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57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观察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后凸角度(Cobb)、巴塞尔指数(B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90min,单椎体注射骨水泥量2.5~5.5mL。术后出现6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止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后凸畸形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患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椎体压缩骨折的40例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择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4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两组患者先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再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扫描中病变椎体进行观察,分析两组良恶性椎体病变检出情况,并分析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扫描中病变椎体对应信号改变。结果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恶性组恶性椎体检出率(86.15%)显著低于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95.38%),差异显著p<0.05;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良性组良性椎体检出率(88.33%)显著低于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诊断(95.00%),差异显著p<0.05。恶性组ADC值(1.71±0.34×10-3mm2/s)和SAR值(0.15±0.08)均显著低于良性组(2.45±0.29×10-3mm2/s,0.48±0.17),差异显著p<0.05;恶性组SIR值(1.35±0.19)显著高于良性组(0.59±0.11),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于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诊断价值较高,优于单纯磁共振动态增强,可为椎体良恶性病变鉴别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 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哮喘疾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号的单双号分对照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研究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各45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2)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O2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胸闷消失时间、反复喘息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呼气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可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但氧驱动雾化治疗的疗效更为理想,且更为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 标签: 小儿哮喘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氧驱动雾化吸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使用垫枕法联合壮骨续筋汤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62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分为参照组31名,观察组31名;为参照组的病人使用垫枕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的病人使用垫枕法联合壮骨续筋汤进行治疗;对病人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做好记录,从而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VAS、ODI指数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使用壮骨续筋汤联合垫枕法进行治疗,病人恢复的较好。

  • 标签: 壮骨续筋汤 垫枕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11 月,将我院骨科收治的 66 例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33 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VAS 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 0.05 )。研究组的 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为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适宜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康复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 56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患者术后随访 18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术后 3d下床活动, 7d后出院,术后 12个月复查,骨水泥充盈良好;随访 18个月,平均 14.3±2.4个月, 56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治疗后椎体高度( 27.01±5.32) mm,显著优于治疗前( 15.31±4.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 1.02±0.33)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7.73±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6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前做好心理护理、卧位训练和肠道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生命体监测,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围手术期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是使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的保证。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以术后采用护理模式分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27例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②研究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9.03±6.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67±5.44)分(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给予患者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实现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中医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法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有效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症状和疼痛程度,对于提高短期疗效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弓根 内固定 短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8例、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补肾壮骨汤口服。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L(1-4)骨密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术后再骨折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Oswestry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Oswestry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L(1-4)骨密度明显高于术前,术后6个月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L(1-4)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再骨折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6/38),χ2=6.3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后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补肾壮骨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开放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矢状面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高比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ODI指数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对患者术后的创伤较小,使患者的恢复速度得到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PVP、PKP、骨填充网袋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40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三组并分别给予PVP、PKP及骨填充网袋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前VAS评分基本无异,P>0.05,治疗后PVP组评分为(1.51±0.52)分,低于PKP组的(1.68±0.59)分,同时PVP组、PKP组评分均低于骨填充网袋组的(2.67±0.75)分,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PVP术、PKP术以及骨填充网袋术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三者对比PVP术更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PVP PKP 骨填充网袋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更好,不仅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感,还有利于椎体形态的恢复,能够使患者尽快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急诊护理用在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下肢功能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84例均为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起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前下肢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大,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急诊护理应用在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下肢功能得到改善,而且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综合急诊护理 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 下肢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