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加强功能锻炼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为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提供指导,从而更好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收集近些年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早期加强功能锻炼等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归纳、分析了解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加强功能锻炼重要意义,掌握有科学举证护理措施,形成文献综述。结果: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残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重要因素。早期加强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减轻脊髓损伤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损害,促进患者生活能力与质量提升。早期功能锻炼涉及内容众多,应坚持以人文本原则,针对落实呼吸功能锻炼、膀胱与肠道功能锻炼、运动功能锻炼、心理功能锻炼等措施,加快患者康复。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加强功能锻炼临床效果较好,掌握功能锻炼措施,做好临床干预工作,可有效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脊髓损伤 功能锻炼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得防护对策。方法:选取医院分娩室的助产士8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助产士职业损伤现状、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助产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较差,自我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助产士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助产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护对策,降低职业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损伤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产妇产后马尾神经损伤后遗症的综合康复护理过程。护理要点包括:采取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组建多学科康复医疗、护、技团队,指导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双下肢肌力较前改善,可扶助行器缓慢行走30min;从二便失常到予间歇导尿维持日常排尿情况。出院6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康复情况可,可独自步行15m左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产后  马尾神经损伤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双柏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软组织损伤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采用随机划分方式,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柏膏外敷的方式治疗, 并对两组分别施针对的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7% (29/33)高于对照组75.75% (2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87.87% (29/33)高于对照组的 33.33% (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柏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且可避免口服西药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 双柏膏 软组织损伤 疗效 西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 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取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基本资料匹配法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急救情况及抢救过程当中形成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高于观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道堵塞、器械和药物准备不完全、执行医嘱错误高于观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存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快速预后,值得各个科室借鉴采纳。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急救护理 抢救效率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计划拔管(UEX)工作坊(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UEX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20名ICU护士进行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ICU护士预防UEX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变化。结果护士培训后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能提高ICU护士关于预防UEX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使知信行达到了统一,整体上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坊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品管圈在医养结合病房降低留置胃管患者计划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养结合病房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11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非计划胃管拔管为31例,计划拔管率为28.20%;于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对所有留置胃管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调查患者计划拔管的原因、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的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不配合、约束不到位、对患者评估不全、宣教不到位、其他因素等是患者计划拔管的原因,四者累计占总原因83.80%;品管圈活动应用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相比于活动前有明显改善,各项分值均有上升;品管圈活动应用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品管圈活动应用前,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养结合 品管圈 留置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持续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微信平台“医院-家庭”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在我院腹透门诊进行腹膜透析的130例患者,随机编号后均分2组,对照组(n=65)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65)实施微信平台“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分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间比较,研究组ESCA自护能力测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持续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微信平台“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延续护理 微信平台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缩减约束方案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收的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病人80例,随机进行分组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身体约束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缩减约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计划拔管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缩减约束方案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计划拔管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计划拔管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进而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缩减约束方案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律音调疗法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流畅失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共计60例脑梗死流畅失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干预组30例采用旋律音调疗法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干预后西部失语症检查量表(WAB)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 标签: 旋律音调疗法 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死非流畅性失语
  • 简介: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使用吸氧装置在颅脑损伤吸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湿化瓶进行氧疗,观察组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使用吸氧装置进行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量表中各项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零感OT-MI型一次吸氧管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氧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 颅脑损伤 吸氧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神经断端吻合术治疗,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周及1年受损部位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发汗试验评定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有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6周及1年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病损部位功能活动能力,是更适合此类患者的一种康复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 神经断端吻合术 分期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连续血液滤过(CVVHF)及相应护理对老年病人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AKI)的疗效。[方法]将造影剂引起AKI的老年病人3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CVVHF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CVVHF治疗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2.5h立即予CVVHF治疗12h,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造影后的肾功能变化、需要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常规治疗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为88.9%,CVVHF治疗组CIN发生率16.7%(P〈0.01);常规治疗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72.2%,而CV~VHF治疗组为11.1%(P〈0.01);常规治疗组造影临床相关事件的发生率为83.3%,而CVVHF治疗组为22.2%(P〈0.01);常规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16.7%,而CVVHF治疗组为5.6%(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后早期给予CVVHF及相应护理可以有效地阻止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肾脏损伤 CVVHF 造影剂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呼吸机治疗阶段,为了预防面部皮肤压力损伤,总结相关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患者抽取后,共有50例符合入组条件,接收时间方面,跨越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样法,组别包括:对照组、实验组,经调查发现,两个组别抽取患者均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该阶段内,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每个组别统计后,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25,总计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关于面部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实验组统计数值(8.00%)VS对照组统计数值(32.00%),展现出了更低水平,P<0.05;护理满意度中,两个组别予以比较,(76.00%)VS(96.00%),实验组有更高表现,P<0.05。结论:相较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开展效果更佳,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而言,可有效降低面部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行、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 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 综合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特需病房肿瘤手术患者提供风险量化评估联合三时段护理对压力损伤防治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取56例特需病房肿瘤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划分,组别各为28例。对照组应用三时段护理,研究组应用风险量化评估联合三时段护理,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的体温情况、低体温情况、压力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和对照组的术中体温情况、低体温情况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研究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后的结果呈现差异性(P

  • 标签: 风险量化评估 三时段护理 特需病房 肿瘤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专案改善法在提高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损伤分期判断准确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到2021年伤口联络员6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法,分析实施前,实施后压力损伤分期问卷得分以及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损伤分期判断具体情况。结果:护理专案改善法实施后压力损伤分期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损伤分期判断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

  • 标签: 护理专案改善法 伤口联络员 压力性损伤 判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在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取85例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满意率和Braden评分。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电动气压止血带 压力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