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实证支持。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1名井冈山学院2003级师范专案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师范专案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7%,其心理健康水平虽然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但显著低于同期大学生;女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以及喜欢自己专案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和不喜散自己专案的学生。音乐、美术专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文科与理科学生。结论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 标签: 师范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家庭环境 个性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次住院治疗所产生的心理焦虑与恐惧,以及长期服药对药物依赖性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9~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外,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比较,80例心衰患者中,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的消极,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经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正确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患者情绪较大的波动,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备受关注。疼痛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主观感受,长期如此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多半是消极、低沉的心理状态。本次介绍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慢性疼痛与心理障碍的关系,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

  • 标签: 慢性疼痛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导尿的时机。方法对110名患者术前导尿的心理状态与希望采取的导尿时机进行调查,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麻醉后10min留置导尿,对照组采取术晨科室内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95%的患者对术前导尿有惧怕心理,74%的患者希望在麻醉后导尿,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导尿并不影响切口愈合,且使患者对导尿产生的痛苦感大大降低。

  • 标签: 导尿时机 感染 舒适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产前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方法从2010年本院分娩的478例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初中文化,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产妇表现出以下共同心理特征恐惧、焦虑、紧张、疼痛,兴奋又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渴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与帮助,尽快顺利结束分娩。结论这些心理状态对分娩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必须观察了解和分析,针对各类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不良心理,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广大的医疗同行提供借鉴。方法对560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同时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以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560例内科住院病人中,各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人数为470例,发生率高达83.92%,通过心理护理后,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大量减少或程度减轻,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7%。结论对内科住院病人实施科学有效的人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充分激发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或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心里现象,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使得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病人的病情早日康复十分有利。

  • 标签: 内科住院病人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状况。方法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对石家庄市4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性别在心理幸福感各纬度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性质学校的教师在自主性上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工龄的教师在个人成长方面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在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工龄、不同职称和不同婚姻状况上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中学教师 心理幸福感 调查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心理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调解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
  • 简介:在班主任的职业生涯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让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学生,他们旷课、逃学、夜不归宿、作弊、打架、奇装异服、考试不及格、无视师长……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然而,他们真的生来就是十恶不赦的“坏孩子”吗?心理学的视角让我们知道,每一个来访者的症状都是他们保护自己赖以生存至今的方式,也许作为班主任,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视角去理解这些让我们头痛的孩子们。

  • 标签: 学生心理 职业生涯 违法犯罪 班主任 心理学 来访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6.79±0.71)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16.23±2.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6例,患者非常满意12例,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16例,患者非常满意6例,满意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68.8%;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的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心理治疗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共收治行为异常儿童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引导联合行为矫正疗法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心理引导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引导与行为纠正对于行为异常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异常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异常行为 心理治疗 矫正 心理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是国内外医学界尚未征服或尚未完全征服的一种威胁到人的生命的一种可怕性疾病。这种病症极容易使患者产生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压力、恐惧和焦虑。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排除患者的这些心理障碍,也就排除了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的主观障碍。方法通过对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4例种类肿瘤病人,对其日期出现的应激状态心理;中期也就是治疗阶段出现的,对放化疗信心不足、忧虑和恐惧、焦虑;晚期肿瘤病人出现的疼痛、绝望和孤独感;以及害怕被社会遗弃的心理,并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肿瘤科护理人员对这些肿瘤病人不同时期的特殊心理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后,基本上所有的病人都解除负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结论对肿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是非常有效并且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护理 患者
  • 简介:摘要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为,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并能产生兴趣,对一些新异的学说好奇关心。

  • 标签: 网络 青少年 影响
  • 简介:摘要中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阶段之一,是我塑造人格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当下的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的心理问题。所以,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重点关注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进行探究。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教育 中学生
  • 简介:摘要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临产孕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刺激,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以紧张、恐惧、焦虑、依赖等心理常见。这些不良的心理对分娩进展十分不利,可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正确分析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心理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方法在2018年5月至8月期间,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在某社区门诊输液室,对281名输液患者,其中男性93人,女性188人,年龄69.99±12.17岁,随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访谈调查281人次,当场收回281份问卷,回收率100%。在281例中,患心脑血管疾病165例,占58.7%;患呼吸系统疾病48例,占17.1%;患糖尿病稍微11例,占3.9%;患其他疾病的57例,占20.3%。病程1年之内的79例,占28.1%;1~3年的41例,占14.6%;3年以上的161例,占57.2%。HADS-A评分均值为19.18±1.95;HADS-D评分均值为16.86±1.80。结论社区门诊输液成员中,以中老年退休患者为主,女性比例偏高,患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占很大一部分,且病程都比较长,在这些患者中多数人心理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倾向,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这些将有待于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改善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社区门诊 静脉输液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消除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及意义,针对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的外科术前护理,另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术前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SAS分值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入院相比S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与入院时SAS分值,及观察组术前与对照组术前S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从结果看出,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 标签: 外科 术前患者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病人在术前焦虑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展开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并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以及学历分为4组,对这4组病人进行术前焦虑评估,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4组病人进行术前术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比其术前术后的SAS评分。结果对4组手术病人进行评分后,了解到手术病人在手术治疗前1天的SAS评分与入院时SAS评分相比有所升高,病人心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经过心理护理后,手术病人在出院前,SAS评分都有所下降。结论为降低手术病人术前存在的焦虑情绪,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病人在手术中的配合程度以及术后的身体康复。

  • 标签: 手术 SAS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