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Morse跌倒评估量表预测跌倒风险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9月30日。利用诊断准确性质量评价研究工具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共48 947例患者。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敏感度为0.75(95%CI 0.73~0.77),合并特异度为0.64(95%CI 0.64~0.64),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45(95%CI 1.97~3.03),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39(95% CI 0.29~0.52),合并诊断比值比为6.58(95%CI 4.13~10.46),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SE=0.026)。结论Morse跌倒评估量表作为单独指标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有效性为中等水平。

  • 标签: 住院病人 Morse跌倒评估量表 跌倒 风险评估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一系列相关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疾病。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妊娠期VTE是一种非常严重,具有潜在致死性妊娠并发症。VTE是可预防性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VTE严重后果重要原则。对妇产科患者利用VTE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可科学、有效、及时鉴别诊断VTE高危患者,而对其及时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可降低女性患者VTE发生率。目前在妇产科领域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VTE风险评估模型包括:Caprini、Rogers、Autar及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等。笔者分别拟就妇科与产科领域常用VTE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妇产科医师对VTE高危患者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栓栓塞症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管理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模型 妇产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我国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及其处于不同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时远期CVD发病率和缺血性、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纳入全国15个省市40岁及以上人群,依据基线资料将调查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利用China-PAR模型计算研究对象10年CVD发病风险,以5%、10%为切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危。2007至2015年间对研究队列进行了2次随访,随访终点为CVD,包括非致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卒中;按发病性质又进一步将终点事件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其中缺血性事件包括非致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和致死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和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比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群及其在不同风险水平CVD发病率及缺血性、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89 209人,年龄(54.8±9.4)岁,其中男性36 794例(41.2%),平均随访时间8.5年。糖尿病组5 730例(6.4%)。≥40岁糖尿病患者中,10年CVD风险高危者占53.7%(3 075/5 730)。调整年龄、性别后,糖尿病患者CVD、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 066.93/10万人年、824.23/10万人年和211.56/10万人年)低于CVD发病风险高危非糖尿病者(1 773.73/10万人年、1 228.18/10万人年和446.49/10万人年)(P均<0.001)。在CVD高危人群中,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更高(1 638.47/10万人年比1 228.18/10万人年,P<0.001),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5.70/10万人年比446.49/10万人年,P=0.635);在CVD低、中危人群中,两组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我国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中,半数以上处于CVD发病风险高危水平;不同CVD发病风险水平糖尿病患者,CVD、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别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病风险 发病率
  • 简介:摘要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危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高。受高龄、侵入性操作多、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执行依从性较低等因素影响,老年COVID-19患者是医院感染高风人群。COVID-19疫情期间,在积极救治患者基础上,应同时关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问题,严防严控医院感染聚集和暴发。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98例,均实行护理干预。将单纯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49例),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者设为研究组(49例),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水平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0.41%),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2.4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并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常规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事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文章在分析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意义之后,介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管控模式,并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思路、方法以及原则和关键问题等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特征低危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血栓栓塞风险,并为该类患者抗凝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地连续入选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中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基线年龄、性别,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和血管疾病情况,将其分为CHA2DS2-VASc评分0分组、1分组和2分组。所有患者每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包括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在内血栓栓塞事件。计算血栓栓塞事件年化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合并不同危险因素房颤患者与CHA2DS2-VASc评分0分组之间血栓栓塞风险差异。结果共纳入2 862例低危房颤患者,女性915例(32.0%),年龄(55.0±10.7)岁。CHA2DS2-VASc评分0分组933例(32.6%),1分组1 401例(49.0%),2分组528例(18.5%)。随访期间(中位随访1.5年,共5 811.82人年)共发生33例血栓栓塞事件,整体年化发生率为0.57%(95%CI 0.40~0.80)。其中CHA2DS2-VASc评分0、1及2分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数分别为8、11及14例,年化发生率分别为0.40%(95%CI 0.20~0.81)、0.39%(95%CI 0.22~0.71)及1.34%(95%CI 0.80~2.27)。CHA2DS2-VASc评分2分组(HR=3.53,95%CI 1.48~8.44,P=0.005)及其中年龄65~74岁女性患者(HR=2.67,95%CI 1.63~4.38,P<0.001)血栓栓塞风险显著高于CHA2DS2-VASc评分0分组。结论低危房颤患者中,年龄65~74岁女性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对于该类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地考虑口服抗凝治疗。

  • 标签: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CHA2DS2-VASc评分
  • 作者: 杜宏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急诊科,江苏 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观察面向急性胸痛病例基于风险管控开展院前急救护理所取得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3年就治于我院急性胸痛病例5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急性胸痛病例划归为25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对照组遵循急性胸痛常规式院前急救法施护,试验组基于风险管控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急性胸痛病例院前急救时效性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向急性胸痛病例基于风险管控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利于其院前急救时效性与安全性提升。

