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往論及'戲劇'詞,皆以杜牧(803-852)《西江懷古》'魏帝縫囊真戲劇'爲最早,實則還可大大前推。請看敦煌寫本《啓顔録·嘲誚》(斯00610號1)最後則文字:有僧年老疾,恒共諸僧於佛堂中轉經,即患氣短口乾,每須盃熱酒。若從堂向房溫酒,恐堂中怪遲,即於堂前懸銅鈴,私共弟子作

  • 标签: 出處 劇詞 最早出
  • 简介:拜读了唐培源先生在《中国京剧》2012年第二期中《“敌楼”应改成“堞楼”》文,对唐先生文中所提关于“传统剧目在文字方面……的些错误,在印刷出版的剧本、教材以及字幕等媒介上出现时,都要坚决改过来”,和“不应在文字上以讹传讹”的主张,在下极为赞同,但是对唐先生对《空城计》唱词中“敌楼”的质疑,在下以为尚需重议。

  • 标签: 《中国京剧》 《空城计》 传统剧目 印刷出版 文字 唱词
  • 简介:<正>《人民音乐》1985年第2期,发表了魏廷格文:《对民族音乐学概念的思考与建议》。《音乐研究》1985年第2期以《建议用中国音乐学概念代替民族音乐学概念》为标题摘登该文。其后,《音乐研究》1985年第3期,载有乔建中、金经言的文章:《关于Ethnomusicology中文译名的建议》。他们共同的良好意愿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研究 思考与建议 中国音乐学 辨义 中文译名
  • 简介:"唐卡"大家都熟悉,但对于唐卡的概念和来源问题直以来众说风云,大致上主要有两种观点:种观点针对唐卡这种绘画形式的表象来认定唐卡为卷轴画,传自中原;另种观点认为唐卡相似印度布画,传自印度。以上两种说法十分致地抛开了唐卡艺术产生于本土的可能性,即本土元素。因此,其说服力是有限的。本文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进行简要分析藏文唐卡()的词源含义和文化特征,阐释"唐卡"这藏族美术专用术语的实际含义。

  • 标签: 藏族 唐卡 文化 概念 种类
  • 简介:古典戏曲中的“家门”或在戏曲剧本第出现,或在戏曲理论批评中出现。其指代的含义是多样的。戏曲剧本第出的副末开场之“家门”.指由副末交代剧情梗概和剧作者的创作意图。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家门”或指脚色门类,或指戏曲创作的规则法度,或指情节线索。“家门”在戏曲中词义的多样性,方面体现了戏曲创作用语和戏曲理论批评用语的概括性、民间性特点;另方面体现了语言词汇以隐喻等方式在戏曲中进行词义的扩展。

  • 标签: 家门 脚色行当 家数 隐喻
  • 简介:写生对于美术教学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可随着时世的变迁,人们对它的认识从如实地记录再现场景的真实而更多地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理解及个人态度,今天的许多写生作品在所见现景的同时更多地加进了作者的所感,它已不是现景下客观真实的再现,至此写生的形式产生了多元的变化,风格形式多种多样而参差迥异。

  • 标签: 写生作品 专业老师 画如其人 一幅画 使人 自我检查
  • 简介:透过文献分析和田野考察,本文意在追溯当下侗人观念中“嘎老”名实的三重指向,并以“鼓楼对歌展演模式”为视角,对本义“嘎老”进行了开拓性的分析,为局外人进步认知南部侗族多声部传统民歌“嘎老”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另个角度来看,本文也间接地澄清了“侗族大歌”在学界话语、公众印象和民间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内涵。

  • 标签: 侗族 嘎老 侗族大歌
  • 简介:冀中地区活动着两类持有截然相反价值观念的民间乐社,是“不受雇佣、无偿服务”的“音乐会”,二是以谋利为目的吹打班。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世俗社会中对吹鼓手的歧视,并非完全源自旧时统治者对竺黎民百姓的等级观念,而相当部分源自传统社区的价值体系。

  • 标签: 吹鼓手 民间乐社 音乐会 价值观 比较研究
  • 简介:说到芭蕾音乐,人们最为熟悉的是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灰姑娘》和《胡桃夹子》,那里美丽的舞姿和动听的音乐总是让人留连忘返。芭蕾舞产生于欧洲古老的希腊罗马时代,而第部传世名

  • 标签: 芭蕾音乐 芭蕾舞剧 柴科夫斯基 灰姑娘 罗马时代 天鹅湖
  • 简介:辛亥革命前夕,『上海大舞台丛报社』编辑、出版的《二十世纪大舞台》不但是上海最早的戏剧杂志,而且也是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创刊清光绪甲辰年九月(公元一九○四年),编辑部设在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惠福里的《警钟日报》社内,(《警钟日报》本名《俄事警闻》,由清末光复会领导人蔡元培、陈去病等主编,是当时继《苏报》以后重要的革命报刊之。)主编也由《警钟日报》的陈去病兼任。该刊的招股启事所说,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之目的』。可见,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戏剧刊

