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将100例婴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低置输液瓶,打开调节器法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时,回血时间、回血量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静脉穿刺时回血时间快、回血量大、一针穿刺成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置输液瓶,打开调节器法可以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婴幼儿 头皮静脉穿刺 输液调节器 护理
  • 简介:幼儿泪囊炎在小儿眼科发病率较高,多数是先天性原因,临床表现为出生不久后出现溢泪及脓性分泌物,确诊后早期可行泪囊按摩,但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引起角膜病变,影响患儿视功能的发育,造成弱视等更为严重的后果。目前,临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的泪道探通术,有报道表明,联合泪道内注入抗生素凝胶或滴眼液均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泪道内注入氧氟沙星凝胶不仅能起到支撑泪道的作用,增加抗感染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滴眼液对角膜的刺激,简化患儿术后护理工作,依从性得到改善,提高了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泪囊炎 婴幼儿 泪道探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情况进行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与分享。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婴幼儿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血管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74例,对住院患儿的血糖、血压、心电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分析,改善患儿病情。结果所有患儿在用药治疗后血管瘤状况均有所好转,其颜色变浅、范围缩小。在随访调查中,有1例患儿自行停用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复发,并在中断后的2个月恢复用药。而3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在肺功能的检查中结果为轻中度气道高反应,并停止用药。其余患儿在半年后血管瘤基本消失,并停止用药。结论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良好,但是要加强对患儿用药情况的关注,防止其出现吼喘症状,并对肺功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关注,有利于提升患儿的治疗成效。

  • 标签: 口服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情况进行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与分享。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婴幼儿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血管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74 例,对住院患儿的血糖、血压、心电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分析,改善患儿病情。 结果:所有患儿在用药治疗后血管瘤状况均有所好转,其颜色变浅、范围缩小。在随访调查中,有 1 例患儿自行停用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复发,并在中断后的 2 个月恢复用药。而 3 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在肺功能的检查中结果为轻中度气道高反应,并停止用药。其余患儿在半年后血管瘤基本消失,并停止用药。 结论: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良好,但是要加强对患儿用药情况的关注,防止其出现吼喘症状,并对肺功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关注,有利于提升患儿的治疗成效。

  • 标签: 口服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细节护理对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干预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儿数量: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细节组采用细节护理。收集并分析患儿的感染情况、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细节组感染几率低于常规组,但P>0.05。其中,细节组未出现肺部感染;常规组感染几率:8.00%(2例)。细节组术后恢复指标数据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细节护理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婴幼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治疗需雾化的10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婴幼儿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治疗剂量为1mg/(kg·d)(≤3个月)或1.5mg/(kg·d)(〉3个月),维持剂量不超过2mg/(kg·d)。治疗期间观察血管瘤病变的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以及睡眠紊乱等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儿服药48h内,75.06%的患儿病变均可见不同程度缩小,色泽变浅,表面张力减小,至出院有效率可达95.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3%,其中以血压降低发生率最高。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短期有效性较高,可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捏脊对婴幼儿肺炎患儿因输液而引起夜间阵发性腹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56例因输液而引起夜间阵发性腹痛的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76例采用传统的拍背对症处理方法,实验组80例在此基础上配合捏脊治疗,观察2组患儿3d的疗效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在缓解腹痛、促进睡眠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疗法能明显缓解婴幼儿肺炎患儿因输液而引起夜间阵发性腹痛,便于I临床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肺炎 输液 腹痛 捏脊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在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以我院收治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一次性吸痰管综合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家长满意度,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后,观察组在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后,观察组在排便(2.43)、安静(2.43)、入睡(0.00)等情况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治疗中,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婴幼儿 水合氯醛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儿数量: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收集并分析患儿的营养指标水平、热量摄入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等数据。结果  干预组营养指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低体重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术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儿科选取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为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接收的重症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排痰效果;对比两组患儿排痰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PH值;调查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在采用排痰护理后效果比对照组效果要好,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在拍探后各项指标要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满意度实验组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患有重症肺炎后采用机械振动排痰可以有效改善婴幼儿通气情况,有利于提升血氧量,加快患儿康复,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帮助更多患儿。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婴幼儿 机械通气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10 月我院收治的 43 例血管瘤患儿,依据随机数组法分为 A 组( n=15 )、 B 组( n=15 )与 C 组( n=13 ),三组分别口服 普萘洛尔、局部外用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比较三个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 组、 B 组 C 组分别为 66.67% ( 10/15 )、 73.33% ( 11/15 )、 92.31% ( 12/13 )。与 A 组、 B 组相比, C 组的治疗效果显著( P<0.05 )。三组患儿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普萘洛尔 与 马来酸噻吗洛尔联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萘洛尔 马来酸噻吗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低体重婴幼儿CHD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两组患儿均手术成功且以鼻饲方式喂养,对照组鼻饲时间为器官拔除后,观察组为术后6h;对比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7d内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首次排便、入住ICU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7d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低体重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发生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取婴幼儿尿标本接受品管圈管理对其24h内采集成功率的作用。方法:确定提高婴幼儿尿标本24h内采集成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品管圈实施后,婴幼儿尿标本24h内采集成功率为76.34%,显著大于品管圈实施前56.00%的成功率(P<0.5),差异显著。结论:经过品管圈活动,婴幼儿尿标本24h内采集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减少了反复留取尿液标本为婴幼儿带来的局部皮肤不适感,还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婴幼儿采集 24h内采集成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在安全型留置针上连接无针输液接头与连接肝素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于 2019年 10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儿科收治的 1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安全型留置针依据接诊顺序,前 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 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安全型留置针连接肝素帽,实验组安全型留置针连接无针输液接头,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组间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数据分析,对照组患儿回血、针刺伤、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为 13.33%,实验组患儿发生率为 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连接无针输液接头,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型留置针 无针输液接头 肝素帽 婴幼儿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幼儿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婴幼儿输液治疗中对患儿舒适度、医患关系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80例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予以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予以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舒适度及医患关系更优,且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婴幼儿输液治疗中应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患儿舒适度,有利于医患关系改善,同时在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中也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 婴幼儿 输液治疗 舒适度 医患关系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平台经济的新模式,推动婴幼儿健康护理服务的深化发展和精准发展,将是有效改善区域婴幼儿护理服务产业面貌,切实实现发展突破的重大契机。在对婴幼儿护理服务平台的SWOT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前平台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模式优势比较突出,但在成本能力和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抓住产业升级和政策转向的大好契机,有效应对同业竞争,切实谋求突破发展,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线上线下运营体系和全纬度宣传推广体系,是平台真正突破当前发展局限,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落地和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婴幼儿 护理服务平台 SWOT
  • 简介:2012年9月22日,在贝因美20周年庆暨新品上市之际,贝因美临床营养研究系统邀请国际著名医学专家在上海成功举办“母乳研究新进展学术研讨会”,3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母乳研究的新进展。ESPGHAN(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与营养学会)营养委员会主席RaananShamir教授,OPO结构脂领域奠基人Yoavkahane博士,中国著名母乳研究专家、贝因美母乳研究中心主任吴圣楣教授等受邀出席。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临床营养 委员会 婴幼儿喂养 母乳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