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喉镜片简便、快速、高水平的最佳保存方式。方法将待消的100片镜片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酸化水浸泡灭菌,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无菌巾包裹置于治疗盘中保存;B组采用酸化水浸泡灭菌,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置于治疗盘中保存(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一次性纸塑包装保存方法喉镜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无菌巾包裹保存。结果麻醉喉镜保存不善,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再次发生,对患者危害极大,采取纸塑包装保存法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防止全麻手术和抢救需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对徐光启著作的整理向来为人们所重视,但仍有散佚,本文首先介绍的即是徐光启的一篇佚文.相对而言对李之藻展开的研究却远不及对徐光启之研究,对其著作的整理也还不够,其所散佚的文章著作可能更多,就是保存在中的李之藻的一篇佚文.

  • 标签: 明代 徐光启 李之藻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发展,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乳腺癌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生殖毒性,均可能损害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目前临床常用保存乳腺癌患者生育力策略,包括胚胎和卵母细胞冻存等已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生育力保存方式,新兴的卵巢组织冻存、卵子体外成熟(IVM)技术,以及仍然存在争议的化疗期间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保护卵巢的方案。乳腺癌患者完成治疗后,可以选择合适时机尝试妊娠,并且妊娠并不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笔者拟就乳腺癌治疗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生育力保存策略、妊娠时机和安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保存乳腺癌患者生育力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殖毒性 生育力保存 卵子和胚胎冻存 孵巢组织冻存 卵子体外成熟 不育 女(雌)性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烷基化化疗和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 TBI)等性腺毒性抗癌方案经常用于治疗年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这可能导致女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或男性生殖细胞大量丢失。本文在针对生育力保存的背景、方法和适应证的基础上,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生育力保存方法中的选择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处理提供相关知识。

  • 标签: 生育力保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肿瘤生殖学
  • 简介:从天一阁所藏明抄本宋代《天圣令》中复原的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其中多条令文涉及粮仓建造、仓窖内部防潮保温处理、粮食保存以及相应管理制度等问题,令文的规定明确而详细。目前已有多处隋唐时期的仓窖遗址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仓窖结构、窖内铺设状况及部分相关设施得以复原。《仓库令》与考古发掘所获得的仓窖资料相互补充印证,为了解和研究隋唐时期仓窖建造、管理以及粮食保存方法提供了基础。本文将围绕地下仓窖的粮食保存方法这一主题,就仓库令及考古发现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隋唐 仓窖遗址 仓库令 粮食保存方法
  • 简介:我们珍惜前人留下的遗产和遗物,保存在家中,在公共的地方,如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历史建筑是我们过去生活的物质遗存。我们保存古老而有建筑和历史意义的房屋,是景仰先人的成就,保存我们的记忆和从历史中学习生活。被保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向公众开放,是否称为历史建筑博物馆,可能因各国各民族文化不同而有异。

  • 标签: 历史建筑 博物馆 保存 管理 文物 学习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为冠根斜折后牙寻找临床保存方法。方法对27例冠根斜折后牙,行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翻瓣,置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后全冠修复。结果27例患牙中,1例因咀嚼硬物造成充填体与牙体组织分离、松动,要求拔除患牙。其它26例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对上述26例患者全冠修复后进行临床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1例因口腔卫生较差造成牙龈红肿,行洁治后一周牙龈恢复良好,其他患者有3例牙龈退缩1~2mm,但对修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翻瓣补牙可以作为保存斜折断面在釉牙骨质界下患牙的一种手段。

  • 标签: 翻瓣 冠根斜折 后牙
  • 简介:家蚕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是家蚕遗传育种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资源收集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对新品种选育越有利。作为育种工作者,在对资源进行保存的同时,尚需对野生资源和特殊资源进行搜集、挖掘,以及开展遗传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采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新型育种手段,创建新的特色种质资源,为家蚕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 标签: 种质资源 创新利用 家蚕 保存 搜集 遗传育种学
  • 简介: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地表水的质量好坏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对地表水的监测就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在对地表水进行监测阶段,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地表水采样的质量,采样阶段与实验室分析比较,产生偏差的可能性更高,并且也难以保证地表水采样质量。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地表水监测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地表水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的操作规范要求,并针对地表水采样地地表水样的现场管理,为采样质量控制和地表水样品保存的流程细则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