  • 标签: 戏剧杂志 二十世纪大舞台 俄事警闻 四马路 苏报 一九
  • 简介:1814年,18岁的舒柏特在他父亲的学校里当上了助理教员。他在课余废褒忘食地从事歌曲创作,单单在1815年年里,就写了144首,其中包括为歌德的叙事诗谱曲的《魔王》。《魔王》是舒柏特的作品第1号,也是他毕生所作600多首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舒柏特

  • 标签: 舒柏特 歌曲创作 食地 诗语 女高音歌唱家 女歌手
  • 简介:现存最早的石经文字是东汉时期的隶书石刻《熹平石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家书籍被奉为经典,儒学被定为官学,并法定为教科书,成为判断是非标准与决策的依据,设专门博士官讲授。

  • 标签: 文字 熹平石经 东汉时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 简介:我国音乐教育,远在原始社会末期舜帝对其乐官训令中即有“命汝典乐,教胄子”之记载。所谓“教胄子”便是对诸部落首领之子弟进行音乐教育。在殷墟卜辞中亦有音乐教育之记载:“其呼以多方少子小臣,其教《戒》”。即商代有许多邻国贵族子弟游学殷。《戒》是象形字,它象征着人手中执戈。其

  • 标签: 音乐教育 音乐学校 胄子 贵族子弟 部落首领 典乐
  • 简介:众所周知,成龙是清代的著名清官,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舞台上、广播里、影视中,围绕成龙创作的艺术作品数量众多,各有千秋。特别是上海京剧院尚长荣先生主演的《廉吏成龙》,备受好评,影响巨大。'收拾民心非凭剑,须赖官吏公与廉。'新编历史晋剧《成龙》中,主人公在戏的高潮时向抚台发出的这呼吁,生动体现了成龙'待民要宽,治吏当严'的为官主张。台上,编剧郑怀兴将自己对现实的深情关怀贯穿全剧,成功地表现了成龙在封

  • 标签: 布衣成龙
  • 简介:<正>当我们捧着从日本寄来的《音乐小杂志》的复印件时,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这本杂志,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杂志:开本不过手掌大小,连封面、封底在内,共只有三十八页。可是,它却是我国有史以来第本音乐杂志,因此,过去并不少见研究者称引。但也许正因为其小,年长口久,竟渐

  • 标签: 李叔同 音乐 杂志 教授 复印件 研究者
  • 简介:道家学说给了我们个另类的理解艺术史图像的角度。人工智能模拟人脑思维的研发与应用,也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个重新认识什么是人的世界观的角度。中国特色的道家的宇宙论和哲学思想的阴阳五行说的类比法,建立了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定的思维方式保存在诗歌、成语、绘画作品之中。这种反逻辑和博物馆学的分类方式,更接近人脑无意识状态下的自动联想,也正是侯世达所提出的AI在进行深度学习时模仿人类感知的运算方式。

  • 标签: 髡残 内经图 脑科学 神经网络
  • 简介:帛画,是我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图画。早在专门的纸、绢尚未发明使用之前,人们往往将字、画刻在或画在木板,石板、器物或丝织物上。这类作品后来常按其使用的材料分别称为“木板漆画”、“画像石”、“砖画"及“帛画”等等。帛是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在今存的帛画之中,

  • 标签: 《人物龙凤帛画》 中国 战国时期 丝织品 丝织物 画像石
  • 简介:徐家汇藏书楼的历史可追溯到1847年,当年耶稣会修院从青浦横塘迁至徐家汇。现存的藏书楼是由南北两幢建筑组成。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父楼,始建于1867年,曾经是神职人员饮食起居之所,北楼又称藏经楼,建于1896年,当时又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也可称“汇堂石室”。1956年藏书楼并入上海图

  • 标签: 最早西洋 木雕隐身 西洋木雕
  • 简介:科举制度是自隋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是分科考试取士而得名。从隋文帝设立科举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止,世界仅有的科举制度历时1300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影响巨大。

  • 标签: 科举制度 唐朝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王朝 知识分子 隋文帝
  • 简介:继《人物龙凤帛画》出土之后,在1973年5月,又在长沙市东南的子弹库战国楚墓发掘出幅《人物御龙帛画》。此幅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可以垂直悬挂。

  • 标签: 《人物龙凤帛画》 中国 长沙市 出土 发掘 楚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