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的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和分析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病变骨膜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取CPT伴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患者(NF1-CPT组)、CPT不伴NF1患者(非NF1-CPT组)和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对照组)的胫骨骨膜标本。采用基于TMT的蛋白组学技术,对各组胫骨病变骨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设定倍数变化≥1.5或≤0.66且P值<0.05作为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的阈值。以在线工具DAVID和STRING生物信息学资源用于生成差异蛋白的GO注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结果NF1-CPT组中有347种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212种上调、135种下调;非NF1-CPT组中有467种差异蛋白,其中281种上调、186种下调。NF1-CPT组与非NF1-CPT组共有差异蛋白231种,除HLA-DRB1(在NF1-CPT组中上调而在非NF1-CPT组中下调)外,其余230种差异蛋白在两组中表达趋势相同(上调117种、下调113种)。有116种蛋白仅在NF1-CPT组中发生改变(上调94种、下调22种),236种蛋白仅在非NF1-CPT组中改变(上调164种、下调72种)。与非NF1-CPT相比,NF1-CPT组的47种蛋白变化1.5倍(P<0.05)。结论CPT病变骨膜组织与正常胫骨骨膜组织蛋白表达存在差异,NF1-CPT与非NF1-CPT的病变骨膜蛋白表达也存在差异,有助于对CPT发病机制的理解。

  • 标签: 胫骨 假关节 骨膜 质谱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浆蛋白组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探索诊断和识别肾移植临床几乎耐受的新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43例受试者血浆样本。分为临床几乎耐受组(18例)、排斥反应组(1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3例)。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血浆样本进行蛋白组学分析。使用Biomarker Wizard及Biomarker Patterns软件筛选差异质谱峰,建立诊断模型。通过检索SWISS-PROT及TrEMBL数据库,对模型节点质谱峰进行鉴定。结果获得差异蛋白谱峰21个(P<0.05)。建立由M2 565.15、M1 966.28、M6 674.78、M1 103.27,M1 716.69、M1 966.28五个质谱峰构成的诊断模型。模型诊断临床几乎耐受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2.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1。模型节点质谱峰的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为:B型利钠肽(ANFB)、黑色素浓集激素(MCH)、三叶因子1(TFF1)、强啡肽原(PDYN)、蛋白酶体激活亚3(PSME3)。结论通过血浆蛋白组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能够有效识别肾移植临床几乎耐受者。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耐受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美国科学家2月26日说,他们对各种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比较表明,有一种蛋白可能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高致死率发挥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机制,也可能成为未来抗流感药物的标靶。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美国科学家 蛋白质 致死率 基因组序列 抗流感药物
  • 简介:考马斯亮蓝法是将蛋白浓度和染料与标准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等产生的颜色变化相关联,但这些标准蛋白和啤酒中的蛋白并不直接关联。考马斯亮蓝染料复合物与凝胶过滤分离出的啤酒中高分子量氮成分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对大多数啤酒来说是很好的线性相关。对于高分子氮来说,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啤酒中的蛋白比凯氏定氮法更准确。

  • 标签: 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 蛋白质
  • 简介:摘要:本实验以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的成品豆粕为原料,用烘箱在50℃,80℃,105℃,130℃温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和原样品共得到35种不同加热程度的豆粕,进行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的研究,用以指导大豆生产工艺和后期豆粕储藏。结果表明,各指标均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 标签: 豆粕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 温度
  • 简介:摘要:评估惠中生物研制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品与NGSP认证样本间是否存在基质效应。本文将IFCC糖化血红蛋白校准品和惠中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作为比对通道,将惠中糖化血红蛋白校准品和惠中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作为评估通道,用NGSP样本和惠中生物研制质控品作为样本在两个通道进行比对测试,分析两种样本间是否存在基质效应。结果显示惠中糖化血红蛋白控品和NGSP样本之间无基质效应。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NGSP 质控品  基质效应
  • 简介:摘要:发酵蛋白饲料是将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之后制作而成的一种蛋白的饲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不但可以降低其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了饲养的味道(适口性),而且还可以在适当程度上缓和中国蛋白饲料资源的供求问题,从而增加了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本文将会从我国饲料加工现状出发,结合发酵蛋白饲料在养殖业的应运,初步分析饲料加工中发酵蛋白在饲料行业中的应运研究进展。

