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急性中毒多系药物或毒物所致,是临床上多见的急危重症,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患者的治疗包括:阻止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以及拮抗毒物的毒性。1955年血液净化技术首次成功地用于抢救阿斯匹林中毒患者。20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被包裹的活性碳行血液灌流。在当前应用于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除血液透析外还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腹膜透析。血液净化对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包括:清除毒物,减少毒性;维持及替代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肾脏功能;维持内环境平衡。

  • 标签: 血液净化治疗 急性中毒 清除毒物 血液净化技术 连续血液净化 中毒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连续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抗凝效果和安全性,探讨LMWH在CVVH或CAVH抗凝中的最佳剂量。方法68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共治疗153例次,血液净化前从静脉端给予LMWH首次剂量1000~5000U,随后立即给予LMWH(5~10U·kg^-1·h^-1)维持抗凝治疗。治疗前、治疗中每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TT)各1次。根据患者LMWH首次剂量的不同分为3组,即A组首次剂量1000-2000U;B组首次剂量2500~3000U;C组首次剂量4000-5000U。结果各组患者治疗中4、8、12h的PT、APTT、FIB、TT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各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与滤过器使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LMWH用于CVVH或CAVH抗凝治疗疗效好,安全。首次剂量应用1000-2000U,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血液净化 抗凝作用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尿毒症规律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高通量透析(HFD组)、普通血液透析(HD组)进行治疗。观察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清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变化。结果HP/HD组、HDF组、HFD组治疗前后,血清PTH水平下降,皮肤瘙痒明显缓解;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能更有效的清除PTH,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

  • 标签: 尿毒症 瘙痒症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感染急救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讨论会上,指出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出现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时,都有一个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似的过程,并一致建议停止使用“败血症”一词,统一使用SIRS和MODS的概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蜂蛰伤所致MO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蜂蜇伤后首次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分为3组:A组(<12h)25例;B组(12~48h)50例;C组(>48h)15例.入院后对蜂蛰伤致MODS患者行HP联合CVVH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在溶血时间控制,平均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受累脏器数,各脏器功能受损指标峰值情况.结果采用HP联合CVVH治疗的A组溶血控制、平均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均要比B组与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累脏器数较B、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损伤标记物较治疗前降低(P<0.05);肝功能、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重症蜂蛰伤致MODS的患者早期采用HP联合CVVH治疗可有效控制溶血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少尿期持续时间、减少受累脏器数,同时可明显提前各脏器功能损害指标峰值.在早期采用HP联合CVVH对重症蜂蛰伤所致MODS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蜂蛰伤 多脏器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对其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79%(26/33)、80.00%(28/35)、60.98%(25/41)、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6%(18/31)、63.64%(21/33)、48.89%(22/45)、80.00%(48/60)(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后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甲状旁腺素、血β2-微球蛋白)均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组分别为(234.7±58.9)μmol/L、(10.3±3.1)mmol/L、(1.1±0.8)mmol/L、(98.5±59.1)pmol/L、(15.4±6.5)mg/L],对照组分别为(461.5±184.7)μmol/L、(18.1±7.3)mmol/L、(2.8±1.0)mmol/L、(275.8±138.7)pmol/L、(28.0±7.1)mg/L],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HO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分别为(63.8±5.3)分、(64.7±4.7)分、(65.1±5.4)分,对照组分别为(59.8±6.1)分、(58.7±4.1)分、(59.1±4.2)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结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HD+HP+HDF

  • 标签: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血液净化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常规间歇性血透(IHD)、IHD串联活性炭吸附YTS-200、IHD串联树脂吸附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对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情况。方法: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30例交叉行IHD、IHD+YTS-200、IHD+HA-330治疗;20例危重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交叉行SLED、CVVH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磷和血尿素,计算其下降率,比较治疗模式对其影响。结果:上5种治疗模式对肾衰竭患者血磷均有明显的清除,磷下降率(P—RR):IHD41.16±13.774、IHD+YTS-20050.236±10.968、IHD+HA-33045.67±17.05、SLED54.12±17.277、CVVH为28.06±22.71;秩和检验示SLED与IHD+YTS-200治疗之间无差异,IHD与IHD+HA-330治疗之间无差异(P〉0.05),其余的模式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UN下降率(URR):IHD77.39±5.38、Im+YTS-20074.82±6.36、IHD+HA-33073.踟±5.45、SLED80.59±9.9、CVVH43.66±18.19;配对T检验示同一治疗URR明显高于P—RR(P〈0.05)。结论:IHD、IHD+YTS-200、IHD+HA-330、SLED、日间CVVH5种治疗模式对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不同于BUN,每次每种治疗P—RR明显小于URR;YTS-200吸附对血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IHD+YTS-200、SLED治疗对血磷的清除效果类似,显著高于其他3种血液净化模式;SLED的P—RR显著高于相同时间日间CVVH(10h);SLED对高血磷治疗有高性价比优势。

