅱ膝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第1膝角度测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PR与CPR显示面神经管遮窗的发生率均为46.15%(1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及角度,并对面神经管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先天畸形 耳畸形 面神经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MRCP联合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和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计算和比较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结果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6.80%(96/125)、80.80%(101/125)和84.80%(106/12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良性梗阻74例,三者诊断其病因总准确率分别为91.89%(68/74)、86.49%(64/74)和90.54%(6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恶性梗阻51例,三者诊断其病因总准确率分别为54.90%(28/51)、72.55%(37/51)和76.47%(39/51),其中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联合MRCP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MRCP(P=0.022)。结论MRCP联合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病因准确率高。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容积内插体部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容积-粘度试验(V-VST)及床旁摄食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评估中的影响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肺部感染情况及吞咽功能情况和胃管置管率。结果:(1)观察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有差异。(2)观察组和对照组胃管置管率对比中,观察组为22%,对照组为52%,结果有差异。P

  • 标签: 床旁摄食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胃管置管率
  • 简介:目的对照评估三维超声VOCAL(virtualorgancomputer-aidedanalysis)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测量50例18~68岁女性成人的甲状腺体积。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最大切面的3个径线(L、H、W),用经典的椭圆体公式V=0.523×L×H×W计算甲状腺体积;三维超声VOCAL技术先获取甲状腺三维数据,而后用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最终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结果三维超声VOCAL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操作者组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38%、1.59%,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26cm^3,0.22cm^3)、(-0.32cm^3,0.46cm^3);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xx、0.942^xx,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36cm^3,0.37cm^3)、(-0.75cm^3,0.64cm^3)。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组内变异系数小、组间相关系数高、95%一致性界限宽度窄,说明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的重复性优于传统二维超声。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甲状腺体积的重复性高,优于传统二维超声,其作为一种安全、简单、易行、精确的测量方法,为临床测量不规则脏器体积提供可靠、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甲状腺 体积 三维超声 VOCAL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