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多节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多节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中选取了21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手术后两周、末次随访同手术之前作对比,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周同末次随访做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评价患者治疗效果,一般3例、良好9例,优质9例。结论老年多节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狭窄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脊髓型颈椎病(MCSM)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照所给予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颈前路组和颈后组,各49例,颈前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后组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NDI指数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颈前组术后6个月NDI指数显著优于颈后组,术后2年NDI指数显著劣于颈后组(P<0.05)。结论ACDF和PCL治疗MCSM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ACDF在初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PCL,PCL在近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ACDF。

  • 标签: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血管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5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即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期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差于实验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同时对化疗期不良事件风险率进行控制,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乳腺癌 化疗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应用中医辩证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33例实施中医辩证治疗,观察组间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患儿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A组患儿有效率71.87%(P<0.05)。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病人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心理评分,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相比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的护理效率更高,能更好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同时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评价也更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扩张型心肌病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急性及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扭转运动。方法:对2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及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VVI二维动态灰阶图像,脱机分析左心室短轴观中基底部及心尖部各节的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结果:①3组受检者的心肌扭转运动方向相同;②心肌梗死梗死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心肌缺血组部分缺血节的舒张期旋转速度显著降低,但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VI技术定量分析心肌扭转运动可能有助于检出和鉴别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为评价局部心肌运动提供更多信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速度向量成像 左心室心肌扭转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方法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上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一时间的观察,远程心电记录仪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60例,检出率75%,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24例,检出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心肌缺血症状、缺血性ST-T改变的检测率更高。结论相比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方式,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监测检出率更高,更具诊断价值。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结果判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准确性判断标准,再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灵敏度为85%(34/40)、特异度为77.3%(17/22)、检出准确率为82.3%(51/62);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灵敏度为70%(28/40)、特异度为59.1%(13/22)、检出准确率为66.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结果对比Kappa=0.733,提示一致性较好;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结果对比Kappa=0.519,提示一致性一般。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l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动过速患者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并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快速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功能下降,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测患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结果,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与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1例为持续性右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3例为持续性右心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上述4例患者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为起搏器术后患者,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扑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心室率,因患者高龄,心功能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故给予房室结消融,术后为起搏心律。随访3个月,6例患者LVEDD、LVESD、LAD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有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诊断成立;6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病例复发。结论心动过速可以诱发心肌病,老年患者尚易与其他心肌病混淆。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可使预后明显改善。

  • 标签: 老年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心脏超声技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不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LI),观察组冠心病患者使用PLI,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两天、手术后30天以及手术后半年的三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V和LVESV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是经过30天以及半年的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的LVEF、LVEDV和LVESV值具有较好的回转,且差异较大(P<0.05);在接受PCI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较低,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心脏超声技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功能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测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以62例心脏不适或者心脏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选取3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远程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查后,62例患者中远程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0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5.48%,而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0.00%,并且远程心电图监测ST-T心电图改变的检出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P<0.05);但是远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远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是与动态心电图对比无差异性,因此远程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可以作为心脏疾病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临床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两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共3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共28例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粘度、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胆固醇水平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 标签: 替格瑞洛 冠心病心肌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心肌梗塞部位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予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应的护理监护。结果63例患者中,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有37例,其中有23例患者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下壁、后壁与右室心肌梗塞患者共有26例,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在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时,需以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特点和表现为参照,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检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艾司洛尔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82.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VS5.9%),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中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艾司洛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应用良好,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脑梗死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评分和肢体功能评比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30天后又高于护理15天,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后,研究组获得患者满意率94.87%比对照组的76.92%要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与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基本生活能力,改善肢体障碍程度,利于疾病快速康复,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脑梗死偏瘫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实验组行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行干预,对比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肢体恢复能力,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轻度运动功能障碍者比对照组轻度功能障碍者多,说明强化强化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康复能力,数据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肢体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偏瘫 肢体功能 恢复效果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病人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临床治疗具体方法、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将病人施行分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开展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40例,中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22例。然后选择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凝集块形成速率和血凝块最大强度及硬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效果会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有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况以及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急性脑梗死 凝血监测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