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7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狭窄行腹腔镜下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肠吻合重建,手术时长(232±73) min,出血(22±15) ml,术后住院时间(7±2)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发生无症状胆。所有患者术后半年肝功恢复正常,4例患者肝内胆管恢复正常,2例患者肝内胆管回弹不良,其中1例再发肝内胆管结石行开腹胆肠吻合重建及空肠盲襻皮下埋置术。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胆肠吻合重建及取石术应用于胆肠吻合术后狭窄患者安全可行,近期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种精准放置管腔内负压引流管的方法。方法两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分别为47岁女性(病例1)和67岁男性(病例2),分别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和“上腹部不适1年”于2019年10月和2019年1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胃镜活检病理分别显示为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病例2的CT诊断结果示胃恶性肿瘤伴小网膜囊淋巴结转移。两例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D2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至食管空肠吻合下方。病例1在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6天拔除鼻肠管,术后第7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0℃,术后第8天透视下确定为EJAL,并精准放置漏口内负压引流管,见图3。病例2术后第5天发热,体温38.6℃,腹腔引流液颜色浑浊并分层,约1 000 ml,引流液淀粉酶为13 000 U/L。当天透视下确定为EJAL,同时精准放置漏口内引流管,持续腹腔引流,营养和抗感染治疗。精准放置引流管的方法:透视下放置漏口内负压引流管至尖端离漏口3 cm左右;注入泛影葡胺,精准调整使引流管侧孔靠近漏口,负压吸引。观察指标:观察漏口内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记录抗生素使用时间、漏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两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精准放置漏口内负压引流管,病例1和病例2放置该引流管后分别间断发热6 d和5 d;漏口内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300 ml和400 ml,患者2第2天引流量不足200 ml;发生漏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10 d和6 d;分别于第24天和第14天诊断为漏口愈合,并恢复饮食;住院总费用分别为61 297元和63 942元。病例1随访30个月,健康状况良好;病例2随访8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对于EJAL,精准放置漏口内引流管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少肠液流入腹腔、减轻感染、加快愈合,方法简便且易于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空肠吻合口漏 负压引流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术后胆肠吻合狭窄再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初步探讨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腔镜中心因胆总管囊肿术后胆肠吻合狭窄接受机器人辅助再手术的7例患儿临床资料,男4例,女3例,月龄31~156个月,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其中5例患儿表现为腹痛,1例患儿表现为黄疸,1例患儿表现为腹痛伴发热。结果共有7例患儿因胆总管囊肿术后胆肠吻合狭窄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再手术,手术时间(62. 4±22. 9)min,术中估计出血量(4. 6±1. 6)ml,术后开始进食时间(3. 1±0. 4)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4. 6±1. 0) d,术后住院时间(6. 7±0. 8) d。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肝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时间3个月,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胆总管囊肿术后胆肠吻合狭窄再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精准灵活,并具有微创、美容等优势,整体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达芬奇机器人 吻合口狭窄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良性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因考虑胆肠吻合术后吻合狭窄行PTCS下扩张成形、肝内胆管取石治疗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0~76岁。该手术分为两期,一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置入鞘管固定,二期待窦道形成后经皮胆道镜行吻合狭窄钬激光+球囊扩张术。治疗后通过肝胆相关生化指标等评估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3±31.0)min(范围:15~120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4±2.3)d(范围:2~9 d)。经治疗后,9例患者术前腹痛、黄疸、发热寒战等症状消失;术前碱性磷酸酶为122~1 334 U/L,术后为85~702 U/L;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为44~1 219 U/L,术后为46~529 U/L。结论PTCS手术治疗过程安全,可有效扩张胆肠吻合狭窄,是治疗胆肠吻合狭窄的可选术式。

  • 标签: 外科吻合口 手术后并发症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胆道镜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吻合漏的病例,细小的漏口位于人工血管远端与自体主动脉吻合区,形成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使用4 F造影导管释放Ⅳ型血管塞,有效封堵漏口,同时使得假性动脉瘤血栓化,短期疗效理想。

  • 标签: 主动脉破裂 心血管外科手术 吻合口漏 介入封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狭窄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术后延续性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吻合狭窄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吻合狭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吻合狭窄发生率为17.50%,实验组患者吻合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82.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手术后吻合狭窄的预防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吻合狭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信式延续护理 食管癌 吻合口狭窄
  • 简介:摘要胆道吻合狭窄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选择非外科手术方法处理胆道吻合狭窄较为常见。目前常见方法为行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放置胆管支架支撑胆管,解除胆道狭窄使胆管形成再通。但在上述2种方法不能成功的情况下,磁性压迫融合术可作为一项补救方法。

