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气象法》和2004年国务院412号令赋予气象主管机构防雷减灾的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防雷减灾、防雷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2004年11月24日至12月8日,以中国气象局刘英金副局长为团长,山西、江苏、河南、湖北、天津、陕西、厦门等省(市)气象局和办公室、计财司、人事司、法规司、外事司、老干办以及国家发改委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中国气象局防雷考察团一行15人赴澳大利

  • 标签: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雷电防御技术 气象服务 ERICO公司 避雷针
  • 简介:以跨越南北半球的澳季风区内的暴雨等灾害天气系统为主要讨论内容,分析了影响这一地区的环流和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这对深入了解该区域内季风的影响和降水系统的机理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于预报的改进也是有益的.

  • 标签: 季风区 暴雨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冷空气 梅雨锋
  • 简介:根据中澳双边协议,我于2004年4月8日至8月14日到澳大利气象研究中心(BMRC)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短期访问。澳大利气象研究中心是澳大利气象局下属的研究机构,下设6个研究组,研究内容包括模式发展、数据同化、天气预报、气候预测、

  • 标签: 澳大利亚 气象研究中心 数据同化 天气预报 气候预测
  • 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3次全会暨IPCC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第二次联合会议于2005年4月6~8日在埃塞俄比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

  • 标签: 全会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召开
  • 简介:1背景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多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有7~8个,澳大利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出现13个,也常给澳大利带来强降水。登陆台风是很强的暴雨系统,目前针对登陆台风的降水和局地强对流活动的预报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有效的预报技术,台风降水(包括暴雨等)预报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 标签: 赴澳大利亚 气象局 暴雨系统 预报技术 台风登陆 登陆台风
  • 简介: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V3.2.1对"凡比"台风(1011)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采用三重嵌套,最高分辨率为3km,共积分120h(5d)。利用收集到的观测资料对模式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凡比"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两次登陆过程,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模式也较好地把握住了"凡比"台风的强度演变过程,模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模拟资料对此次台风登陆过程的强降水开展了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散度垂直通量绝对值的垂直积分〈|Q|〉与地面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两者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上比较一致,在降水大的区域〈|Q|〉的值也大,这表明〈|Q|〉对"凡比"台风强降水具有较好的诊断和指示意义。

  • 标签: 台风 登陆 强降水 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散度垂直通量
  • 简介:17世纪时,第一批欧洲移民来到澳大利之后,注意到当地居民有一种奇怪的农耕习惯:在冬季季风期干燥凉爽的月份里,他们通常把澳大利北部许多地方的草原和植被烧掉。这种人为的燃烧是为了刺激下一个雨季期间的再生长。但是一项新研究表明,他们的行为可能无意间使得当年夏季干旱期末期比平时要温暖、干燥得多。

  • 标签: 澳大利亚 土著居民 气候 季风期 再生长 干旱期
  • 简介:根据“中澳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6次会议”会谈纪要,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台风研究所”)和澳大利气象局研究与开发部(现名“科学用于服务部”)拟通过双方科研人员的互访和学术交流,开展关于台风登陆前后降水模拟和降水分布机制的合作研究。2018年1月2-22日,上海台风研究所余晖研究员应邀访问澳大利气象局。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赴澳大利亚 合作项目 台风登陆 双边 研究与开发
  • 简介:1概况015年12月1—5日,根据甘蔗行业专项的课题进度安排,应澳大利悉尼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模型团队负责人于强教授的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匡昭敏、丁美花、马瑞升3人访问团赴澳大利悉尼科技大学(UTS:UniversityofTechnology,Sydney)学习Qcane甘蔗生长模型的使用,

  • 标签: 赴澳大利亚 生长模型 甘蔗 地面调查 学习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简介:1概况2017年2月9日至3月1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建栋研究员前往澳大利,与悉尼科技大学(UTS:UniversityofTechnology,Sydney)作物模拟研究组的相关专家进行了为期1个月左右的模型合作研究工作。在澳期间,按出国计划,研究了相关作物生长模型中的氮元素模块,编写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代码,与相关科研人员讨论了模块加入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案,并在悉尼科技大学作物模型研究组进行了有关学术汇报。

  • 标签: 赴澳大利亚 作物模拟 大学 科技 悉尼 合作
  • 简介:近几年,部门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围绕着结构调整的主题,各种形式的承包实体不断涌现,在新形势下,主管部门对实体的管理,承包责任人对实体内部经营机制的管理,是摆在包方与发包方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保证实体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局现有干部职工12人,是担负着国家航危报发报任务的一般站.我们在二、三块全面推行全额风险承包责任制,第二块由二人承包,自负盈亏,自我解决一切开支,年上交纯收入4万元.第三块由四人承包,负责防雷检测和综合经营,在经费使用上与县局脱钩,自负盈亏.新机制运转以来,二、三块发展势头较好.

  • 标签: 健康发展 新机制 结构调整 内部经营机制 体制改革 发包方
  • 简介:1培训概况2016年1月5—25Et,受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派遣,中国气象局培训团赴澳大利参加了农业气象服务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培训班。培训班以山东省气象局局长史玉光为团长,团员由15个省(区、市)气象局、2个直属单位和中国气象局机关相关人员共20人组成。

  • 标签: 农业气象服务 赴澳大利亚 能力建设 灾害防御 培训班 农村
  • 简介:2017年8月27日至9月3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侯锦芳和邓京勉一行2人代表团赴澳大利气象局访问,并参加了在澳大利墨尔本举办的WMO第12届气象学习创建活动(CALMet)大会。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赴澳大利亚 WMO 学习 干部培训 代表团
  • 简介:活力星球论坛(LPS:LivingPlanetSymposium)是欧洲空间局(ESA)组织筹备的大型地球卫星遥感类会议,从2004年以来每3年召开一次,今年为第4届。

  • 标签: 低轨道卫星 论坛 星球 活力 探测 掩星
  • 简介:1概况第25届澳大利气象和海洋学会全国会议和第12届南半球气象与海洋学国际会议(AMOS-ICSHMO2018)于2018年2月59日在澳大利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举行。AMOS-ICSHMO2018会议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学、海洋学和气候学专家以及相关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媒体。

  • 标签: 海洋学会 澳大利亚 国际会议 气象学 南半球 会议总结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一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氮(N20)和一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一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一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一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