  • 标签: 血液净化 单次治疗 肾衰竭 血磷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K+、Cl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率(79.7±9.0)次/min、心脏指数(3.35±0.91)L/(min·m2)、左室射血分数(53.55±10.32)%、心输出量(4.47±0.35)L/min、SCr(392.00±86.32)μmol/L、BUN(11.2±4.5)mmol/L、K+(4.4±0.5)mmol/L]均优于治疗前[心率(128.2±14.2)次/min,心脏指数(1.96±0.57)L/(min·m2)、左室射血分数(39.25±8.55)%、心输出量(3.08±0.54)L/min、SCr(903.00±106.10)μmol/L、BUN(20.5±9.4)mmol/L、K+(5.60±0.9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心力衰竭 肾衰竭
  • 简介:尿道狭窄临床并不少见,尤以外伤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多见,简单狭窄以普通扩张法即可解决.临床上对复杂狭窄行普通扩张失败者目前无较好的处理方法.本院从1999年2月至2001年4月使用改良后尿道扩张在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取得满意效果,对7例复杂尿道狭窄处理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 改良 尿道扩张器 治疗 复杂尿道狭窄
  • 简介:原发性HSV感染的潜伏期为一周左右。约10%的感染者出现症状,90%为隐性感染,只有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才能出现症状。当生殖疱疹的诊断确定后,酌选以下办法及药物治疗,治疗的基本要点是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两个方面。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 合方 免疫功能低下 HSV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国产新型血液灌流MG1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共88例,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统计研究室提供随机化数据表分配,使用二阶段交叉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用广泛使用的健帆HA130灌流作为对照,A组患者先使用HA130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串联治疗一次,中间经过洗脱期1周,再使用MG150HP串联治疗一次;B组患者先使用MG150HP+HD串联治疗一次,洗脱期后1周再使用HA130HP+HD串联治疗。分别在2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GEs和IS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比较新型血液灌流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2个医院各入组44例患者;A组(n=44)和B组(n=44)两组患者治疗前除了AGEs[(285.77±107.03)ng/L比(456.89±129.10)ng/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67±2.58)mg/L比(6.38±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他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清除指数(Kt/V)、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IS、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albumin,Al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MG150和HA130HP联合HD治疗2h后血AGEs下降率分别26.0%为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3,P〈0.01);IS的下降率分别为51.7%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247,P〈0.01);β_2-MG下降率分别1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0,P〈0.01)。(3)共7例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在2种灌流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新型血液灌流MG150HP联合HD治疗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确切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硫酸吲哚酚
  • 简介:目的总结和探讨后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经验技巧。方法同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的89例患者。术中模拟膀胱镜下逆行捅管技术,采用吸引杆放置双J管。结果89例术中置管顺利,放置双J管时间40S~5min,平均1.5min。双J管放置准确到位的82例,远端未进入膀胱2例,插进尿道2例,近端未进入肾盂3例。术后漏尿1例,术后3天漏尿情况自动消失。结论腹腔镜下用吸引杆放置双J管,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丁管 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生殖发育不良”是男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它属于发育不全(hypoplasia)。这种发育异常多在罹患器官前冠以“小”字,如“小阴茎”“小睾丸”等。它和父母的遗传冈素、环境因素有关,包括在中医学的“天宦征”,“天阉征”等范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睾丸、阴茎发育停滞,处于幼儿型,或难以摸到很小的睾丸,

  • 标签: 补肾壮阳法 男性 生殖器发育不良 补肾通精
  • 简介:肛门生殖距离被用来定义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男性化的程度,较短的长度一般与女性化和男性不育有关。雄激素受体的第一个外显子包括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序列的多态序列,较长的CAG重复序列与降低的雄激素受体功能有关。我们试图去确定肛门生殖距离是否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有关。我们评估了来自同一个机构泌尿科的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一个男子群组。肛门生殖距离(后阴囊与肛外缘之间的距离)以及阴茎长度都进行了测量。桑格DNA序列分析用来确定CAG重复序列的长度。195名男子的肛门生殖距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被确定下来。经过未经调整的分析,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与阴茎长度(P=0.17)和肛门生殖距离(P=0131)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然而,经过分组人15分析,那些CAG重复序列长度较长(〉26)的男子,与CAG重复序列长度较短的男子相比,明显具有较短的肛门生殖距离。例如,肛门生殖的平均距离为41.9vs.32.4mm时,相对应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为〈26vs.〉26(P=0.01)。此外,当以受试者的肛门生殖距离为基础进行分析时,那些肛门生殖距离比平均值(40mm)短的男子,与肛门生殖距离高于40mm的男子相比,都具有较长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P=0.02)。总体而言,没有发现肛门生殖距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之间有线性的关系。

  • 标签: 肛门生殖器距离 雄激素受体 生殖器 阴茎长度 会阴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2012~2015)、EMBASE(2012~2015)和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由2人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对纳入文献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篇,英文2篇。结果显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在手术时间(MD=19.96,95%CI:16.23~23.70,P〈0.0001)、术中出血量(MD=10.23,95%CI:8.49~11.97,P〈0.0001)、术后疼痛评分(MD=2.01,95%CI:0.75~3.27,P=0.002)、愈合时间(MD=3.74,95%CI:2.06~5.42,P〈0.0001)以及外观满意率(RR=0.70,95%CI:0.50~0.98,P=0.04)均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1.84,95%CI:0.95~3.56,P=0.07)和伤口术后发生血肿率(RR=1.67,95%CI:0.87~3.22,P=0.12)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RR=3.44,95%CI:1.24~9.57,P=0.02)。结论与传统的包皮环切术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外观满意率及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META分析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RaufS等人利用电化学DNA生物传感技术进行了有关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项研究[BiosensBioelectron,2007,22(11):2471-2477]。该研究采用DNA修饰的玻璃样炭电极以及恒流电位测定法和微脉冲伏安法加以测定。通过测定不同电位时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与DNA的相互作用来阐明二者的结合机制,以鸟嘌呤氧化峰面积或蜂曲线的下降程度作为0.2M乙酰缓冲(pH5)体系中二者相互作用程度的指示。所得的恒流电位测定法和微脉冲伏安法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2.01±0.05)×10^5和(1.97±0.01)×10^5M^-1。

  • 标签: DNA修饰 传感器技术 相互作用 万艾可 电化学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