  • 标签: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吻合口狭窄 磁性压迫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2例,女93例;年龄为(62.3±0.7)岁,年龄范围为20~75岁。215例患者中,86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倒刺缝线缝合吻合,设为倒刺缝线组;12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吻合未行任何加固缝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愈合以及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倒刺缝线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距齿状线距离、辅助切口长度分别为(127±9)mL、(160.2±3.8)min、(3.56±0.15)cm、(4.12±0.11)cm;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14±6)mL、(128.9±2.4)min、(3.67±0.12)cm、(4.25±0.09)cm。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0.61,0.94,P>0.05)。(2)术后情况:倒刺缝线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2.5±2.2)h、(8.1±0.5)d,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6.2±1.7)h,(8.0±0.5)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0.87,P>0.05)。(3)随访情况:2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倒刺缝线组患者术后吻合漏、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障碍例数分别为2、5、6、4、3例,而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3、15、11、8、9例。两组患者吻合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障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7,0.17,0.22,1.26,P>0.05)。两组患者肠镜检查结果示肠道均通畅。结论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吻合漏发生率。

  • 标签: 直肠肿瘤 治疗 消化道重建 倒刺缝线 吻合口漏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吻合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931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cT3—4期和(或)N1~2期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6~8周手术治疗。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保肛手术,部分患者行预防性肠造口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吻合漏情况。(3)影响吻合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4)随访情况及预后分析。采用电话、信件、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3年每半年随访1次,术后第4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血CEA、CA19—9、肺部CT、腹部MRI及肠镜等检查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情况。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8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肘(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失访患者作为删失值纳入生存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931例患者均行直肠癌保肛手术,其中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422例(开腹手术66例、腹腔镜手术356例),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286例(开腹手术79例、腹腔镜手术207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223例(开腹手术105例、腹腔镜手术118例)。931例患者中,78例行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术。307例患者行预防性肠造口术,624例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3±52)min

  • 标签: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多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可降解镁支架(BMAS)与316L不锈钢支架对移植静脉吻合再狭窄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其对内膜增生及内皮化的影响。方法2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可降解镁支架组(BMAS组)、316L不锈钢支架组(316L组)、对照组(NC组),每组9只。3组实验动物均行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术,术后1个月,BMAS组与316L组经颈动脉入路于静脉桥处分别置入BMAS与316L不锈钢支架,NC组无支架置入。支架置入1、2、3、4个月后观察吻合管腔直径变化,评价吻合再狭窄情况;4个月时获取3组移植静脉标本,行EVG染色评价管腔形态及新生内膜面积;Evansblue染色,分光光度仪中测量620nm波长的OD值,评价血管再内皮化情况。结果两种支架均可有效支撑吻合,改善吻合管腔直径丢失,BMAS力学支撑效果可媲美不锈钢支架,且4个月时BMAS导致的血管新生内膜面积与对照组类似[(4.80±0.58)mm2,vs.(4.17±0.56)mm2,P=0.112],明显少于不锈钢支架[(6.97±0.78)mm2,P<0.001];EvansBlue染色结果显示,4个月时316L组OD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316Lvs.NC:(0.19±0.03)vs.(0.09±0.01),P=0.001;316Lvs.BMAS:(0.19±0.03)vs.(0.08±0.01),P=0.001],而BMAS组与对照组无差别[(0.08±0.01)vs.(0.09±0.01),P=0.940]。结论BMAS可以有效支撑狭窄的移植静脉吻合,力学支撑效果不弱于316L不锈钢支架,同时在减少新生内膜增殖及促进内皮化方面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支架,可作为未来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潜在性方法。

  • 标签: 可降解镁支架 移植静脉 再狭窄 内膜增生 内皮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民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CD)肝移植患者术后胆道吻合狭窄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192例患者资料,供肝均来源于DCD。共入组145例患者,男性8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45岁。145例患者中发生胆道吻合狭窄8例,无狭窄137例,比较狭窄和无狭窄患者中国分类标准、供体年龄、体质量指数、供肝脂肪样变、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供体非计划心脏停搏时间、供体升压药使用情况、供体高钠血症、吻合技术等相关因素与胆道吻合狭窄的关系,并讨论其治疗策略。Spearman相关分析狭窄相关因素。结果结果提示发生狭窄情况与供体年龄(r=0.229)、体质量指数(r=0.204)、脂肪样变(r=0.239)、热缺血时间(r=0.214)、非计划心脏停搏的总时间(r=0.401)、升压药物的使用(r=0.237)和术前供体存在高钠血症(r=0.557)均呈正性相关(均P<0.05)。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对治疗胆道吻合狭窄有效,成功率高。结论引起DCD肝移植患者术后胆道吻合狭窄的相关因素较多,加强供体维护,缩短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提高吻合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胆道并发症。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是治疗胆道吻合狭窄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肝移植 公民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 胆道吻合口狭窄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机械吻合术后,治疗消化道中晚期痿并发症的体会。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机械吻合术后消化道中晚期痿的1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持续降低胃肠压力、引流胸腔积液的办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7例,3例死亡。治愈率为70%。其中,3例死亡患者均合并有糖尿病,接受了保守治疗。死亡率为30%。死因为感染、全身衰竭、败血症控制难度大。结论食管癌机械吻合术后,容易产生严重的消化道中晚期痿并发症。除了给予积极的治疗外,还要给予采取有效的术前预防措施,以及来减少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机械吻合术 消化道中晚期痿 治疗 体会
  • 简介:患者,男性,46岁,因“内闭塞3个月余”于2006年3月20日入院。诊断: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2005年3月行左前臂动静脉内成形术,于2005年底内闭塞,行临时动静脉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为再次行内手术入院。患者平日血压16/10.8kPa(120/80mmHg)左右,透析后血压降至12/8kPa(90/60mmHg)。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 吻合 血管 变异 血液透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环周切开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研究组给予内镜下环周切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吞咽困难程度、应激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吞咽困难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吞咽困难程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以及术后12 h,两组CRP、IL-6、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2 h,研究组CRP、IL-6、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2/31)与对照组(13.79%,4/2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环周切开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狭窄对于吞咽困难的改善效果更好,同时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

