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气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回顾研究,分别将实施常规护理、加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各4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与康复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率和干预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康复组并发症率(5%)低于常规组(25%),P<0.05。未经干预时,两组的血氧饱和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无明显不同,P>0.05;经过干预,康复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组,血氧饱和度、pH值、氧分压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ICU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改善其动脉血气状况。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信息化在其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ICU接诊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n=56)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8人,前者采取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关于机械通气时间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3.39±0.65)d,和对照组数据(5.82±0.93)d相比更短(P<0.05)。关于不良事件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3.57%,和对照组数据25.0%相比更低(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机械通气时间也更短。

  • 标签: 重症肺炎 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时,将俯卧位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式:选用我院2015年7月-2020年1月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 200 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进行分组,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内患儿在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选择俯卧位护理方式针对儿童开展护理活动。在护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儿童的血气指标进行记录分析儿童的症状改善时间,探讨组间差异。结果:评价临床症状观察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在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上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护理时,选择俯卧位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肺炎 护理方式 俯卧位护理 临床评价 祛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护理方法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疾病与健康状况的改善。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间于本院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下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和健康状况。   结果:对照组的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目标执行理念的多维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和营养水平。

  • 标签: 目标执行理念 多维护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营养序贯护理结合早期运动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到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共60例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营养序贯护理结合早期运动安全管理干预;常规组患者实施早期运动安全管理干预,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时应用营养序贯护理结合早期运动安全管理予以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营养序贯护理 早期运动安全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集束化肺康复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肺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FEV1、FVC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7 d,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9.17%(P<0.05)。结论 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可改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ICU 集束化肺康复护理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在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规范化护理下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向2022年1月-2023年3月入院行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比较双方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干预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等评分均在对照组之上(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在风险预警评估的规范化护理下,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 风险预警评估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呼吸与危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R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集束化护理。观察干预后两组VAP发生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两组肺部感染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VAP发生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肺部感染指数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有助于患者尽早脱机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与危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预防性护理在预防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了 2015年 8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50岁以上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 60例,运用了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了两组(观察组 m=30人、对照组 n=30人) ,对 m 组的病例用呼吸机等肺炎的防护进行干预,对 n 组用一般的常规方法进行干预,然后在通过两组病例的体温、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脉搏等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 m组的病例的 血氧饱和度高于对 n 组, m组的 脉搏次数、呼气吸气的次数、身体体温低于对 n 组,所表现出的不同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m 组在院治疗之间少于 n 组,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f= 4.556 , p < 0.05 ); m 组使用呼吸机后肺炎的表情情况率低于 n 组,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又一定的统计学意义(J= 2.253 , p < 0.05 ) 。 结论: 在本次采用的《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中,这种方法可以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很好的保持,减少了病人在医院治疗时间,很好的减少了肺炎的发生率,对于预防性护理这种做法值得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融)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早产儿RDS60例,随机分为常频通气(CMV)模式组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模式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保温、营养支持、保证内环境的平稳以及预防感染等。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CMV模式机械通气治疗和HFOV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通气8~12h后心率、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通气8-12h后心率、TCS02、PH值、PCP2以及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FOV模式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CMV模式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OV与CMV治疗早产儿RDS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血流动力学,但HFOV治疗可更快速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机械通气模式 呼吸窘迫 早产儿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接受强化护理的临床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3年1月在我院采用机械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的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开展研究,以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论证。结合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接受的护理服务差异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对比患者心功能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服务后的心功能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可用于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对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有较为明显的贡献,特别是对于术后排尿与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机械瓣膜置换术 强化护理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手工联合机械清洗与细节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7月到2021年5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740件医疗器械进行试验,将其选入细节组和普通组,各370件;普通组采用手工联合机械清洗,细节组采用手工联合机械清洗与细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和普通组相比较,细节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更高,P

  • 标签: 手工联合机械清洗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合格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对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后,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20例展开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展开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功能评分中更显劣势(P<0.05)。 结论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术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气道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及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影响。方法以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开展研究,共88例,分为参照组(4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优质气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优质气道护理 急诊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红外线照射联合喜辽妥治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72例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红外线照射联合喜疗妥软膏干预,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红肿、灼热、静脉条索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均

  • 标签: 机械性静脉炎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红外线照射 喜辽妥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俯卧位机械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入院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机械通气组和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每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呼吸窘迫评分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组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经鼻高流量氧疗组(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窘迫评分均显著低于经鼻高流量氧疗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俯卧位机械通气比经鼻高流量氧疗更为有效,可以提高氧合指数,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窘迫评分。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52例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仅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1.5%,对照组发生率为30.8%,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投掷法均分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以两组营养状况、胃肠功能为对比项目。结果 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一共选取8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组,一组实施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视为观察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营养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