  • 标签: 地表水 采样监测 质量控制 样品保存
  • 简介:摘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是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的基础,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随后探讨保存原则与方法,以期能够改善结果准确性,为微生物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样品采集 保存
  • 简介:方壶胜境是圆明园的四十景之一,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北岸湾内,是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的建筑群,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毁。目前方壶胜境仅剩一些石质构件和夯土遗迹,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方壶胜境遗址,本文对方壶胜境遗址的石质文物的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得出了方壶胜境遗址石质文物现存的病害主要有动植物病害、微生物病害、断裂、缺失、浅表性裂隙、人为污染等,其中表层片状剥落面积达66.63平方米,残缺部分达43.52平方米,严重影响文物的价值和长久保存。通过总结调查数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方壶胜境遗址石质构件的病害机理,大致原因有自然风化、人为破坏及历史原因,这些病害的统计和病害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调查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圆明园 方壶胜境 病害调查 保护建议
  • 简介: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各种影响因素中,湿度及其波动是引发文物材质发生损害的主要方面。调控环境湿度通常采用主动调湿方法和被动调湿方法,其中被动调湿功能材料在博物馆文物保存微环境湿度调控中具有相当的应用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调湿材料的概念和调湿原理;分类叙述了硅胶、无机盐、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4类调湿材料及其复合型调湿剂的调湿特性、制备方法、调湿机理以及各类文物调湿材料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专用调湿材料及其实用产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文物调湿剂研究应以性能优异、安全无害、低成本、多功能、适应多种应用需求为发展方向,并注重专用调湿材料质量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研究,以指导产品研发和应用工作。

  • 标签: 相对湿度 调湿材料 文物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液标本的保存(温度、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测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抽取每位志愿者空腹晨静脉血2ml,将同一患者的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混血后制备成10ml血液标本,分25份(0.38/份)加盖放入eppendorf管,1份即刻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清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余下24份分别置于-20℃,35℃环境下,分别在24、48、72h进行重新检测,比较不同保持环境、时间下的检测结果。结果35℃环境下72h进行重新检测结果与其他结果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血液标本保存在-20℃-35℃环境72h内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稳定,超出范围则影响较大。

  • 标签: 血液标本 保存 常规生化检测 影响
  • 简介: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的政策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伴始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发轫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确定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渐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思想的两个理论基点:第一,富农政策服从革命性质和任务,应征收富农半封建性的土地财产,不动富农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其他土地财产。第二,允许富农经济的发展,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些思想为中共执政后解决富农问题积累了理论经验,是新解放区土改"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成功展开的保证。

  • 标签: “保存富农经济” 新民主主义 理论渊源
  • 简介:据安莎通讯社报道,两名来自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学者查恩卡尔洛·简吉利尼和卡尔洛·希西近日声称,两人曾于1990年在奇吉萨拉契尼宫找到一座陶土头像,而该艺术作品很可能是达芬奇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雕塑作品。该作品是一座老年男子的半身头像。

  • 标签: 雕塑作品 达芬奇 保存 艺术作品 通讯社 意大利
  • 简介:颅脑创伤手术时,常行去骨瓣减压,遗留颅骨缺损。随着医学的进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越来越多,但迄今为止,尚无修补材料能在塑形、抗击、耐压、隔湿和防寒方面完全替代颅骨。目前,在各种颅骨修补材料中,仍然以自体颅骨瓣保存后原位再植成形效果最理想,不但可以诱导和加速新骨生长,更可以起桥梁作用,有利于边缘正常新骨按原形生长,而且没有年龄限制。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将自体颅骨用碘伏浸泡冷冻保存后再植,效果较满意。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颅骨再植术 碘伏 手术配合
  • 简介:组培物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见图2,方法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均匀设计法考察生长周龄、冷冻保护剂、预培养时间、降温方式、化冻方式等因素对青天葵组培物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组培物生长周龄对冷冻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略) 

  • 标签: 保存研究 物超低温 组培物
  • 简介:探索组织培养法保存关节软骨方案中换液频率对于软骨体外保存效果的影响,为寻找最佳的骨软骨移植物保存方案提供实验依据。在猪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取圆柱状骨软骨块60枚,随机分为3组:A组(不换液);B组(每7d换液);C组(每2d换液)。保存28d后检测软骨细胞存活率、组织学(番红O染色)和生物力学性能(杨氏模量)。结果显示,第28d时,各组软骨细胞存活率均出现降低,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蛋白多糖含量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杨氏模量高于A组和B组(P〈0.05)。表明组织培养法保存关节软骨时,每2d更换一次保存液的保存方案最优。提高换液频率可以维持保存液中的营养成分,为体外软骨细胞的代谢提供更充足的营养,提高关节软骨的体外保存效果。

  • 标签: 换液频率 组织培养 组织库 关节软骨 软骨移植
  • 简介:摘要地质材料所具备的化学构成数据是地球科学的重要资料之一。这一资料的获取渠道就是分析,采取先进的仪器实施分析,合理的将矿物学以及岩石学等技术作为化学分析的基础,只有合理的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并注重样品的保存,才能够获取到可靠的地质材料。

  • 标签: 地质样品 化学分析 样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