  • 标签: 发酵蛋白质饲料 发酵技术 固体发酵 
  • 简介:摘要: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新一轮课改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从生物实验的改进开始,对植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的检测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化繁为简,让实验易于操作完成,节省时间和实验经费,既能做到低碳环保,又能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环保创新能力的目的。

  • 标签: 高中生物  实验改进  探索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蛋白重组技术低成本、快速制备高浓度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hRBP4)参考物质,解决临床hRBP4高值参考物质难以获取的需求。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查找hRBP4的互补DNA序列,经大肠埃希菌密码子优化后人工合成,然后将DNA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以构建重组hRBP4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 coli BL21感受肽中,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如温度、转速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等)、诱导质粒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His融合标签纯化,获取纯化后的hRBP4重组蛋白。结果DNAMAN软件对比显示编码hRBP4蛋白的碱基序列完全正确,成功构建重组hRBP4原核表达质粒;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亲和纯化产物中可清晰可见约相对分子质量26 000电泳条带;临床尿液和血清hRBP4常规检测系统均可检测到纯化的hRBP4蛋白,且稀释倍数与检测浓度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成功构建重组hRBP4高水平表达系统,重组hRBP4蛋白纯度大、浓度高、生产周期短,有望在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和有证参考物质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重组蛋白 参考物质 质控品 室间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PEW)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9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5岁-78岁,透析龄3-36月。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M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白蛋白等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中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中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等。入组标准:按照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协会(ISRNM)专家组制定的PEW的标准进行筛选,分为PEW组35例及非PEW组61例。结果:(1)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率36.5%(35/96),其中大于65岁患者22例,占62.9%(22/35),糖尿病肾病患者14例,占40%(14/35);(2)两组比较,在原发病方面,PEW组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非PEW高(P〈0.05);PEW组年龄、透析时间、Hs-CRP明显高于非PEW组(P〈0.05);而BMI、TP、Alb、PA、Hb、TC、MAC、MAMC的比例等明显低于非PEW组(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5岁)、透龄长、Hs-CRP、Alb是导致PE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率高,其中高龄(〉65岁)、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高龄(〉65岁)、透龄长、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是PEW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腹膜透析 蛋白能量消耗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MQMGA
  • 简介:摘要:纳米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蛋白免疫分析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特殊结构在蛋白免疫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孔、纳米线等结构的应用。这些结构在蛋白免疫分析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表达水平等方面,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纳米生物技术,特殊结构,蛋白质免疫分析,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环状RNA由于5'帽状结构的缺失一直被认为是非编码RNA,不具有编码蛋白或多肽的功能。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核糖体测序等技术的进展,研究发现环状RNA的序列中存在短开放阅读框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具有编码多肽或蛋白的能力,并在胶质瘤、肝细胞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通过综述环状RNA编码功能,分析其编码产物-多肽或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环状RNA 蛋白质组学 肽类 肿瘤
  • 简介:摘要慢性高原病(CMS)是指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对缺氧环境不适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高原地区的建设,CMS的临床诊疗及其分子致病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蛋白组学技术检测蛋白表达谱可帮助探究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组织特异性蛋白的变化,了解极端环境中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的功能适应机制。本文通过总结高原缺氧状态下蛋白组学的变化,为CMS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高原病 蛋白质组学 缺氧
