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学实习生是我国药师队伍的主要后备力量,毕业前实习是药学生从院校学习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然而当前大多数医院药学部门在教中存在制度不完善,教老师不重视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立规范的教制度,转变陈旧的教观念,做好医院药学特别是门诊药房的教工作,对保证我国药师梯队建设,提高年轻药师整体素质和药学服务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学实习生 实习 带教 门诊药房 药学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量化考核在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在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中使用量化考核前后,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效果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量化考核后的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效果要明显优于未实施之前该医疗机构的管理效果(程序化疼痛干预对鼻咽癌病人放疗后NRS评分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P<0.05),采用量化考核后的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未采用之前的满意度(P<0.05)。结论在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中采用量化考核有利于提高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量化考核 农牧区基层 医疗机构 绩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的现状,促进对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查,统计并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和贫血检出率。结果314名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3.76±10.86)g/L,检测结果正常的儿童有283名,占总数的90.13%,贫血的儿童有31名,贫血率为9.87%。男童和女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和贫血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最低(120.77±11.02)g/L,贫血率最高(17.33%)。血红蛋白平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贫血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预防贫血的发生,关注孩子的血红蛋白值,及早发现并及时纠正贫血。

  • 标签: 血红蛋白 农牧团场 7岁以下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教护生的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护生入科教育到出科考核的一系列管理,针对每个护生的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对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仪表仪态、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教育,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临床教管理,提高护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结果通过对护生的规范化教管理,逐步改善了她们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了她们的综合能力,加强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标签: 护生 临床带教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孔克氏针张力固定对髌骨骨折所产生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髌骨骨折100例患者,采用孔克氏针以及钢丝“8”字张力固定治疗。结果依照相关骨折复位,术后愈合,功能康复以及是否疼痛反复等相关制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后良好占80例,较好占15例,尚可占5例。结论孔克氏针张力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简单,且效果较好,在大多数患者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带孔克氏针 髌骨骨折 治疗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教法在眼科门诊护理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名眼科门诊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教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方法。结果最后考核显示,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教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有利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以及提高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协同合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眼科门诊 护理带教 综合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临床护理教工作的心得体会,强调教老师应当同时关注基本技能和规范理念的的培训,更应注重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护生在见习阶段的全面提高,为即将正式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临床教是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急诊实习管理过程中,培养急救护理能力及建立稳定教老师队伍,是提高急诊临床教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急诊带教 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协助其完成角色转变、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关系着每位医学生的职业成长1。儿科实习是临床实习重要部分,儿科和成人有很多不同,在儿科实习中要结合儿科专业特点,努力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 标签: 儿科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临床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确定人生信念、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顺利步入社会及工作岗位的关键性过渡期。如何使护士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同时还要让护生不但学好、学活,而且彼此还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教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就如何教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型教模式在社区护理实行教中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抽取我中心2013年—2015年护理实习生160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人,分别进行传统型和互动型教模式教学。结果互动型教模式组明显比传统组成绩突出,综合素质强,两组比较P<0.05,满意度也较高。结论互动型教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实习的满意度。

  • 标签: 互动 社区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志教法在急诊护生教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对照的方法,将2012年3月-7月的急诊科护生设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方法。2013年3月-7月的急诊护生设为研究组,采用日志教法。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对教老师的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教老师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日志教法能更好地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护生对急诊科教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日志带教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递进式教在神经内科护生实习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生,进科前采用姓氏首字母排序法分为实验组25人及对照组25人,实验组应用递进式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分析两种教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考核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递进式教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提高了护理教质量和实习护生满意度,促进了教老师的知识更新,值得推广。

  • 标签: 递进式带教 神经内科 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优质的护生临床教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9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7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用传统功能制的教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84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用整体护理的模式教。结果用整体护理模式教的学生在出科理论、操作、护理病历书写、患者情况的熟悉度、满意度调查五个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教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师生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功能制护理 整体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市农牧区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进一步针对农牧区妇女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6年农牧区8734名35~64岁女性为研究对象。结果农牧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占47.02%发病率最高,生殖道良性肿瘤居第二占1.73%,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比例较低占5.03‰,其中生殖道感染与妇女婚育史、生产史、避孕方式有相关因素。讨论农牧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较高,造成这种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她们的文化水平偏低,生活、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保健意识薄弱,早育、多产、流产等因素,对生殖系统造成刺激从而导致生殖道感染高发。针对这些人群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农牧区妇女生活质量。

  • 标签: 农牧区 妇女疾病 普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牧区育龄夫妇健康状况,促进农牧区育龄夫妇的生殖保健和孕前优生,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为我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取多阶段对我区4904位已婚妇女,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体检、妇科、和实验室检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04位应检对象中,因月经期和阴道用药未进行妇科检查者8例,实际参检人数为4896人,参检率99.84%。疾病统计排序是生殖道清洁度异常为65.52%,阴道炎41.01%,宫颈炎23.12%,附件炎18.56%,沙眼衣原体感染率0.13%,淋球菌感染率0.09%,梅毒螺旋体感染率0.08%。结论农牧区育龄妇女患病率较高的是阴道炎和宫颈炎,性传播疾病淋球菌感染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也被检出。加强农牧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高生殖健康质量势在必行。

  • 标签: 农牧区 已婚拟孕妇女 体检 生殖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