  • 标签: 急性胸痛;风险管控;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肉瘤肿瘤微环境,以促进骨肉瘤免疫疗法进展。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了119例骨肉瘤患者mRNA表达数据,分析骨肉瘤肿瘤微环境,通过一致性聚类将患者分为4个聚类,并将骨肉瘤组织依据是否为炎性组织分为冷肿瘤与热肿瘤,对比4个聚类免疫相关评分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对冷、热肿瘤进行生存分析,最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敲除、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以及细胞凋亡实验进行验证。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结果聚类4拥有较高免疫评分与基质评分(P<0.01),其与热肿瘤特点相似,而CD276在聚类4中表达较低(P<0.01),是骨肉瘤治疗潜在靶点。生存分析曲线显示热肿瘤有相对较好预后,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冷肿瘤中NPTX2表达与CD8A、GZMB和IFNG表达呈负相关,且NPTX2可抑制CCL4分泌。最后,体外实验发现骨肉瘤细胞中NPTX2敲减可抑制肿瘤生长并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探索骨肉瘤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为改善骨肉瘤患者免疫治疗现状提供依据。

  • 标签: 骨肉瘤 免疫浸润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其中土壤污染情况更加明显,已经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相关环保部门需要加强对土壤污染情况重视,在对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制定有效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对区域土壤进行改良,降低土壤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和动物健康造成影响。

  • 标签: 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气道表面衬液(ASL)是呼吸系统对吸入病原体第一道防线,气道微环境稳态主要体现在ASL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维持ASL酸碱度、离子强度、渗透压、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含量正常状态对发挥气道正常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及抗菌效应至关重要。当气道表面微环境稳态被破坏,呼吸道局部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反复病情加重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温环境作为一种特殊战场环境,对人体各个系统以及代谢等均有较大影响,往往会加重原有创伤。在新时期国际局势不断变化及我军军事战略重点转移特定背景下,重视并加强低温环境战创伤防治研究及针对性卫勤保障,努力提高救治水平,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笔者就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低温 环境 创伤和损伤 治疗
  • 简介:文章主要介绍煤炭企业环境监测内容,分析煤炭企业中应用环境监测技术重要性和作用,并提出了煤炭企业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重视和发展几点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煤炭企业 环境检测 环境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骨髓微环境(BMM)是白血病细胞赖以生存环境,包含有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以及丰富细胞因子,可以调控白血病细胞分化、增殖等活动。BMM对白血病细胞分化调控是一个复杂过程,可以作用于不同靶点和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低氧诱导因子、整合素、Notch及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途径。通过研究BMM与白血病细胞分化关系,找到诱导白血病分化通路和靶点将为白血病治疗找到新方向。

  • 标签: 骨髓 白血病 细胞分化 微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农村水环境是我国水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染问题存在,将对农村环境以及我国环境造成非常大影响。本文中就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进行初步探讨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三甲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研制《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问卷》,对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41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均分为(65.71±18.57)分,其中"医院对新入职护士有系统培训","医院有清晰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并能有效落实","工作团队中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科室医生和护士工作关系融洽""科室医生护士能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等条目得分较高,"护士有机会决定医院事务""护士有机会成为医院管理相关委员会一员""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护士有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机会""护士薪酬在社会各行业所处水平合理"得分较低。结论该院护士执业环境低于全省及全国均值,应建立护士参与管理有效机制,重视护理专业发展,关注特殊科室、重点人群执业压力和发展需求,持续改善护士执业环境

  • 标签: 护士 执业环境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随之带来问题就是对自然资源消耗巨大,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近些年发展自然灾害事件越来越多,这与环境受到破坏有很大关系。各界人士对于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不能只是单纯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在开展环保工作过程中,对环境进行评估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开展环境评价工作,指导环保施工,从而有效确保环保工程效率及质量,这对于我国环境保护来说具有非常重大意义。逐渐加大了对环境工程建设力度,希望可以使我国共产主义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环境评价 环保工程 发展态势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当今全世界都时刻关注焦点,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在经济迅速增长30多年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此起彼伏,环境应急防控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不断颁布相关强化措施,对环境风险进行严格掌控。即便如此,我国近年来仍然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事故,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强度大、难度高。所以,有必要建立环境风险防控、紧急应对、环境保护一体化环境管理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发矿产资源虽然会促使经济增长,实现对资源最大程度利用。但同时,开发矿山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生态失衡。本文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然后分析了相关生态恢复技术。以期对矿山环境保护人员未来开展工作有所启发。

  • 标签: 矿产开发 环境保护 生态恢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