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姆“社会团结”理论提出:在社会分工造成“集体意识”削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完善职业群体的道德来弥补对个体维系力的不足,为“社会团结”提供新的基础。这种理论为我们在目前“道德失范”的状态下,重新看待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此视角分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迪尔凯姆 社会团结 职业道德
  • 作者: 陈迪迪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明显标志。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注意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创新情志;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拓展思维途径,优化思维品质。通过不同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 简介:专题背景10月31日,内蒙古呼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自缢身亡,他在遗书里说:"我……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其实只甩了一次。但老师不信我……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不了……"他表示,要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讨回"自尊"。媒体迅速关注了此事。同时。对于该事件的讨论在各媒体及网上轰轰烈烈展开。

  • 标签: 凯钦
  • 简介:当今的国际竞争,集中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上,依靠科教进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特点作一简要阐述,以期把握住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

  • 标签: 国际化 产业化 教育理念 办学体制 市场需求
  • 简介:从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20世不同版本历史、语文和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文化,认为其存在以下有待完善的地方:在科学观方面,应该进一步强调科学问题、科学假设作为科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阐明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的思想;在科学价值观方面,应该充分阐明科学的负面价值与内在价值;在科学发展观方面,应当修正"科学成就史观"和"个人英雄史观",确立"问题史观",突出科学问题、科学论争与科学家共同体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家的形象表征方面,应该注意表现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更为重要的一些专业性品质.

  • 标签: 科学素养 科学文化 科学教育 教材
  • 简介: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最强的音符.然而,就现实而言,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突出的问题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全面,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一般文化素质,甚至片面地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本文拟从另一视角阐述素质教育的内容,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内容作更深入的思考.

  • 标签: 21世纪 素质教育 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教育 生活教育 职业教育
  • 简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时下,有些青年教师对素质教育概念理解不深,课堂教学设计随意性大,总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是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来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手段。忽略了在课堂有效时间内的教学内容,而在课程计划之外,开设一些专门的兴趣课或提高课来作为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其结果是师生大量的时间被挤占,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且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下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设计,谈点看法。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检验和评价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从总体上讲是'教书育人'。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把教书和育人作为一个整体,努力使学生全方位的得到协

  • 标签: 中学 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原则 21世纪
  • 简介:<正>1986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一项以“乐园教育”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的区域性办学整体改革实验,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八年来的主要体会是:一、面向未来,立足现实,把握办学的主旋律——实施整体改革我们蔡子池教育组是隶属于来阳市教委的一个基层教育行政单位。作为一个基层教育行政单位,如何立足现实,面对未来,进行教育改革,从中窥出并把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我们几年来一直着力研究的重点问题。

  • 标签: 整体改革 中小学教育 面向21世纪 微笑教学 子池 新模式
  • 简介:面向21世,医学摄影面临挑战更面临机遇。本文认为医学摄影一定要在传统医学摄影与现代数码摄影的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中走系统工程之路;建设现代化的医学摄影系统工程;建设现代化的医学摄影教材体系;建设先进的医学摄影教育理论及方法体系;建设实用、有效的发展与深化医学摄影的组织体系;提倡兼并、合作、强强联合,实施学科多元形式;注重人才的素质培养,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

  • 标签: 医学摄影 系统工程 暗物质 系统三论 多元形式 数码摄影
  • 简介:影响20世中国教育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直接来源于18—19世欧洲现代民族国家在形成时所产生并依赖的国家主义及其教育理想,是欧洲近代日益高涨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在中国独特社会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并与欧洲各国国家主义教育理想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对20世中国教育的支配性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在20世中国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值得关注的学术论争,主要集中在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与人文主义等几方面。在21世,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对于中国大陆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依然有其合法性与正当性,同时应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融合世界主义的理念、关怀与责任。

  • 标签: 国家主义 世界主义 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