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年之后,就听到有消息说,中国去年的对外贸易顺差增长74%。这些年来,欧美国家一直指责中国以非公平手段获得贸易优势,并试图在双边和多边体制中对中国发难。可是,尽管如此,中国的贸易顺差不降反升。笔者当时就想,看到这种数据,欧美政治人物势必会急得跳脚。

  • 标签: 人民币币值 政治价值 贸易顺差 欧美国家 贸易优势 政治人物
  • 简介:<正>一我拍过一幅美国"越南战争阵亡者纪念碑"全景照片,还有一幅局部的,是纪念碑中间的部分,又恰好那里摆着一个不知什么人送来的花圈。记得我当时见到这座纪念碑的时候,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战死者的名字,心里很沉重。心想,他们为什么而死啊?后来,看到那带有野菊花、

  • 标签: 全景照片 越南战争 求学之路 那就是我 可真 她说
  • 简介:我最后一次见到爱德华·赛义德是去年4月16日在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为庆祝他的《东方主义》出版25周年而举行的学术会上。和几年前在普林斯顿大学见面的印象相比,爱德华那天的身体健康与精神状态都有明显的改善,我和在会上宣读论文的廖炳惠先生都为此庆幸。没想到才五个月之后,他却与世长辞了。

  • 标签: 爱德华·赛义德 文学批评史 文学研究 入世观念
  • 简介:米拉·茱莉亚潜逃了.怎么回事?这位来自雅加达的年轻建筑师被中爪哇某个地方的县长、市长、村长和乡长们追逐.另外一帮人又指控她拐走了维克多·扬的遗体.

  • 标签: 改革者纪念碑
  • 简介:“文学”这个概念是人类古已有之的,而“世界文学”这个观念并非是人类古已有之的。只是在1827年,伟大的歌德才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观念。这距今已经172年了。只是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才在不朽的《共产党宣言》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世界文学”的极其深刻的学说。这距今也已151年了。在人类快进入必将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21世纪的前夕,回顾一百多年来西方、东方是怎样看待“世界文学”的,这应该是更多还原

  • 标签: 世界文学 发展 美国 麦卡锡主义
  • 简介:2017年是韩愈研究会成立廿五周年,也是我会理事的换届会。第一次研究会在孟县举办,同时成立了“韩愈研究会”。这次会最令人难忘的:一是在省委的支持下,由省委宣传部报请中宣部,中宣部专文批示,并让文化部发文,批准由《文学遗产》、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河南大学等联合举办,河南孟县承办;

  • 标签: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卞孝萱 纪念 逝世 《文学遗产》 对外文化交流
  • 简介:从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到最先进的飞机,这条穿越百年的飞行航道把李晓阳从航模带上天空,甚至太空,他的航模不仅寄托了他的梦,也倾注了他的研究成果,而且他把这些技术向真正的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壮大李晓阳表示:“我乐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尽可能用普通的工程方法、工艺技术来实现复杂的设计思想。”

  • 标签: 莱特兄弟 李晓 纪念 研究成果 航天领域 设计思想
  • 简介: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小妹安妮·勃朗特有部小说叫《阿格尼斯·洛雷》,这点文学爱好者都知道,但她还有一部长达576页的小说叫《怀尔德费尔府第的房客》这一点则鲜为人知了。今午6月,美国的企鹅经典丛书中将推出这部小说。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代,法律和社会都视已婚女子为其丈夫的财产,而作者在小说中所全力关注的却是妇女权利问题。小说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追求独立的女人所进行的不懈抗争。主人公

  • 标签: 世界文坛 当代小说 安妮·勃朗特 拉什迪 厄普代克 多伊尔
  • 简介: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曾经塑造了许多犹太人的形象。最近他在小说《多尔恩或童年的博物馆》一书中又成功地描写了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多尔恩的犹太人的一生。该书还被法国拉封出版社翻译成法语。多尔恩1929年出生于德累斯顿,1953年离开民主德国来到西柏林。以后他在西德的威斯巴登市定居,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功,既有权力,又受人尊敬。然而,多尔恩的心中却留着一份苦涩,他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破损的童年——父母离异,母亲早逝。就在多尔恩一心想从物质上找回那些能代表他童年生活的东西的时候,他突然神秘地去世了。

  • 标签: 当代著名作家 世界文坛 阿尔弗雷德 童年生活 多尔 瓦尔泽
  • 简介:基地诗人金斯伯格的新诗集据英国《卫报》周刊95年1月29日报道,著名“垮掉的一代”重要诗人阿伦·金斯伯格新诗集《世界你好》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发行。金斯伯格诗歌中的政治倾向从不需要你费心去索解。从开始写诗起,他就总是直抒胸臆。这本新诗集读起来让人觉得是对接连不断地发生于1986年至1992年间所有重大事件的评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爱

  • 标签: 金斯伯格 世界文坛 “垮掉的一代” 《一千零一夜》 美国通俗小说 马哈福兹
  • 简介:1988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揭晓1988年度美国全国图书奖已揭晓,两位新闻工作者荣膺这项美国最高图书奖,分别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尊路易丝·奈维尔逊的雕塑作品。最佳小说奖由报刊专栏作家皮特·德克斯特获得,获奖作品为《巴黎鲑鱼》(ParisTrout)。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以一名14岁的黑人少女被害为线索逐步展开情节,描写了一名白人店老板如何疯狂地胁迫一黑人青年偿还债务,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这是德克斯特的第三部小说。

