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马来亚联合邦(马来西亚前身)于1957年宣布独立,该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政府颁布一系列扶植马来人的政策,特别是197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越来越多的马来人从乡村涌向城市,投身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去。以伊斯兰教为生活指引的马来家庭城市化浪潮受到巨大冲击,发生了诸多改变。本研究通过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47家低收入马来家庭的采访和调研,解析了马来家庭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造成的影响。

  • 标签: 城市化进程 马来家庭 家庭功能 影响
  • 简介:能源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因此,能源安全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它是国家大安全——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的核心。因为一国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资源。然而,能源安全的关键是供应稳定,尤其是运输安全,它是一国尤其是能源进口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保障能源安全须从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入手。

  • 标签: 能源安全 中国 进口国 供应 经济安全 国家安全
  • 简介:过去10年,印尼国内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对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1998年5月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苏哈托总统被迫辞职,结束了新秩序政权印尼长达32年的专制统治,进入了新的改革时期,这一时期摒弃了新秩序时期的许多主要特征。宣布独裁主义的不合法并建立一个更加多元的民主的热情下,

  • 标签: 国内政治 对外政策 印尼 区域变化 亚洲 1998年
  • 简介: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开始真正系统研究南海问题,大致始于冷战结束,尽管当时南海问题的重要已经日渐凸显,但是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一直比较薄弱。21世纪头十年,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相关研究仍未能达到与南海问题重要性相匹配的厚重程度。大致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中国国内对于南海的研究形势显著好转,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西方学界也原本就较为丰富的研究基础上,扩大了研究的规模。几乎所有论及中美关系、美国东亚战略或亚太战略的著作都会提及南海,相关研究十分丰富。本文力图梳理有关研究现状,把握美国与南海关系这一相关问题的学术发展脉络。

  • 标签: 美国 南海 历史考察 研究现状
  • 简介:二次大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建立东西方对峙的冷战基础之上,适合两极对抗的政治需要。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使两极世界解体而让位于多极世界,美国的对外政策进入一个彻底调整的转折时期。布什执政两年多的时间,正值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政治中出现大量未知数的时期,美国国力相对衰落,经济困难重重。因此,能否冷静地认识当代世界的特点、美国的实际国力和美国适应世界形势变化的能力,是布什政府制订美国后冷战时期对外政策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标签: 美国对外政策 布什政府 国家安全战略 后冷战时期 世界形势 美苏关系
  • 简介: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随着中国石油进口的增加,石油进口战略问题日益重要,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探寻石油市场的多元化之路。中石油成功收购加拿大哈萨克石油公司,是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公司失利之后,中国获取世界油气资源的进程迈出的关键一步。PK的收购成功,无疑推进中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PK 中石油 中俄石油合作
  • 简介:欧盟与印度近年经贸发展迅速,双方的自贸区谈判也进入尾声。本文主要分析了印度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概述了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了可能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欧盟 印度 经贸关系 中国
  • 简介:汉文化越南人姓名字号的影响陈坚姓名是人类生活中极为广泛的现象之一。由于它与语言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往往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越南曾长期接受中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更为突出地表现在文化...

  • 标签: 越南人姓名 汉文化 越南语 汉越语 使用率 血缘关系
  • 简介:<正>十九世纪初叶,南亚次大陆的劳动力就大规模迁移到英国和欧洲国家,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世界劳务交易的增长超过商品交易的增长,南亚又掀起一个向外输出劳动力的高潮,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研究南亚国家的劳务出口,我们四川的劳务输出不无裨益。一、概况迄今,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据巴政府移民局的正式统计,以

  • 标签: 劳务出口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劳动力总数 输出劳动力 七十年
  • 简介: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海洋安全面,瞄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挑战下,北约打着保护全球公域的旗号,根据后冷战时代海军执行的几个行动实践,北约新战略概念指导下,2011年1月通过了“联盟海洋战略”。北约海洋战略赋予其海军承担“集体安全与威慑”、“危机管理”、“合作安全”和“海上安全”的核心使命。利比亚战争反海盗行动以及目前的叙利亚危机,北约海洋战略得到检验,尽管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政治意愿投资海军。偏重于海洋的军事领域、并以军事手段解决海上安全的北约海洋战略,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北约的海军力量可能会遏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可能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纷争;中国海军保护能源安全也会构成挑战。这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确保海洋安全战略所必须高度重视的。

