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民法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案例讲述了本校五年级学生大手笔充值游戏,父母在学校老师指导下智追回充值款的真实事例。希望为广大父母家长提供借鉴的作用。

  • 标签:   民法典  游戏充值  家校教育
  • 简介:摘要:《民法》实施后,抵押期间抵押财产转让规则从限制转让转变为自由转让,取消了抵押权人同意制度,并明确提出抵押权追及效力,有力地保护了抵押人、抵押权人、受让人的合法权益。从带抵押不动产自由转让规则的价值目的及“带押过户”现实要求出发,深入评析全国各地推行的“带押过户”办理模式,可以看出“资金自由监管+登记业务三合一”登记模式更能契合《民法》第406条的立法目的和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登记机构落实“带押过户”业务办理中还需要从机构协同、便民登记、推广力度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 标签: 带抵押转移登记 价值目的 “带押过户”登记模式 优势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密集,居住的楼房越盖越高,高空抛物问题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2018年5月,在四川,一个炒菜锅砸中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2019年3月,在江西,一辆共享单车从天而降,砸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2019年6月,在深圳,一扇玻璃窗从楼上掉下来,将一名路过的男孩砸中……高空抛物问题屡禁不止,在人们心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成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如何减少高空抛物事件,保障人们头顶上的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法正式施行前,高空抛物问题一直是法律实务研究中的痛点和难点,很多高空抛物案件的难点在于找不到真正的行为人,且此类问题的发生通常会伴随着严重的事故,基于此,民法对高空抛物案件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创新性的规定,对在司法实践中处理高空抛物案件提供了法律指南,体现了针对高空抛物问题立法上的进步性。

  • 标签: 高空抛物 民法典 侵权责任 可能加害人
  • 简介:【摘要】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遭受到了猛烈打击。中国作为疫情的首个爆发国,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推行疫情防控政策的实施,社会生产生活已逐渐形成动态平衡的新常态。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大家进行思考,例如因疫情防控政策造成连锁交易中上游合同义务人违约与下游合同义务人的违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又或如,医用防护用品企业生产线被政府征用后造成原合同无法履行,此时是否可以援引不可抗力条款申辩免责?本文将从认定不可抗力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援引案例来分析不可抗力规则的适用方法。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民法典 不可抗力规则
  • 简介: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是指直接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救济权,而非最终受保护的原权利。因中德两国分别采“债权——民事责任”两分法模式与“债务与责任结合”模式,导致两国在请求权适用范围、债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定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诉讼时效适用对象不应被解读为原权利属性的债权请求权,而应为民事责任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第180、181条关于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规定应以此为基础作出修改。

  • 标签: 诉讼时效 适用对象 请求权 民事责任请求权
  • 简介:占有系对物的一种事实上的控制状态,乃我国台湾地区一向见解。然而学界对于占有得否受侵权行为法之保护、其请求权基础为何等问题,尚无定论。“台湾民法”第184条第1款后段所保护之法益系权利或利益,故只须证明“占有”系一种利益(法律所保护之私人利益)即有适用之可能;第184条第2款所称之“法律”系以保护私人利益为限;第184条第1款前段所称之权利尽管须为一项绝对权,然就根本而言,该项权利须有某项公示手段。

  • 标签: 占有 侵权责任 请求权基础
  • 简介:摘要:油田公共事业物业服务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但也有一定的法律赋予的管理权利,同时承担着法律责任,这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一个妥当的和谐融合,以提前厘清油地结合背景下的物业制度的基本架构,为下一步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提供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有力证据。实现物业管理与服务法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 标签: 油田 公共事业 物业服务 有法可依 民法典
  • 简介: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至今,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民法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供给、主体供给和资源供给,民法颁布实施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理论指导,以民法颁布实施为研究契机,以民法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为研究切入点,研究民法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可行性和实践性,探索民法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基本思路和实践途径,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民法典 理论课建设 基本思路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2021年我国正式进入《民法》时代,熟悉并用活《民法》中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对保障医务人员权益、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结合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对《民法》涉及的医疗法律法规学习现状及学习意愿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为探索一套适合医务人员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

  • 标签: 民法典 医疗法律法规 问卷调查 现状及对策
  • 简介:摘要: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是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的实施既为乡村振兴在法律层面上保驾护航,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在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份硕果。其中,针对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发展宅基地的相关政策,《民法》专章中的相关规定与实质内容过于原则性,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究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房屋制度的整体发展,并且,探讨《民法》下农村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与地上房屋所有权等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的效力。

  • 标签: 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房屋所有权 民法典
  • 简介:民法中不规定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什么,实行民法法典化就是要制定民法,1964年的苏俄民法用三个很长的条文规定民法调整的对象

  • 标签: 中国立法 民法法典化 立法民法
  • 简介:2001年出台的《婚姻法》修正案对1980年《婚姻法》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仍存在不少制度上的空白和缺陷。2001年民法法典化工作开始,婚姻法作为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对其制度进行完善。而离婚制度则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准予离婚制度的法定条件和离婚的损害赔偿制度这两个问题。

  • 标签: 民法法典化 离婚制度 法定条件 损害赔偿
  • 简介:船舶碰撞是典型的海上侵权行为,其原因的复杂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都超出了一般民法所调整的范围,所以各国海商法中都有专门的章节调整船舶碰撞法律关系.但各国碰撞实体法在船舶外延、碰撞种类、赔偿范围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而国际上有关碰撞的公约及其调整范围都非常有限,所以涉外船舶碰撞准据法的确定仍有赖于各国冲突规范的指引.通过考察部分国家冲突规范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比较我国民草案第84条涉外船舶碰撞法律适用条款,分析该条款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立法经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 标签: 涉外 船舶碰撞 冲突规范 法律适用 民法典草案 条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物债二分的私法体系下,违约金性质的确立不仅影响违约金的实践效应,也决定民法分则的编排。性质是制度间区分的本质,惩罚性与补偿性违约金系制度内部的划分,非性质的界定。责任形式与担保方式之争乃违约金性质界定的应有之义。违约金对一般责任财产的依附性及具备的其他责任特性决定其应划归于民事责任范畴。我国现行法下,违约金不具有担保的规格,不可纳入物权体系中,应在民法总则宣示性规定的前提下,细化于分则的合同法编。

  • 标签: 违约金 民法典 商事交易 债之担保 责任方式
  • 简介:一、引言有学者表示,民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实质的"宪法性"地位,被称为"私法中的宪法"。~①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等基础性法律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已然被视为诸法之基础。于是,为了完善民法体系的逻辑性,方便司法人员的实践性操作,民法的制定

  • 标签: 商事通则 商事立法 法典编纂 基础性法律 司法人员 民法体系
  • 简介:摘 要:让与担保属于非典型担保中的一种,在担保从形式主义走向功能主义的今天,让与担保制度被规定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中,该条对其性质、禁止流担保以及回购合同的性质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不同的财产形式似乎有着不同的公示方式和实现方式,让与担保的内涵和外延在比较法上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因此我国让与担保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吸收各国立法之经验。

  • 标签: 让与担保 流担保 类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