  • 标签: 食管癌 内镜下环周切开术 吻合口狭窄 吞咽困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标准选择我院肿瘤外科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76例,经乙状结肠镜检查,明确吻合炎诊断的患者。将76例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康复新液200ml+氢化可的松20ml+利多卡因20ml+庆大霉素40万单位混合液)和对照组(口服头孢克肟+复方角菜酸酯栓经肛门直肠用),各38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在大便次数、便潜血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混合液保留灌肠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炎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混合液 直肠灌注 直肠癌 吻合口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肠吻合良性狭窄(BBE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胆肠吻合良性狭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因23例,恶性病因10例;15例狭窄位于肝门部,18例狭窄位于肝门外。所有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或增强MRI或增强CT中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临床资料提示胆肠吻合良性狭窄。患者首先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并留置外引流管,10例(恶性病因)患者在术前完善肿瘤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良性狭窄,并在PTCD术中经胆道钳活检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狭窄。术后间隔1~4周经引流途径行球囊扩张治疗,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变化、术前术后胆红素及肝功能指标变化,随访术后患者的吻合长期通畅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PTCD联合球囊扩张手术顺利,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胆肠吻合良性狭窄程度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胆红素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所有患者吻合通畅率分别为90.9%(30/33)、72.7%(24/33)、63.6%(21/33)、63.6%(21/33)、60.6%(20/33)。随访期间共13例患者出现吻合良性狭窄复发,其中9例的吻合良性狭窄部位为肝门部,4例位于肝门外,经再次球囊扩张后保持吻合长期通畅。联合治疗后胆肠吻合良性狭窄位于肝门部复发率(60.0%,9/15)比位于肝门外(22.2%,4/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BBES复发者中4例为因恶性病因行胆肠吻合术,9例为良性病因,经第一次球囊扩张术后复发率分别为40.0%(4/10)与39.1%(9/23),复发时间平均分别为5.8个月与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D持续引流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BBES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且创伤性小,手术并发症少且可重复性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扩张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18~80岁;(2)病理证实为直肠癌;(3)肿瘤距肛缘<10 cm;(4)采用机器人直肠癌前切除术。排除既往有结直肠癌手术史者、合并远处转移或其他恶性肿瘤者以及急诊手术、严重腹腔粘连未行微创手术或需要联合脏器切除者。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的6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8例(62.6%),女性238例(37.4%),年龄(61.9±11.3)岁,应用新辅助放化疗者68例(10.7%),采用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术(NOSES)123例(19.3%),应用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15例(2.3%)。了解本组患者术后吻合漏发生情况,并根据2010年国际直肠癌研究组制定的吻合漏定义进行分级:A级:不需介入性操作治疗;B级:需要介入性操作来治疗,但不需手术治疗;C级:需行手术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漏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并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38例(6.0%)出现了吻合漏;吻合漏分级:13例(2.0%)为A级,19例(3.0%)为B级,6例(0.9%)为C级。出现吻合漏和非吻合漏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5%和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1%和87.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9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11)、手术时间长(P=0.042)、肿瘤距离肛缘≤5 cm(P=0.012)及术中出血量多(P=0.048)与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漏相关(均P<0.05)。手术方式是否为NOSES手术与吻合漏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7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03, 95%CI: 1.37~7.14,P=0.010)、手术时长≥180 min(OR=2.04, 95%CI:1.03~3.99,P=0.040)、肿瘤距离肛缘≤5 cm(OR=2.56, 95%CI:1.28~5.26,P=0.008)是患者行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肿瘤距肛缘距离近、手术时间长是行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术中需注意防治。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手术 并发症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