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西安市结核病医院2012年全院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236例患者,对其进行痰普通菌培养或真菌培养,共培养致病菌262株,并对致病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痰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的重要性,为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2年我院出院的9464结核病人中,痰普通菌送检1152人,送检找到病原菌的病人236例,共培养致病菌262株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对菌株分布和药敏试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2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6%,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8.7%、铜绿假单胞菌14%、大肠埃希菌11.8%,白色念珠菌12.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结论本资料中,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真菌其次,这与临床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有直接关系。故病人入院后,进行痰致病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判断致病菌种,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的重要手段。呼吁在社区医院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在社会层面上,提高大众对滥用抗生素危害性的认识,形成慎重使用抗生素,严格管控抗生素,杜绝乱用抗生素的社会习惯,才能逐步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

  • 标签: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 致病菌株 痰菌培养 药敏试验 敏感性 临床分析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给出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最佳计算公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24个太阳辐射观测站历年各月的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并在分区基础上通过内插将日、b系数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108个气象站点上,从而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且不同区域的减小速率差异明显。年变化则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以5月辐射量最大,6月和7月次之,12月最小。全年和各月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全区年总辐射为4633---6616MJ·m-2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均在丰富级别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和很丰富区,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鼓子秧歌教材中"磨韵动律"的分析,来论证元素教学中"时代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原始素材―课堂教材―舞台作品"这个民间舞蹈文化再创造过程当中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元素教学 磨韵 提炼 时代性
  • 简介:采用ICP-AES法对通辽地区产的花生仁和黄豆中Na,K,Mg,Ca,P,Fe,Cu,Mn,Zn,Sn,Al和Si等元素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2~0.9998,相应各元素的检出限范围为0.25~97.03μg/L,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91.23%~108.60%和0.69%~3.3%,实验建立了简便、快速和稳定的测定花生仁和黄豆中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在花生仁和黄豆中P含量非常高,黄豆中Ca,Mg,Fe,Zn和Sn的含量较花生仁中的较高。

  • 标签: ICP-AES 花生仁 黄豆 元素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一病房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85例早发严重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与114例冠脉正常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在高血压、肥胖、DM、TG、早发CHD家族史、LDL-C、HDL-C、WBC、BMI及CRP等方面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在高血压、吸烟史、DM、肥胖、早发CHD家族史、HDL-C、WBC、BMI、Fbg及CRP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不同性别对比,各因素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危险因素高于3个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只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存在差异。

  • 标签: 性别差异 早发 三支病变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提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通辽地区产黄禾和谷子中Na,Ca,Sn,Cu,Zn,Al,Mg,Fe,P,Si,K,Ba,Se,Mo,Mn15种元素含量同时进行测定的方法,并对各元素作了加标回收实验,黄禾和谷子中各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67%~104.0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了黄禾和谷子中的元素。结果显示,在黄禾和谷子中K,P,Mg含量高,谷子中Ca,Mg,Fe,Zn和Mn的含量较黄禾中的高。黄禾和谷子中富含丰富的Na,Ca,Zn,Fe等元素,从微量元素角度看谷子中对身体有益的元素较黄禾高。

  • 标签: 多元素 ICP-AES 黄禾 谷子
  • 简介:一、荆楚文化:值得旅游商品包装借鉴的珍宝1.荆楚一说的由来楚人的祖先是谁?有学者说,楚人是"祝融的后裔"。《史记·楚世家》对楚族的来源,记载得脉络清晰,说颛顼是黄帝之孙,祝融又是颛顼之孙。商代,殷人称祝融诸部落为荆,分布在商朝南境。随后殷人势力逐渐向南发展与扩张,祝融下属的一些部落,有的被打败臣服于商,祝融的第六个儿子季连的芈姓后人便继续南迁,直至今天汉水流域和

  • 标签: 商品包装 旅游商品 荆楚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元素 祝融
  • 简介:目的探讨骨水泥螺钉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椎体后,骨水泥不同分布形态对新型空心侧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pediclescrew,FPS)的安全性以及螺钉生物力学影响。方法使用平均年龄76岁的完整新鲜脊柱标本(T11-L5)3具,选取18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542±0.13g/cm2。随机分为三组。侧孔间隔一个螺纹为A组(FPS-1)和侧孔间隔两个螺纹为B组(FPS-2),这两组均通过加压灌注筒装置进行骨水泥钉道灌注1.5ml,C组为常规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pediclescrewgroup)CPS组,不灌注骨水泥。24小时后行三维CT扫描,观察骨水泥椎体内的分布;随后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三维重建显示:FPS-1组骨水泥均分布于椎体内,FPS-2组有部分骨水泥分布于椎弓根内。最大轴向拔出力:A组(573.2±136.30)N,B组(769.2±92.30)N,C组(361.8±58.84)N。FPS-1组和FPS-2组的螺钉稳定性均显著强于CPS组(P〈0.05),且FPS-2组优于FP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远端三分之一为侧孔设计的安全区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形态能够影响螺钉的生物力学。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生物力学
  • 简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典型古土壤一风成砂剖面的释光(OSL)年代测定和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重建了区域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除Co、Rb、Sr和Ba以外的12种微量元素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规律较显著,其含量变化曲线上的峰值段对应于古土壤层而谷值段对应于风成砂层,这一现象可作为气候暖湿、冷干波动的标志;区域金新世气候变化可分为以下阶段:11.8—10.0ka气候寒冷干燥,10.0~9.2ka气候逐渐趋于暖湿,9.2~4.6ka气候相对冷干,4.6~0.7ka气候相对暖湿,0.7ka以来气候明显寒冷干燥;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中存在8次寒冷事件,与青藏高原和北大西洋揭示的寒冷期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共和盆地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 标签: 共和盆地 风成沉积 微量元素 气候变化 寒冷事件
  • 简介:目的:构建GFE-1多吠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d(rmhTNF一仅)融合蛋白(GFE-1-rmhTNF),研究该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和体内分布。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人工合成的编码GFE—l的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在rmhTNF—d序列的3’端,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采用Q—SepharoseFF阴离子层析柱和SP—SepharoseFF阳离子层析柱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测定该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体外活性实验显示,GFE-1-rⅢhTNF对L929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体内分布实验证实,GFE-I-rmhTNF在小鼠肺组织的富集远高于肝肾组织。结论: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可显著杀伤L929细胞并特异性富集于小鼠肺组织。

