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法,观察组行改良排气法,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法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可提升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住院患者输液过程中分别予以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对比不同输液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住院输液患者,共计70例,2017年1月~2017年9月是研究选择时间段落,分2组,予以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式患者归纳到研究组,予以静脉输液针的输液方式患者归纳到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输液满意度予以观察对比。结果存在数据差异显著的项目有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输液满意度,且均以研究组数据指标更有临床价值,P值均<0.05。结论在老年住院输液患者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式,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实施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针 老年患者 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对门急诊输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进行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输液流程,观察组则应用优化输液流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输液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输液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室采取优化输液流程可有效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儿输液的等候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输液流程 门急诊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护理当中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给予个性化输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和16.7%),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3%和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静脉输液护理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促进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个性化输液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法,实验组采用2“U”排气法,比较两组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参照组一次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小气泡进入血管,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及成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护理 操作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病患认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以逐步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的300例病患关于医护质量的认可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其调查的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2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7%。影响病患认可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以及输液室的环境等。结论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加强护士的服务质量,尽量满足病患的需要,全面提高其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静脉输液患者 满意度 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输液护理中个性化输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输液室2018年3月~2020年12月的100例PICC静脉输液患者,遵循随机平行分组原则均分为了A组与B组。A组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措施,B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P<0.05。②A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高于B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2%,P<0.05。结论:PICC静脉输液患者中进行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均能够发挥关键的作用。

  • 标签: PICC静脉输液 个性化输液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有关的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输液室12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3/120)10.83%。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83%,革兰阴性杆菌为2.50%,真菌为2.50%。60岁以上、导管留置5天或以上、未一次性置管均为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留置针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为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急诊输液室需要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留置时间。

  • 标签: 输液室 留置针 静脉输液 感染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日—2021年06月20日于我院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采取个性化输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采取个性化输液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程度,并且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医患矛盾的产生,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输液护理 个性化护理 静脉输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探究一种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9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抽样原则将96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组)及对照组(常规输液架组)各48例,通过对比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以及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的差异,以期系统评估该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对于提高门诊发热病人护理质量的临床应用潜力。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7.9%(47/48)以及100.0%(48/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8%(34/48)以及77.1%(37/48)],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次,就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患者穿刺部位肿胀、针头移位、静脉回血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用于发热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对于进一步提高门诊发热病人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矛盾意义重大。

  • 标签: 自制可移动多功能输液架 发热门诊 舒适度 满意度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门诊输液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编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外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输液外渗的发生率,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门诊输液 外渗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在儿童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8月输液患儿335例,输液天数为2 d及以上,均输入2瓶液体,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首日应用普通输液器,设为对照组;次日使用一次性止液输液器,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残留气泡及拔针回血患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其药液损失量、排气时间、更换药液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静脉输液中使用一次性自动止液器可有效缩短护士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减少药物损失和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 标签: 自动止液器 输液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区输液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4-9月解放军第117医院普通外科住院输液患者79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物联网输液管理组(n=473)和常规组(n=320)两组。物联网输液管理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进行全程输液管理,常规组采用人工模式进行输液管理,比较两组的输液管理质量。结果物联网输液管理组各项输液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病区静脉输液智能化、精细化的全过程闭环路径管理。

  • 标签: 物联网 输液监控 闭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与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取60例静脉滴注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输液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006,P=0.025)。结论:综合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与输液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静脉输液 穿刺 输液依从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应用对输注脂肪乳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以静滴速度最初10分钟为每分钟20滴,如无不良反应出现,以后可逐渐增加,30分钟后维持在每分钟40~60滴。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输液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输液,观察两组输液时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密输液器应用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

  • 标签: 脂肪乳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留置针在门急诊输液患儿输液中的应用问题及护理对策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属于对照实验类型,实验对象需要严格按照筛选要求选取,68例门急诊输液患儿,患儿输液治疗时间:2020年4月-2022年4月,输液中均采取静脉留置针,将患儿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34)、对照组(n=34),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对策对于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解决效果。结果:比较两组门急诊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门急诊输液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门急诊输液患儿输液中应用,配合综合护理,能够保障患儿输液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门急诊输液患儿 静脉留置针 输液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