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一项要务,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一些旧矛盾进一步深化,并引发出新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新政未见其利先见害。考察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这类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清末 预备立宪 甘肃 法政教育
  • 简介:辽宁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43个少数民族,近680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排在新疆、广西、云南、贵州之后,在全国居第5位.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近800万在校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105万余人.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幼儿园161所,在园幼儿13401人,教职工769人;少数民族小学511所,在校生94065人,教职工7617人;少数民族普通中学93所,在校生64708人,教职工6566人;少数民族师范学校2所,在校生1092人,教职工212人.在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目前,全省少数民族小学入学率已达到98.7%,升学率94.3%,巩固率99.1%.初中入学率96.4%,升学率40%左右,巩固率各地情况不太平衡.

  • 标签: 改革发展 人口 省份 中国 广西 辽宁
  • 简介:看报是我每天必须做的功课。8月6日从《新华每日电讯》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小学生毕业留言,俗得连成人都说不出口”,看后真是如雷如霆,震惊不已。想不到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有着优良教育传统的国家,在今日的学校里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抄录一段于下:

  • 标签: 素质教育 《新华每日电讯》 读报 孩子 毕业留言 教育传统
  • 简介:“回族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是双元的——通过自身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教育手段实现民族文化传承,通过主流社会教育手段谋求主流社会认同与环境氛围相适应。”就是说,作为回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回族家庭教育,其教育中心是一方面通过家庭教育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另一方面就是与主流教育的接轨。这样,就使得回族家庭教育形成了“念经与念书”的两难抉择。

  • 标签: 家庭教育 有机结合 习惯法 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手段 回族教育
  • 简介:做教化培育工作,引领年轻人向善、向学、贡献社会的人,可称为教育家。厦门二中老校长陈碧玉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老教育家。一陈碧玉1920年在泉州出生。她的老家,位于泉州著名的西街。青少年时代,对陈碧玉影响最大的是三个人:父亲陈仲瑾,导师张楚琨、萨本栋。陈仲瑾是闽南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曾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举人。

  • 标签: 萨本栋 光绪二十八年 张楚 向善 陈仲 外国语学校
  • 简介: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这一新的教学资源成为教育时代的新潮流,微课的研究者们积极响应“微”理念号召,开发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微课”。然而微课中教师生本理念不足、微课概念不清以及微课设计的技术难度和微课新颖度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微课的实际使用效能。如何提高微课开发质量,让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饶有兴味,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微课开发中,语文教师可从生本出发,让生本教育意识在微课的建构中始终“潜”行,可实现微课开发之实效!

  • 标签: 教育意识 语文学习 语文教师 教学资源 个性特色 生本理念
  • 简介:本文以19世纪初期松江府的华亭和娄县两县(简称华娄地区)为例,对当时学校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定位,教育的规模(师生人数等)与投入(教师薪金、学生学习支出、校舍维修费用等),以及教育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结论是在19世纪初期的华娄地区,无论是从教育部门中的就业人数、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数量,以及它们在社会就业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来看,还是从教育对经济成长的影响来看,教育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我们对明清中国的教育作出新的认定并由此出发来看问题,那么以往流行的看法恐怕就难以成立了.

  • 标签: 十九世纪 华娄地区 教育产业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限于温饱,在美观方面有很大的要求,因此,现代需要大量的艺术型人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受到大量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阐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改革建议。

  • 标签: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现状 改革
  • 简介:大学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在面临大学新异刺激时,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本文从认知发展理论背景出发,分析大学新生产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从而探究适应性教育的方法。

  • 标签: 大学新生 适应性 认知发展理论
  • 简介:目前,黑龙江省三家子村等地区的满族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使用满语,被学界誉为满语的“活化石”。黑龙江地区的满语保留至今,除了与满族生存的偏僻地理环境以外,还与清代满语文教育对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影响及东北少数民族的分布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国语教育 濒危满语 民族格局
  • 简介:无论以历史的眼光、现实的需求或未来的发展看,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都是无可置疑的。因之,作为一县百科资料总汇的志书,必须加强对教育事业历史和现状的记述,力求用合理的篇幅,相应的内容来全面展示出本县丰富多采的教育事业总貌,从而达到“资治、教化、存史”的目的。阅读了我省已出版的

  • 标签: 教育内容 思想教育 教育事业 劳动教育 中学教育 存史
  • 简介:<正>中国近代美术教育肇始于1905年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师范大学前身).当时在校监李瑞清的力争下,清廷批准设立了“图画手工科”,开始了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新形式.但是这种“图画手工科”的形式还不具备今天美术院校的办学形制,学生学到的美术知识非常肤浅,并且除了学习美术之外,还要学习音乐及教育类科目,杂而不专.真正称得上是美术学校,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专门人才的学校,是诞生于1907年的上海布景画传习所,其创办人即为周湘先生.这所学校不仅为中国美术史上首创,而且像一代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刘海粟等均出此学门.

  • 标签: 美术教育 中国近代 徐悲鸿 美术学校 图画手工 中国美术史
  • 简介: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以文化摇篮著称,其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五六十万年前,河洛嵩岳一带就居住着同大自然顽强斗争的先民。远古的洛阳教育就是在先民们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技术,指导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过程中萌发的。洛阳市孙旗屯出土的细泥彩陶、骨锥、纺轮、石簇、网坠、石制农具、弹丸等证明,包括制陶工艺为内容的生产技术和生活经验的传授都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当

  • 标签: 《洛阳市志》 历史文化名城 连载 集锦 生活经验 生产技术
  • 简介:在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同志明确指出,要搞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教学,使民族教育更加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积极努力下,甘肃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民族地区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英语教师队伍。尽管如此,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 标签: 甘肃民族地区 英语教育 教育存在 经济与社会发展 教育工作会议 少数民族学生
  • 简介:阿拉伯文书法和中国汉字书法一样,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艺术之一。阿拉伯文书法具有净化的线条美,它反映了阿拉伯穆斯林民族性格的特征和东方艺术的风格。它有着千百年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不但一向为阿拉伯广大穆斯林所喜爱,而且驰誉世界各地,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擅一格,放射着奇异夺目的光彩。

  • 标签: 阿拉伯文 书法教育 意义 汉字书法 书法艺术 东方艺术
  • 简介: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值内忧外患,封建统治走向崩溃,民主思想逐渐启蒙的时期,中华民族在探寻民族复兴的道路。一大批回族穆斯林有识之士,也积极投入到“回教文化运动”中,发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文化启蒙运动,提出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口号,以文化知识唤醒民族的自强自立意识,成达师范学校的创立,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

  • 标签: 成达师范学校 民族教育 20世纪20年代 “教育救国” 文化启蒙运动 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