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制备紫杉醇脂质体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沉析技术制备紫杉醇脂质体。结果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超临界压强为20MPa,温度45℃,时间30min,膜材配比(卵磷脂∶胆固醇)为3∶1,原药与膜材的质量比为1∶20,乙醇的质量分数为20%。在此条件下所制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6.18%。结论用此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因此这是一种较好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 标签: 紫杉醇 脂质体 超临界 包封率
  • 简介: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了苦豆子中的氧化苦参碱,以0.1ml/L氨水作碱化剂,在45℃,压力42MPa的条件下萃取2h。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液中的氧化苦参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精密度高,同时也为其他生物碱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萃取及定量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苦豆子 氧化苦参碱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
  • 简介:目的:建立石菖蒲挥发油的萃取及包合工艺。方法:应用U5(53)均匀设计试验对影响萃取物得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萃取工艺。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胶体磨法包合效果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90min。胶体磨法进行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参数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20min,加水量4倍。结论:筛选出的萃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能够提高萃取物得率;采用胶体磨法包合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提高挥发油稳定性,有较高的挥发油利用率。

  • 标签: 石菖蒲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胶体磨法 β-环糊精 均匀设计 正交设计
  • 简介:【摘要】亚健康状态(Sub-healthStatus)又被称作是次健康状态、人体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等,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处在疾病和健康中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虽然机体目前还没有确切疾病,但其躯体与心理均产生了各种不适感觉,表现为力不从心、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等生理状态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睡眠质量 心境状态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80例慢性肾病且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起始时间为2021年10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10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推注左卡尼汀。对比2组营养状况指标的血清(Hb)、白蛋白(ALB)、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对比2组血清hs-CRP水平、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SG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ALB、TSF营养状况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治疗,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治疗防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慢性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调查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心理状况,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组)和100例正常孕妇(正常孕妇组)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组和正常孕妇组的9个症状群评分进行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症状5个症状群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乙肝病毒 孕妇 心理状况
  • 简介:肝癌的病情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极为密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1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及护理探讨,在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肝癌患者 临床分型 对症治疗
  • 简介: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过500万,而且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比例越高。在60-70岁的人群里,1O%会患上老年性痴呆,85岁以上则有50%的比例会患上痴呆。老年痴呆的发病十分隐匿,但也是有迹可循,如不会拨家里电话、叫不出熟人名字、怀疑保姆偷钱、猜忌老伴外遇……这些症状都可能提示患上“老年痴呆”。然而,生活中对此了解的人并不多,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从而耽误治疗。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老年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方式:任意选择80例去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并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全部患者的心态和情况,并将其分成心理不健康组(n=64)和良好组(n=16)。对2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年纪、文化水准、透析时间长短、血磷、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开展剖析。结论:年纪、患者文化水准、透析的时间长短、血磷、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是危害患者心理状态的有关因素。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视光门诊7~15岁儿童散光状态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300例视光科就诊验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严格视力检查标准,进行常规的屈光检查,确定患者的屈光性质、散光情况,并叮嘱患者次日复验。结果本次实验患者中,有509眼视力不正常,其中413只眼出现散光现象占总数的81.1%,无产生散光现象占总数的18.9%。复合型远视散光占散光总数的51.3%,复合型近视散光占22.6%。从年龄组对比得知7至9岁年龄组出现的复合型远视散光现象比其他组明显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散光眼的矫正,最重要的是散光度的精准数。在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型、年龄以及散光度等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效果最佳,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适。科学合理矫正儿童散光眼,对于改善儿童的视力功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使用价值,值得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 标签: 视光门诊 散光状态 临床分析
  • 简介:患男,29岁。头痛2天,加重伴抽搐、神志不清24小时入院。入院前20小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静推20%甘露醇、地塞米松,肌注板兰根和吸氧治疗无效,频繁抽搐,昏迷加深并大小便失禁,转我院治疗。追问病史发现病员在10年前曾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一次,持续十余分钟后自然苏醒,此后一直未曾复发。否认病前有受凉和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病毒性脑炎 吸氧治疗 大小便失禁 瞳孔等大 癫痛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界定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无病或体质健壮。据此,前苏联学者berkman以及后来的学者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外,尚存在一种介于这两者间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适应 第二状态 疾病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磁共振影像(MRI)特征。方法分析36例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MRI资料,按病灶位置、性质大小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脑实质损害,共发现脑软化灶312处.平均每例8.67处,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室旁白质、基底节、胼胝体、脑干。结论MRI检查对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头部外伤 持续植物状态 磁共振影像
  • 简介:癫痫持续状态是小儿内科的急诊,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疾病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分析我科2001年1月-2003年10月间在我院救治的14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应用大剂量安定缓慢静滴治疗,其疗效是有效和安全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定 静脉滴注 小儿 癫痫持续状态 病因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中危象前状态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的5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有关资料,结合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发展情况分为两组,对恢复组和危象组患者临床中危象前状态的主要特征详细观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都具有呼吸困难、球部肌肉无力、咳嗽无力、感染及升高二氧化碳分压等表现,在血氧分压指标方面,危象组患者比恢复组患者低,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方面,危象组患者比恢复组患者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