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的影响。方法:用单双号分组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到我院住院的200例产妇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常规组为自然分娩组,研究组为无痛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第一、二以及总产程均短于常规组;研究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数据比较均低于常规组,且均存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临床效果理想,能够缩短产程时间,可以提升产妇临床镇痛效果,且无不良影响。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产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高浮的发生率占头位分娩的16.58%,163例胎头高浮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胎头高浮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会阴切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60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产科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会阴切开术辅助分娩,对照组未采用此术式,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脉搏快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水平、体温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在性别、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身高、出生体重方法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程度、第二产程、总产程均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三产程无是差异(P<0.05)。会阴裂伤情况80例初产妇中,完整10例,占12.5%;Ⅰ度裂伤66例,占82.5%;Ⅱ度裂伤4例,占5%。结论会阴切开术并未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时的组织损伤,产程并未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也并未减少,故需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自然分娩率,从根本上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初产妇 会阴切开术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 80例进行过高危妊娠初的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例。观察组采取产前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 40例中,无效 2例,有效 38例,护理有效率 95%;对照组 40例中 ,无效 10例,有效 30例,护理有效率 7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较大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产前护理干预运用于高危妊娠初护理工作中 , 充分满足高危妊娠初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有助于提高疗效 ,可帮助高危妊娠初产妇治疗及恢复 ,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初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探究分娩结局。方法:随机选择5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依据分娩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研究组采取阴道分娩,共计25例,对照组采取再次剖宫产分娩,共计25例,对比两组孕产妇的相关指标,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统计整理。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均明显更低,P<0.05;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不良分娩结局,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产妇来说,推荐选择阴道分娩,在可以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是首选分娩方式,意义重大,可以取得理想分娩结局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门诊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对于改善其分娩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产检,观察组联合应用孕期营养指导。结果:孕期体重增长量观察组为(13.15±3.36)kg,对照组为(15.62±3.19)kg,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中转剖宫产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产科门诊中通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并可显著改善其分娩结局

  • 标签: 孕期营养指导 产科门诊 分娩结局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探究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效果为目的,观察将其应用在孕妇分娩期间,分析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本次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且均为我院收治的孕妇,判定符合纳入标准后,进行分组护理干预并同时展开研究。研究针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研究组 50例)及常规助产护理干预(参照组50例),并观察分组护理后,各组孕妇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分析对比,来判定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孕妇出现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同时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孕妇分娩时结合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情况及孕妇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使得孕妇的分娩结局得到有效改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连续性助产护理 分娩结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产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助产士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助产士 护理干预 初产妇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初产妇在分娩时助产士护理干预是否对分娩结局有影响。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接收的初产妇共有114人,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57人,本组实验对象实施常规的分娩护理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57人,本组加入助产士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分娩结局分娩结束后产妇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以及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实验对象的分娩结局相较于参照组来说,有很明显的优势且差异显著(P<0.05);通过VAS疼痛评分法考察实验对象产后的疼痛程度,根据结果可知,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初产妇且评分结果数据差异很明显(P<0.05);采用问卷形式考察了两组实验对象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25%,相较于参照组的73.68%来说,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助产士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初产妇将分娩结局朝好的方向发展,还能大大缓解分娩带来的疼痛感,让初产妇对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很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助产士护理 干预 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助产士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分娩疼痛结局的影响进行探索。方法:选择了2019年~2020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0名产妇参与此次试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产妇分娩疼痛,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量等各项情况进行观察,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可以明显看到,实施了助产士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其分娩疼痛产后出血量以及剖宫产率明显更低,且P

  • 标签: 助产士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疼痛 分娩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中实施导乐陪护后产程情况和分娩结局。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产妇83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导乐陪伴)41例,B组(常规护理)42例,比较产程时间、分娩结局。结果:产程时间比较,A组[(501.14±143.20)min]短于B组[(611.27±119.58)min](P<0.05);分娩结局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导乐陪伴护理可缩短产程时间,优化分娩结局,促进母婴健康,应用影响良好。

  • 标签: 妇产科 导乐陪伴护理 产妇护理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初产妇中产前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9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各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中施加产前护理干预,观察胎儿生存率的情况。方法: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0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和胎儿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在高危妊娠孕妇的围生期进行护理干预,观察胎儿的生存率情况。结果:通过对高危妊娠孕妇在围生期进行产前护理干预,观察孕妇妊娠情况,其中有2(2.00%)例胎儿死亡,55例顺利分娩,43例安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在(3.4±1.6)天分娩,延迟分娩孕周平均为(27.5±2.1)周。结论:在高危妊娠产妇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产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提高分娩的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产妇 分娩结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温馨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生产中,探讨其对产后出血、产程和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延长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经过护理后,产后出血量明显优于参照组产妇,试验组产妇的产程延长率为2.5%、剖宫产率为5.0%、新生儿窒息率为2.5%,与参照组各项指标相比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

  • 标签: 分娩结局 温馨助产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方式对于产妇的产程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全程产检与分娩的74例产妇开展研究。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提供无痛分娩技术。探讨产程、疼痛与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的产程、不同阶段疼痛感受以及分娩结局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方式对于产程有明显缩短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对于产妇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以规避产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干预 无痛分娩护理 产程影响 疼痛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门诊中孕期营养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4例孕妇为调研对象,其中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孕期指导模式分别是传统孕期指导、孕期营养指导,最终对比调研对象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门诊中孕期营养指导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产科门诊 孕期营养指导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05-2022.05于本院行分娩的产妇共计92例,抛硬币法分设组别,范例组(常规护理,n=46);探讨组(心理护理,n=46)。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结果:最终护理结果显示,探讨组负性情绪改善幅度显著高于范例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探讨组分娩结局较范例组更佳,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于产妇分娩中引入心理护理模式,一方面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其分娩结局,可推广。

  • 标签: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初产妇采用温馨助产的护理方式,并对该护理方式的护理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1年于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00例,将100例初产妇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0年对照组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模式,2021年观察组产妇为温馨助产护理分娩模式,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初产妇的护理中,采用温馨助产护理的方式,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更具有临床护理的价值。

  • 标签: 温馨助产护理 阴道自然分娩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胎妊娠的常见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7例双胎妊娠孕妇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孕妇所采用的不同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组结果划分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两组。回顾分析双胎妊娠不同胎方位和分娩方式,同时对比两种不同分娩方式的孕妇一般资料差异、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结果:通过调查,孕妇剖宫产的选择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同时臀/头位置的剖宫产比率最高,分别为臀/横、头/头、头/臀。阴道分娩小组产妇27例,年龄(25.34±2.41)岁,孕周(29.61±1.33)周,初产妇14例(51.85%),经产妇13例(48.15%);剖宫产小组产妇250,年龄(29.54±3.57)岁,孕周(35.41±1.40)周,初产妇187例(74.80%),经产妇63例(25.20%)。年龄、孕周与分娩方式的指标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小组在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体重、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双胎妊娠在孕妇选择分娩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在临床中需要积极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预后状况,同时围绕双胎妊娠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双胎妊娠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通过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分娩知识教育和疼痛管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两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提高分娩自信心,同时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讨论部分深入分析了护理干预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认为这些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初产妇的分娩体验,提高分娩质量。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中对初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差异及优化策略。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结局 疼痛管理 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