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胰胆管成像与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对胰胆系管道扩张成像及胰胆管结构显示的图像质量,以供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成像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胰胆管扩张患者37例,在西门子1.5 T磁共振机器上行常规及压缩感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采用5分制评价图像质量,由1名临床经验大于5年的医师及1名临床经验为2年的医师进行评分,结果使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与常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eatography,MRCP)在整体图像质量、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显示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扩张胆管的评分均比整体图像质量评分与胰管扩张评分高,而结石所致胆管扩张和肿块所致胆管扩张图像评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与常规胰胆管成像相比,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能有效地缩短成像时间,并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 胆道扩张 胰管扩张 结构显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胆道梗阻患者经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均能明确显示胆道的梗阻性扩张,对梗阻部位均能进行准确的定位诊断。结论在给予胆道梗阻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的同时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胆道梗阻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快速成像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接收的70例产妇,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金标准为手术病理结果,分析核磁共振诊断结果。结果 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方面,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病理检查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诊断过程中,核磁共振成像快速成像技术的应用能够将胎盘部位等清楚的反映出来,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核磁共振成像 快速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功3项检测对高血压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功3项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检测,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功3项检测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或不适感。结论检测功3项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诊断,安全性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肾功3项 早期肾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诸如肝硬化等病因所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程中,不仅可以引起常见的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胃静脉曲张,还可导致脾分流、胃分流等自发性门体分流通道的开放。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性门体分流,这类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和治疗选择上都与无自发性门体分流患者有着显著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高血压,门静脉 自发性门体分流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黄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肾衰竭属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芪黄益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海昆喜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降低,两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是94.45%,对照组为6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淡不渴等证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淡不渴等证候积分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黄益汤应用于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脾肾气虚证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经皮穿刺取石(PCNL)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29例一期取尽结石,1例结石残留。结论经皮穿刺取石创伤小,恢复快,结石取尽率高,可同时处理盏结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合并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3例肾结石合并UPJO患者应用经皮镜治疗的病例,采用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钬激光处理结石后,用丝状电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段,纵行全层切开输尿管,直到显露周围脂肪,术后留置D-j管3个月。结果43例肾结石合并UPJO患者均成功置入经皮镜工作通道,38例结石一期完全清除,5例行二期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治愈。碎石时间为10~22min,狭窄环内切开时间为5~20min。43例平均随防28(9~38)个月,彩超示9例肾积水消失狭窄环完全解除;32例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2例肾积水无进行性加重。所有病例均未见结石复发及UPJ二次狭窄。结论经皮镜腔内切开治疗UPJO同时处理肾结石,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 肾结石
  • 简介:门区肿瘤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上尿路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因其邻近重要的供应血管和输尿管而导致腹腔镜手术的难度大大增加。不同位置的门肿瘤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术者的经验选择不同的入路和手术方式,在确保完整切除肿瘤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就不同类型的门区肿瘤,介绍腹腔镜保留单位手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标签: 肾癌 肾门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普通的尿分析仪设备不能完全代替基础尿液显微镜检查,而且形态识别对鉴别源性与非源性血尿十分可靠。故而,笔者认为,尽管实验仪器不能更新、普及与推广,但作为基层医院临检工作者,必须练就扎实的常规基础操作能力。

  • 标签: 尿红细胞形态检验 肾源性血尿 非肾源性血尿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血管畸形患者行皮镜取石术后发生出血,之后行三次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出血后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肾血管畸形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性与非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性和非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性与非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肾性血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复方——益缓衰口服液对大部切除(SNX)大鼠残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假手术+自来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n=20):5/6切除+自来水10ml·kg-1·d-1灌胃;缓衰口服液组(n=20):5/6切除+益缓衰口服液10ml·kg-1·d-1灌胃;氯沙坦钾组(n=20):5/6切除+氯沙坦钾40mg·kg-1·d-1灌胃。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组织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进行APP、FN和Col-Ⅳ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评价肾小球微血管面积和间质微血管数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FN和Col-Ⅳ)表达的关系。结果:在大鼠SNX模型中,残余间质毛细血管数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与Col-Ⅳ、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01,P〈0.001);缓衰口服液组和氯沙坦钾组其微血管丢失和ECM积聚程度较轻。结论:在SNX大鼠中,缓衰口服液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具有相似的减少内微血管丢失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 标签: 肾大部切除 微血管重塑 缓衰口服液 氯沙坦钾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在缺血性损害时肾脏局部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Westerblooting法分别检测NO缺乏性高血压损害大鼠血浆和肾脏的AngⅡ含量和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性损害时大鼠组织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的AT1R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浆中的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NO缺乏性缺血性损害时存在AngⅡ及其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它们可参与肾脏损害的过程.

  • 标签: 肾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NO 高血压 肾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治疗结石性脓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结石性脓,应用经皮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低压力状态下碎石清石并吸除脓液和脓栓。结果15例患者均达到引流通畅的目的,14例一次碎石、清石成功,1例行体外碎石后排净。结论经皮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通过超声吸附装置在低压力状态下吸出脓液、脓栓后,再行碎石和清石,治疗结石性脓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结石 脓肾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集合管癌(collectingductcarcinoma,CDC)和管状囊性癌(tubulocysticcarcinoma,TCC)均比较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其他亚型细胞癌类似,无特异性。与最常见的透明细胞癌相比,CDC和TCC的影像学、病理特征及预后

  • 标签: 肾集合管 囊性癌 肾管 肾透明细胞癌 肾细胞癌 肾髓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IL-4在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周龄8~10周,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ON组)、急性损伤组(AKI组)、对照组+Anti-IL-4抗体组(CON-A组)和急性损伤+Anti-IL-4抗体组(AKI-A组)。AKI-A组和AKI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叶酸后第3、6、9、12天时腹腔注射Anti-IL-4抗体40 mg/kg和等容量PBS;CON组和CON-A组分别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PBS和Anti-IL-4抗体。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经眼眶采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浓度;然后处死小鼠,采用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纤维化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Ⅰ型(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甘露糖受体(CD206)、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AKI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纤维化面积增加,组织FN、Col-Ⅰ、α-SMA和CD206、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ON-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KI组比较,AKI-A组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纤维化面积减少,组织FN、Col-Ⅰ、α-SMA和CD206、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IL-4参与了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无锡博物院收藏八大山人书画作品较多,其中八大山人为石涛所作的《大涤草堂》,以及《瓜饼》和有诸多扬州士人题诗的《瓶梅》等三件绘画,题画诗研究价值较高,它们为研究八大山人的交游、作品的分期以及真伪考辨等内容提供了翔实的研究材料。本文试以此三件绘画及题画诗作相关问题的考述。

  • 标签: 八大山人 绘画 题画诗 考述
  • 简介:<正>入夏以来,我省沿江、苏南地区连续超常超量降雨、客水大量入境,再一次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侵袭。面对严峻的水情、灾情,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时成立防汛指挥小组,组建值班、巡查、突击抢险队向受灾单位紧急调拨防汛物资。省司法厅厅长陆云泉、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张苏军、省劳教局局长张文华等先后赶赴受灾单位视察灾情,指导抗洪,慰问干警。暴雨使溧水县湖、河水迅速上涨,全县16个乡镇的司法助理员和法律服务所的56名干警连续15天奋战在险情严重的石臼湖和秦淮河千里大堤上。

  • 标签: 法律服务所 司法助理员 洪涝灾害 司法行政机关 防汛指挥部 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