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发生的化学或生物学反应。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提供临床医生和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指导

  • 标签: 药物相互作用、疗效、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药剂管理对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化疗治疗依从性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药剂管理在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药剂管理可以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和信息,简化用药方案,提供药物储存和处理建议,并提供支持和监督。通过这些手段,药剂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对化疗治疗的接受程度和遵循程度。

  • 标签: 化疗 治疗依从性 药剂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探讨由冷凝集素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患者血清中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可通过抗体筛选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3 1 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血清中均检出有冷凝集素存在 导致交叉配血不合。冷凝集效价测定在1 3 2 一1 1 0 2 4 范围之间。结论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是导致临床疑难交叉配血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3 7 ℃ 条件下联合采用盐水、酶和经典的抗球蛋白法3 种方法配血 配合型输注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冷凝集素 疑难配血 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过氧乙酸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正交法设计影响因素,碘量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高锰酸钾放置时间是影响过氧乙酸含量测定的主要因素.结论当滴加高锰酸钾液使供试液呈微红色时应迅速地完成实验操作.

  • 标签: 正交法 过氧乙酸 含量测定 影响因素 消毒剂
  • 简介:1文化程度对限盐行为的影响。文化程度低对高血压患者限盐行为影响较大,说明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限盐知识的介绍。

  • 标签: 影响因素 高血压 限盐行为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是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的公开发行的药学学术期刊。2004年6月创刊至今,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2006年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10年初被波兰《哥白尼索引》(IC)列为来源期刊。

  • 标签: 学术期刊 中国 杂志 监测 应用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2月期间确诊为牙周炎的 1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70例,观察组 7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牙周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对患者菌斑指数( PLI)、牙龈附着水平( AL)、牙龈指数( GI)、牙龈出血指数( GBI)以及牙周袋深度( PD)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间 PLI、 AL、 GI、 GBI、 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LI、 AL、 GI、 GBI、 PD分别为( 0.71±0.23)、( 2.57±0.53)、( 0.86±0.18)、( 0.56±0.13)、( 2.41±0.43)均低于对照组( 1.53±0.39)、( 3.41±0.76)、( 1.27±0.34)、( 1.64±0.51)、( 3.27±0.61)(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 91.67%高于对照组 80.00%( P< 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整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炎 临床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医院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医院薪酬管理的影响,并基于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公立医院 薪酬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研究样本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助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顺产中的风险,减少产后平均出血量,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更加人性化。结论助产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应用,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护理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 作者: 吴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岳池县人民医院吴伟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由于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麻醉方法和开刀方式,往往会产生各类负面情绪,其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操作从而导致手术质量下降。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术前麻醉科普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停药方法对抑郁症复发的影响,间歇递减药量直至停药方法可减少抑郁症复发。方法95例经相同药物治疗缓解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以递减和突然两种方法停药。其中递减停药组(46例):噻奈普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抑郁症缓解后,再以递减给药方法维持6周后停药。突然停药组(49例):噻奈普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抑郁症缓解后,再以同样方法同样量给药,维持6周后停药。观察2组停药第1周和第2周抑郁症状复发情况。2组分别于停药第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患者主诉相结合评定抑郁症复发程度。结果递减停药组第1周和第2周复发率分别为32.6%和39.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突然停药组第1周和第2周复发率分别为53.1%和73.5%,复发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提示随时间延长复发率可能再增加。停药第1周和第2周复发率递减停药组均低于突然停药组(χ^2=4.06、11.40,P〈0.01)。结论抑郁症缓解后以递减给药再逐渐停药的方法比足量给药直接停药的方法可减少复发率。

  • 标签: 抑郁症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噻奈普汀 复发 递减给药
  • 简介:目的探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和78例无糖尿病的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病程的长短、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凝结果异常有关。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应同时注重,加强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血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手术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4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

  • 标签:
  • 简介:中药酊剂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溶解或用流浸膏稀释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可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或渗漉法制备。《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不含药材原粉的)其他局部给药制剂,每1g、1mL或每10cm^2中的细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均不得超过100个,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钢绿假单胞菌。较前版药典对细菌数的限度提高了要求。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标准 中药酊剂 乙醇提取 《中国药典》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液体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长精神状态所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40例开展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中,有35例患儿家属出现长期疲倦状况、29例患儿家长出现焦虑状况,22例患儿家长对人际关系异常敏感,19例患儿家长精神状况不佳,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65%。观察组中,有19例患儿家属出现长期疲倦状况、15例患儿家长出现焦虑状况,13例患儿家长对人际关系异常敏感,11例患儿家长精神状况不佳,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瘫患儿家长精神状态,降低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家长” “精神状态”
  • 简介:近些年来,我国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药物制剂的研发水平却还是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并且研发出来的制剂缺少创新,只是一味地“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剂产品。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对药物制剂研发不够重视,为这一工作提供的资金较少,没有设定长期目标,可使用的资源不多。本人就先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部分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列举出几项应对措施,努力为我国药物制剂研发与药物制剂稳定性保持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各21例,分别于透析治疗后1个月及透析后6个月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常规指标: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结果: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1个月后较透析前LA、LVEDd、IVSd及LVPWd有明显减小(P<0.05),6个月后LA、LVEDd、IVSd及LVPWd较1个月时亦有所减小(P<0.05);透析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腹膜透析组对心脏结构改善均明显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均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心脏结构,而腹膜透析效果更优于血液透析,随着透析时间延长,心脏结构改善更明显。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尿毒症心肌病 慢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