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麻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开腹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到我院接受开腹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L组,n=52)和生理盐水组(S组,n=52)。全麻后行超声引导TAPB术,L组注射0.25%罗哌卡因20ml;S组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后2、6、8、12、24h时间段BCS、VAS、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1-2。结果在术后2、6、8、12、24h各时间段,L组BCS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而VAS疼痛评分L组明显低于S组(P<0.05);L组与S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反应有10例,S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反应有8例,L组与S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TAPB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术后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腹横肌平面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进行开腹手术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患儿手术前均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后对两组患者对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其中,对照组使用的药物为罗哌卡因,观察组使用的药物为右美托咪定以及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等指标,比较患儿术后6h、24h、3d的FLAC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PACU停留的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两组患儿的PAED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为(3.9±0.9),对照组评分为(5.3±1.7),观察组患儿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LACC疼痛行为评分对比,PLA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小儿腹横肌平面阻滞能降低小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镇痛效果更好。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小儿腹横肌 平面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