  • 简介:摘要糖蛋白上的聚糖是细胞黏附和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糖基化通过调节血小板膜糖蛋白影响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在糖基转移酶(GT)的作用下,巨核细胞表面蛋白的糖基化参与调控巨核细胞成熟、分化和血小板生成。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后,被相关受体识别而快速清除,并触发级联信号介导血小板生成素(TPO)产生,从而完成对血小板数量的快速调控。血小板膜糖蛋白多个糖基化关键位点的改变影响其与配体的结合能力,这也提示糖基化对血小板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病理状态下,蛋白糖基化异常,可导致血小板数量异常和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相关疾病。笔者拟就蛋白糖基化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了解蛋白糖基化在血小板增多、减少和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 标签: 糖基化 糖基转移酶 糖蛋白类 血小板生成 N-乙酰神经氨酸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基因间非蛋白编码核糖核酸174(LINC00174)调控骨质疏松分子机制。方法选择烟台山医院4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47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购自美国ScienCell公司。过表达LINC00174质粒(pcDNA-LINC00174)、过表达阴性对照(pcDNA-NC)、LINC00174小干扰RNA(si-LINC00174)、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hBMS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LINC0017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38±0.21比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8,P<0.05)。pcDNA-LINC00174组hBMSCs细胞LINC00174表达(3.01±0.25比1.00±0.08)、凋亡率[(23.25±1.42)%比(12.46±1.07)%]和活化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0.75±0.05比0.39±0.03)显著高于pcDNA-NC组,增殖活性(0.53±0.04比0.91±0.0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0.42±0.05比0.86±0.06)、碱性磷酸酶(ALP)(0.37±0.03比0.65±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0.41±0.04比0.83±0.06)和骨钙蛋白(OCN)(0.27±0.03比0.72±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pcD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1、20.877、9.564、12.431、17.498、21.652、18.932、21.774,P<0.05)。si-LINC00174组hBMSCs细胞LINC00174表达(0.38±0.04比1.01±0.09)、凋亡率[(8.46±0.78)%比(13.73±1.43)%]和cleaved Caspase-3(0.26±0.02比0.45±0.04)表达显著低于si-NC组,增殖活性(1.21±0.08比0.78±0.05)、Cyclin D1(0.78±0.06比0.54±0.04)、ALP(0.75±0.06比0.49±0.04)、RUNX2(0.89±0.06比0.53±0.05)和OCN(0.92±0.06比0.68±0.0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6.541、10.125、19.356、15.238、18.981、9.237、11.343,P<0.05)。pcDNA-LINC00174组hBMSCs细胞Nrf2(0.39±0.03比0.88±0.06)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0.24±0.02比0.59±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pcD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8、14.045,P<0.05)。si-LINC00174组hBMSCs细胞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0.94±0.05比0.72±0.04)和Keap1(0.86±0.05比0.47±0.0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6.541,P<0.05)。结论LINC00174可调控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rf2/Keap1信号通路调控hBMSCs增殖、成骨细胞分化、凋亡及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机制
  • 简介:摘要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全球发病率在最近十年明显上升。头颈肿瘤的病理类型超过90%为鳞状细胞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早期识别诊断头颈肿瘤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蛋白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蛋白组学到靶向定量蛋白组学,再到空间蛋白组学的出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有望被发现用于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现如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基因时代也已经到来,在生命科学领域蛋白组学的研究应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在基因组学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可以将运动训练对集体的内在影响进行揭示,将有着意义性的蛋白标志物进行寻找以及将具有差异的样本间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运动人体科学中对蛋白组学与相关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

  • 标签: 运动人体科学 蛋白质组学 相关技术 应用实践
  • 简介:以生菜(Lactucasativa)叶片为研究材料,参考拟南芥和水稻的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等点聚焦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影响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生菜叶片总蛋白分离的双向电泳方法: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进行总蛋白提取,用24cm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8000V×8h结合12%的SDS-PAGE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银染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应用Image-Master-Elite软件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的图谱进行分析表明:每张凝胶上都检测到超过1000个的蛋白,不同凝胶之间蛋白的匹配律达到98%,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初步分析了生菜叶片蛋白的等电点、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发现生菜叶片蛋白的等电点以5.0~5.5之间最多而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60kD之间。

  • 标签: 生菜 叶片 蛋白质 双向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