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O2、PaCO2、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切开置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血氧指标,降低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预后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脑出血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措施对尿毒症患者的净化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其采取的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措施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对比净化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各项净化指标(C-反应蛋白、磷4、尿素氮等)均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程序化护理可以提高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与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措施 尿毒症 净化效果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自我行为与饮食护理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科6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率、饮食依从率、生活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自我行为与饮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我行为 饮食护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腰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技术最早由Mixter和Barr在1934年提出,国内于1952年方先之等首先将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检查和治疗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但术后很容易出现效果不佳的问题,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熟练或粗暴操作以及术后指导康复锻炼不到位等是导致术后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准确的术前诊断、合理的手术方案、术中精细的操作,以及术后合理的康复指导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疗效不佳 原因分析
  • 简介:为防止气管插管气管导管阻塞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11—2009—11我院呼吸科收治的58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在气管插管期间易出现的导管阻塞的现象分析如下。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护理 导管 留置/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肉注射时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肌肉注射发生晕厥患者24例,与同期未发生晕厥患者45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晕厥组6岁以下患者与60岁以上患者更多,饥饿患者多,注射表现有恐惧情绪者较多,与未晕厥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包括饥饿、恐惧,幼儿和老年患者多见,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恐惧情绪,避免患者在饥饿下注射,并对高危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和护理。

  • 标签: 肌肉注射 晕厥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心血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300例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85人,回顾查看其病历资料,分析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病例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年龄、COPD、合并心力衰竭、卧床、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菌药物是并发肺部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越大、卧床时间越久、住院时间越长、COPD、并发心力衰竭容易诱发肺部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够预防治疗肺部感染。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并发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VAP发生率以及住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VAP发生率(22.9%)比较,研究组的(2.9%)较低;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显著降低了VAP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集束化护理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应用于难治性鼻出血病人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鼻出血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出血量、治疗中及治疗后48h疼痛评分、鼻腔恢复通气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较少、治疗中及治疗后48h疼痛评分较低、且鼻腔恢复通气时间较短,这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4.87%,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9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AS、SDS、HAMA、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止血,效果确切,且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康复。

  • 标签: 难治性鼻出血 鼻内镜 电凝止血术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TGF-β1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在TGF-β1基因的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构建TGF-β1质粒克隆,以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目的片断的cRNA作为标准品,根据10倍系列稀释cRNA标准浓度对数和其循环域值(Cyclethreshold,Ct)制作标准曲线,检测PBMC中TGF—β1mRNA含量;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的片断为TGF—β1mRNA特异性片断,成功的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方法,灵敏度达6.81拷贝,线性范围为6.81~6.81×10^8拷贝,且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8%-2.27%和2.56%-2.61%,临床应用显示,27例肝纤维化病人PBMC中TGF-β1表达量为1.20×10^8(1.80×10^7~9.80×10^7)拷贝数/10^5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0×10^7(7.24×10^6~5.00×10^7)拷贝数/10^5细胞(P<0.05)。结论: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高效等特点,为TGF—β1mRNA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提供方法学依据。

  • 标签: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定量检测 肝纤维化 TGF-Β1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血压病人应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效果,实现对病人血压状况的有效控制,为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方法于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接收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随机选取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病人实施基础护理方法,知信行组病人实施知信行护理模式。结果常规组病人的基础护理技能评分为(14.69±0.38)分,自我护理意识评分为(15.34±0.57)分,自我护理责任为(16.98±0.91)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17.41±0.55)分,自我护理综合评分为(67.39±1.24)分,知信行组病人的基础护理技能评分为(23.56±0.22)分,自我护理意识评分为(22.37±0.33)分,自我护理责任为(24.51±0.44)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3.64±0.45)分,自我护理综合评分为(94.56±0.28)分。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常规组病人的收缩压为(120.27±1.08)mmHg,舒张压为(74.67±1.35)mmHg,知信行组病人的收缩压为(100.01±1.23)mmHg,舒张压为(60.46±1.37)mmHg。结论在护理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中,应加大知信行模式的应用力度,合理控制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促进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迅速恢复。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老年高血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老年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2例老年心脏病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甲磺酸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痛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痛觉阻滞的维持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好。

  • 标签: 罗哌卡因 老年心脏病病人 非心脏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对冠心病心衰合并抑郁病人血清脂联素和血浆BNP浓度的影响。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衰合并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对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较之对照组,研究组血清APN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指标水平浓度则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应用于冠心病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可有效提升血清脂联素(APN)浓度,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黛力新 冠心病 心衰合并抑郁 血清脂联素 血浆BNP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非热康谱联合喜疗妥软膏外涂热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出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的80例血液透析病人,按照不同治疗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I与实验组II均40例,实验组I应用喜疗妥软膏外涂热敷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II应用非热康谱联合喜疗妥软膏外涂热敷治疗,同时配合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I的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是38.0%,实验组II是12.0%,实验组II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非热康谱联合喜疗妥软膏外涂热敷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内瘘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行。

  • 标签: 血液透析病人 内瘘护理 非热康谱 喜疗妥软膏 热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合理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改善经蝶垂体瘤手术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收治的 80例经蝶垂体瘤手术病人,在病人及其家属知情且自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 40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统计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病人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均比护理前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病人的改善情况更显著,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降低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实验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经蝶垂体瘤手术病人进行护理时,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比常规护理更能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这种心理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病人的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经蝶垂体瘤手术 依从性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2012年~2014年间于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观察组患者在行PCI前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在30min进入介入室的患者以及60min进入导管室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30min以及60min进入导管室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入PCI绿色通道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送入介入室的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接受PCI介入手术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PCI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在研究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原则将86名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采取任何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性健康教育。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对体检中心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管理效果以及服务水平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者体检对护理的总满意率(76.74%),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价值突出,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护效益,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与医护行为的认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皮肤瘙痒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总结患者皮肤瘙痒原因,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主要有电解质代谢紊乱、氮质代谢产物生成增多、过敏反应。试验组患者透析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非常多,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以此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胆固醇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120例,分析其血生化检验,并对其血清胆固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这血生化检验的120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现象发生的患者有27例,占22.5%;具有较高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有20例,而较低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有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α脂蛋白血症等是导致较低胆固醇水平出现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肝脏病变等则是导致酒高胆固醇水平出现的主要原因。结论胆固醇水平在血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升高概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糖尿病、肾功能障碍和肝脏病变等患者加以关注,并控制其胆固醇水平,防止发生高胆固醇症状。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异常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