  • 标签: 人肿瘤坏死因子 GFE-1多肽 融合蛋白 体外活性 体内分布
  • 简介:1、坚实可靠披克此次送测的是一套型号为PK—C397+PK-C388P的多总线门禁系统.已成功在某地铁系统中得到应用。采用网络控制器+分控器的多总线网络结构.软件基于分布式三层网络架构.配合组态结构设计.无论从技术还是设计思想来说,都反映了该款门禁“大型”、”分布式”、“坚实”、“耐用”的特点。

  • 标签: 门禁系统 结构设计 多总线 分布式 组态 网络控制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V2-compact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9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KB法加做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结果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28.3%(26/92),其中有53.8%(14/26)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为主76.9%(20/26)。其他科室有散在分布。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性最高73.1%(19/26)、69.2%(18/26)。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53.8%(14/26)、米诺环素57.7%(15/26)。其余结果均较低。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以重症医学科为主。药物敏感性试验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较为敏感。

  • 标签: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珠江口黄茅海河口湾的表层沉积物100个站位样品中共发现有孔虫21属36种、介形虫16属20种。优势种组合分别为Ammoniabeccarii—QuingMefocH尻n口aknerianarotunda—Cavarotaliaannectens-Elphidiumadvenum和Neomonoceratinadelicata—Sinocytherideaimpressa—Bicornucytherebisanensis。有孔虫及介形虫的丰度和分异度均表现出“北低南高”,即口门低、向海高的特点。样品中有孔虫和介形虫属种的去趋势对应分析(DCA)表明,盐度是影响该区有孔虫和介形虫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水动力条件,水深对有孔虫和介形虫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要控制性因素。由于受径流影响较大,河口湾北部的水体盐度较低、径流动力较强,不利于有孔虫和介形虫的生存,导致其丰度及分异度均较低。河口湾南部水体盐度升高,潮流动力较强,同时受众多岛屿屏障作用,环境较为稳定,有孔虫和介形虫的丰度和分异度均迅速上升。

  • 标签: 黄茅海河口湾 表层沉积物 有孔虫 介形虫 去趋势对应分析 环境因素
  • 简介:采用氢氟酸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氧化锆材料,使用氢氟酸进样系统,不需要赶酸直接测定GBW06602氧化锆标准样品中的多元素含量,根据样品情况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和最佳分析谱线。实验结果表明,测定元素线性关系及重复性良好,定量准确,可同时测定氧化锆中的多种金属元素,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完全满足氧化锆中多元素杂质含量的工业分析要求。

  • 标签: 矿石 氢氟酸直接进样 氧化锆 杂质元素 ICP—AES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粗铅中Cu,As,Sb,Bi4种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实验选择327.395,193.696,187.052,223.061nm分别作为Cu,As,Sb,Bi的分析谱线,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010μg/mL。方法的回收率在96%~104%,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3%,能满足日常分析对粗铅中杂质元素的快速检测要求。

  • 标签: 粗铅 ICP-AES 多元素 同时测定
  • 简介:新课改后,高考试题的题目设置开始呈现出逐渐脱离课本的趋势.文章将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试题的考查为例,选取2009、2010年全国Ⅱ卷28题与2011、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26题为样本,分析了课改前后该模块的考点与教科书衔接关系的变化,并指出了这些变化的教学意义.

  • 标签: 课改前后 全国卷化学试题 人教版教科书 衔接
  • 简介: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的最佳测量条件、元素测定的质量数,进行了基体元素的干扰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测定下限小于0.0000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2%~101.0%。方法的建立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铅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 简介: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3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结果显示,重点大学的学科优秀率稳步上升,但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分布不平衡。武汉大学排名第五,比去年上升一位。

  • 标签: 高层次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资源分布 不平衡 中国 排行榜
  • 简介:文中描述了产自广西桂林地区下石炭统黄金组下部的颅形贝属一新种,桂林颅形贝(Cranaenagui—linensis)。新种以平直的前结合缘和背壳上发育中槽为特征。在4枚标本上发现保存有放射状的彩色条带,表明该种当时生活在温暖海域的浅水环境。对该属70个种的地质地理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初步分析表明,该属可能起源于早泥盆世欧美大陆西北缘的老世界区,之后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以北美地区为中心,经历了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和早石炭世2次比较明显的辐射演化、迁移扩散高峰和晚泥盆世晚期的1次严重衰退。第1次高峰是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该属的生物多样性达到巅峰,生物地理分布范围扩大到欧美大陆之外的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华南板块等;第2次高峰是早石炭世,该属的生物多样性虽不及前一次,但获得了最广泛的地理分布,不仅在北方大陆有分布,而且已进入到冈瓦纳大陆边缘。晚泥盆世晚期该属的1次严重衰退显然与F/F灭绝事件有关。早石炭世之后,该属进入衰退阶段,最终在二叠纪初灭绝。

  • 标签: 颅形贝属 腕足动物 彩色斑纹 黄金组 石炭纪 泥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