  • 标签: 小说叙述 全国图书奖 世界文坛 德克斯特 美国佐治亚州 新闻工作者
  • 简介:又一部亨利·詹姆斯传记问世纽约市昆斯学院英语教授弗雷德·凯普兰的传记新作《亨利·詹姆斯:天才的想象力》已在美面世,这部传记在情感的复杂性与洞察的深刻性方面堪称与詹姆斯本人所写的小说相媲美。这部极其生动的作品描绘出了一幅詹姆斯精致的画像: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为了保持自身的某种独立性而放弃美国国籍迁居国外。按书中所述,詹姆斯在两性关系、社会生活及自己的小说中均采取女性角色。尽管他曾恋上许多男性,但总体上说,他总是压抑自己的同性恋欲望,唯恐自己的性错乱会妨碍自己体验生活的深度。

  • 标签: 亨利·詹姆斯 世界文坛 矛盾心理 维多利亚时代 非洲裔美国人 马克·吐温
  • 简介:1995年在美国出版的报告文学作品《一起民事诉讼》面世以来屡获殊荣:被《时代》周刊评为当年10本最佳图书之一,被《纽约时报书评》评为当年11本最佳图书之一,获1995年度全美书评界奖中的最佳非虚构作品奖,获美国律师协会银木槌奖,获《芝加哥论坛报》哈特兰奖。《一起民事诉讼》记叙了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律师为一批深受两家大公司生产的食品之害而身患白血病的身无分文的人起诉两家大公司的故事。打官司的结局是:受害人获得为数不多的赔偿,而律师却因这场官司

  • 标签: 世界文坛 谷崎润一郎 卡罗琳 马斯特斯 民事诉讼 威廉·福克纳
  • 简介:<正>普天之下也许聋哑人是心灵最少烦扰的族群。因为声音带给人类的愉悦远远少于带给人类的懊丧。对于一个耳聪的正常人,他无可奈何地被迫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与你杳不相关的声音,这些声音既不能陶冶你的心灵,也不能哪怕给你些微的快意。它死乞白赖地送上门来,它唯一的使命是使你烦躁、不安和厌倦。耳聪的人时时不经意地皱起眉头,那不是由于无名烦恼,只是偶然的、舍之不去的声音的干扰。而对于聋哑人,这一切都不存在。他平静的笑容和安谧的心

  • 标签: 给你 耳聪 弹琵琶 《北京文学》 伊索 鸟鸣
  • 简介:法国发表著名作家吉奥诺的日记今年是法国已故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让·吉奥诺诞生一百周年。法国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摄影展览,报告会,小说研讨会等等。法国七星书社也为此出版了《日记、诗歌、随笔》一书。该书的第一部分是吉奥诺未曾发表的日记。吉奥诺的日记是在两个时期写的:第一段从1935年4月到1939年6月,那是他主张反战,呼吁和平的时期。第二段从1943年到1944年,即二战后期,也是他第二次被捕的前一年。这两部分日记形式内容迥异。

  • 标签: 宫泽贤治 世界文坛 吉奥诺 惊险小说 《第一个人》 阿尔及利亚
  • 简介:8月25日,由浅田次郎、鹿岛茂、林真理子等组成的评委会宣布,将第9届中央公论文艺奖授予日本女作家木内升。木内升1967年出生于东京都,毕业于中央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心理学专业,曾做过出版社和杂志社编辑,2004年以《新选组幕末的青岚》步入文坛,2008年《茗荷谷的猫》广受好评,

  • 标签: 文坛 动态 世界 心理学专业 2008年 评委会
  • 简介:8月22日,第8届中央公论文艺奖在东京揭晓,由浅田次郎、鹿岛茂、林真理子和渡边淳一组成的评委会宣布,石田衣良以《北斗:某杀人者的回心转意》夺得本次大奖,颁奖晚会于10月17日在东京举行。石田衣良1960年出生于东京,原名石平庄一,毕业于成蹊大学经济学系,自幼渴望成为作家,1997年以《池袋西口公园》获得第36届“ALL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

  • 标签: 动态 文坛 世界 大学经济学 渡边淳一 颁奖晚会
  • 简介:4月8日,由日本全国书店店员选出的2014年书店大奖出炉,和田龙以《村上海盗的女儿》夺得该奖。和田龙1969年出生于大阪,日本剧本家、小说家。《村上海盗的女儿》是一部上下两卷,长达近1000页的历史长篇小说,以日本战国时代横行于濑户内海的海盗王村上武吉之女村上景为主人公,再现了村上景与织田信长之间连绵不绝的战争。在受奖仪式上,

  • 标签: 织田信长 世界文坛 美国女作家 女性小说 渡边淳一 川端康成
  • 简介:美国《出版周刊》公布1991年最佳图书1991年11月,《出版周刊》一反常例提前公布了其评出的该年最佳图书。从五千多本各类图书中得出的最后名单多达67本,其中包括16部小说。这些小说题材多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索了社会、家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问题。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女作家纳迪恩·戈迪默的作品集《跳跃》也在其中。这本

  • 标签: 出版周刊 纳迪 题材多样 世界文坛 文学奖获得者 迪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