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卒中介入术后患者中,积极执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介入术患者,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0例,施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12.14±2.02)分、ADL评分(86.12±2.51)分优于对照组(t=9.404,13.977;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介入术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胃炎干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对心理状况、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取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抽签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心理状况、生活能力等均优(P<0.05)。结论:整体护理的运用,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 老年患者 整体护理 心理状况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中心,实施风险护理,对整体护理质量、风险识别能力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供应室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6月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每组15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识别能力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在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中心,实施风险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风险识别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供应室 医疗器械 风险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对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3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住院患者56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BI自理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基于循证康复护理干预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实践应用。

  • 标签: 颅脑创伤 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激励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7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72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36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激励性护理模式的36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率。结果:研讨组的糖尿病足患者经激励性护理模式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通过激励性护理模式的有效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且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激励性护理 糖尿病足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为新入职护士实施护理部集中培训联合科室轮转培训,分析培训后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间52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对象,分析新入职护士于培训前后的岗位胜任情况。结果:培训后新入职护士对岗位胜任能力更强。结论:采取护理部集中培训联合科室轮转培训方法,能够有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可于岗前培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部 集中培训 科室轮转 新入职护士 岗位胜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于克罗恩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方法 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80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循证护理,分析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明显,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克罗恩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克罗恩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回顾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患者总共有60例,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协同康复护理模式则应用在实验组患者中,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评分患者生活质量后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该指标中要明显的弱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后可以发现,该指标中对照组患者要明显的比实验组患者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康复护理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协同康复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某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的62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和肾功能指标,并预测分析肾功能指标对预后的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身体、情感、角色、社会、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cr、Scr、BUN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cr的截断值为32.5mL/min,敏感及特异性为0.645和0.645。Scr的截断值为251.5μmol/L,敏感及特异性为0.774和0.548。BUN的截断值为14.5mmol/L,敏感及特异性为0.774和0.774。三者的AUC分别为0.816、0.653和0.856。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CRF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实施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取60例脑卒中偏瘫者,电脑随机法分实验和对照两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常规护理,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后各项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实施在该疾病护理中,获得较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社会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团体治疗,干预前后应用自尊量表(SE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自护能力量表对两组自尊、社会功能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ES评分、自护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出院6个月后SDSS评分低于入院时,其中观察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及自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预后。

  • 标签: 团体治疗 自尊 社会功能 自护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永久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健康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Miles手术行永久结肠造口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的基础上进行焦点解决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1~2d及出院前1d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心理健康状态测定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及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健康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点解决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对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永久人工造口 自我护理 焦点解决模式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病情改善,以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为主要方向。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脑出血,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108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为早期康复护理,并进行患者恢复情况上的对比。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此外在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中,观察组为( 96.3±20.3 )分,对照组则为( 83.6±21.5 )分。而在心理质量的分析中,观察组为( 86.7±20.0 )分,对照组则为( 77.7±23.9 )分。 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而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策略,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社区内共计200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则应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策略。使用问卷调查、体检数据和相关医学资料记录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干预组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因此,建议在社区护理中广泛推广这些护理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 标签: 高血压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以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予以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延续护理,研究过程中因失访脱落5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分别在出院当天、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当天的测评均无差异,但是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治疗依从性,对于控制病情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治疗依从性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2020年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开展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有着不同的级别划分,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中数据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乳腺癌 自我护理能力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2020年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开展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有着不同的级别划分,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中数据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乳腺癌 自我护理能力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共计 44 例,开展常规护理,综合组共计 44 例,开展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组间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差异。 结果 组间护理后的 自我管理能力 评分比较,综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而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比较,综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无论是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还是在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护理价值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 自我管理能力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验所编制问卷的信效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从事非精神专业的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况的早期识别能力现状。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 189名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心理知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况的早期识别能力。 结果 十年及十年以下工龄护理人员在抑郁症状维度平均分及问卷总分均高于十年以上工龄护理人员 (P<0.05);护理人员工龄与心理知识现状调查问卷抑郁症状维度平均分( r= -0.156 , P<0.05)及问卷总分有关( r= 0.16 , P<0.05)。结论 高年资护理人员对病人心理状况的早期识别能力差于低年资护理人员,值得引起关注。

  • 标签: [ ] 心理问题 识别能力 住院病人 护理人员 非精神科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案例学习法(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带教模式(PBL)对实习护士专科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0名进入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CBS联合PBL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护士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带教中。于培训前后分别采用理论、操作测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CTDI-CV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BS联合PBL带教模式能够提高实习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 标签: CBS教学法 PBL教学法 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