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小儿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长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纠纷。

  • 标签: 小儿 门诊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SAS评分为40.83±4.12分,对照组为49.18±4.62分,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HAMA评分为9.01±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VAS评分为2.34±0.37分,对照组为3.42±0.52分,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的疼痛感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 心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患儿100例及静脉输液药物无外渗患儿100例分别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患儿的实际静脉输液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儿为婴幼儿、患儿情绪、家属粗心、医院环境嘈杂、药物性质、护士穿刺技术及责任心不强等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诸多,需要临床中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保障患儿安全输液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药物外渗 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为预防液体外渗引起局组织不同程度损害,保证药液顺利、安全的输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院对40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治愈38例,2例因采取治疗不及时,造成患儿疤痕,结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液体的温度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合理选择血管,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护理质量,尽早发现,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输液 强刺激性药物 渗漏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优质护理减轻小儿输液的恐惧心理,使其自愿接受输液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改善输液流程,创造舒适输液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减轻患儿的输液负面情绪。结果小儿输液负面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小儿输液 负面情绪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3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本组300例患儿中发生静脉输液渗漏者28例,渗漏发生率为9.33%(28/300)。渗漏发生的原因为药物原因2例,占比7.14%(2/28);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6例,占比21.43%(6/28);配合不当10例,占比35.71%(10/28);血管选择不当10例,占比35.71%(10/28)。28例渗漏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小儿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易发生渗漏,且诱因主要包括药物、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配合不当、血管选择不当等,因此在临床护理时需加强健康宣教,注意改善环境,加强巡视,这样才能确保患儿输液安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渗漏 原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自2018年 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给予静脉输液的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对90例患儿的病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整理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外渗的时间,分析具体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结果:90例患儿中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有8例,发生率为88.8%,其中有2例是由于血管操作不当导致,3例由于患儿不配合导致,2例由于穿刺点的固定方法不当导致,1例由于药物原因导致。发生输液外渗的患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引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较多,在临床护理时应积极改善环境,提升护理质量,强化健康宣教,以期改善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情况。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外渗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本课题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共500例,随机纳入参照组(250例)和观察组(250例)。参照组仅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是在评估静脉输液渗出原因的同时,再拟定最佳护理措施,对比各组患儿静脉输液渗出总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静脉输液渗出总发生率为9.20%,观察组为4.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以静脉输液渗出原因为核心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渗出总发生率的关键,应予以重视。

  • 标签: 门诊 小儿静脉输液 渗出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5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75人,对照组275人。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静脉重注率、疼痛评分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静脉重注率显著更低,疼痛评分显著更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静脉重注率,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儿科疾病病情发展快、急症多,特别是在休克、呼吸心跳骤停及严重外伤的抢救时,常不能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而骨内输液在对急危重症患儿抢救中可迅速、有效地建立液体通路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本文总结近7年国内外骨髓输液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进展,以推进对该项技术的认识,并促进其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

  • 标签: 骨内输液 儿科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方法:以在2020.5月-2020.12月间我院儿科行小儿静脉输液的62例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管理,研究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护理人员护理指标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指标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能力且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小儿 效果 静脉输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40例静脉输液患儿资料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7月,针对小儿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对其预防对策进行研究。结果38例患儿存在问题,发生率为27.1%,20例穿刺失败,11例输液渗漏,4例针头脱落,2例针头堵塞,1例输液反应。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针对其常见问题制定相应预防对策,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提升患儿静脉输液治疗效果,使患儿、家长具有较高满意度。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问题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科室近期连续出现的6例输液反应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将不良后果减少至最低。方法根据我科近期发生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观察输液反应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小儿输液反应近期异常增多,且在同一病房连续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后果很严重。结论引起临床输液反应原因甚多,主要有液体的质量、环境污染、操作不当等因素,应加强对各环节质量的控制,减少发生率。

  • 标签: 小儿输液 临床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膏对防治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经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后渗漏尚有回血的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牙膏涂敷针口周围肿胀处。对照组50例,对肿胀处不予牙膏处理,继续观察。结果用牙膏涂敷后的肿胀处能消失变小,顺利滴完液体,肿胀继续增大的发生率仅为2例,有效率96%。而对照组的肿胀部98%会继续增大,不能继续顺利滴注,而不得不拨针重打。结论牙膏能有效防治头皮输液肿胀。

  • 标签: 牙膏 头皮输液 回血 防治肿胀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儿科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种。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的可产生严重后果。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才能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外渗 原因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具体 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 82 例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作为本次医学试验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 8 年 9 月 -- 201 9 年 9 月 整一年,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观察,一组对照,每组 41 例。 对照组 中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采用 普通的 常规护理,观察组 中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则运用含有特别技巧的 护理 干预 ,观察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并观察是否有其它状况发生,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统计及评分,两组对比后,进行数据研究。 结果:观察 组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家属对 护理满意程度平均 分为( 9.76 ± 0.18 ),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7.56% ; 对照 组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家属对 护理满意程度平均 分为( 7.29 ± 1.01 ),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87.80% ,数据表明,观察 组 较于对照组来说,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平均护理满意度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患者退热时间快 , 反应较为温和,且所有患者在普通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 P < 0. 05) 。 具体资料详见表一。 结论:护理干预 在小儿静脉输液的 护理中缓解症状明显,有效的提升了治疗效率。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方法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留置针穿刺的技巧与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0例患儿中96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占80%,22例患儿实施二次穿刺成功,占18.33%,仅2例患儿经多次穿刺方完成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娴熟的穿刺技巧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同时对于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护理 穿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