  • 标签: 北约 海洋战略 全球公域 中国海洋安全
  • 简介:《晡多利经》(Potaliyasutta)是巴利藏《中部》的第54经,也是《家主品》(Gahapati-vagga)10部经典的第4经。A该经汉译对应于《阿含经》(T26)第203经《晡利多经》(即《晡利多品》的第2经)B。此外,德国探险队吐鲁番出土的写卷也有与之相应的梵文残片SHTV1332(+1476)+SHTVI1493+SHTX3917。C上述残片可以缀合,内容对应于巴利语本讨论

  • 标签: 中部晡 多利译 巴利语中部
  • 简介:网络安全审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层面和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技术,也涉及立法和管理问题.美国拥有较为成熟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国家立法层面,有完善的网络安全审查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层面,有网络安全审查机构以及一整套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审查手段、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审查防线,以重点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美国之所以成为信息强国,离不开其网络安全保障、信息通信技术自主可控和管理体制的健全,其中一个重要制度便是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既控制了产业,又影响了世界,极具借鉴意义.目前,中国是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大量外国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深度渗透至中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保障、信息通信技术自主可控和网络安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挑战.要想保障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审查必然要成为国家安全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信息技术通信产品、服务、系统以及相关投资领域开展是否危及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的审查,并建立完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 标签: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网络安全 国家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 简介:处在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国一般来说,亚太地区包含日本、中国、新兴工业化经济的南朝鲜、台湾、香港与新加坡、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新加坡也是东盟的一个成员国),它们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多数亚太经济都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有许多还经历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

  • 标签: 经济增长势头 亚太经济 太平洋西岸 高速经济增长 台湾经济 东盟国家
  • 简介:德国传统上是一个大陆性质的国家,但统一后的德国决心成为海洋强国。它在追求海权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海权思想。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德国海权的影响、相对于优势海军的海军战略以及大陆国家走向海洋的战略意志。从德国追求海权的战略实践上来看,1871—1945年的德国,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做出了追求海权的大胆尝试。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德国追求海权的思想和实践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有诸多启示可供借鉴。

  • 标签: 德国 海权思想 海权实践 中国 启示
  • 简介:对于“伊斯兰国”是否会对中亚地区安全构成威胁以及这种威胁的程度如何,国内外学术界的看法存在诸多分歧。“伊斯兰国”通过招募中亚地区的人员和各国的边界进行袭扰,并通过意识形态宣传扩大其价值观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方式,的确该地区安全形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不过,“伊斯兰国”中亚安全形势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主要是因为,“伊斯兰国”国际反恐联盟的打击下,地面作战部队被限制叙利亚-伊拉克境内,无法中亚地区开展直接的攻击。此外,由于中亚伊斯兰特殊的发展经历,使“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在当地缺乏群众基础。这些因素,决定了“伊斯兰国”中亚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该地区部分极端势力思想的进一步激进化或激励部分恐怖分子发起“独狼式”恐怖活动。随着“伊斯兰国”的战场失利,部分“圣战”分子回流中亚,需要对“伊斯兰国”与中亚安全之间的关联予以更多关注,并尽早研究对策。

  • 标签: "伊斯兰国" 中亚安全 三股势力 意识形态 独狼式攻击
  • 简介:美国经济在当今西方世界一枝独秀。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不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外的繁荣孤岛”,其经济前景、经济政策势必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并将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一自90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一直独领西方经济风骚。其主要表现是:(1)...

  • 标签: 中美经贸关系 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贸易逆差 经济政策
  • 简介: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出现还款困难,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贷危机,并波及世界金融市场。本文着重次级债的界定、次贷危机的特点和传导机制进行分析,从贸易、投资及资本市场的视角,详细地阐述了次贷危机东盟国家的影响,并讨论东盟国家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次贷危机 东南亚经济 美国经济
  • 简介:随着网络安全重要的日渐增加,奥巴马政府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管理,并力图完善美国网络安全的机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同时,中美之间围绕网络安全的争执和冲突凸显。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网络政策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介大力开展“微博外交”,强化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另一方面,将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因经济机密和敏感军事信息失窃所造成的损失,归咎于中国军方支持的黑客攻击,宣扬“中国网络安全威胁论”,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面对美国在网络安全上的施压和挑战,中国需要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既要积极探讨中美之间从具体事务合作到逐渐增加相关领域战略互信的可行,又要寻求加强与俄罗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多边平台推动塑造网络安全国际规制;另外,也可尝试考虑动员国内私有领域和民众的参与,积极营造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大环境。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网络安全 中美关系 “网络安全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