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术中止血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以宫腔填塞纱布止血,研究组39例患者行以环形间断缝合术止血,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患者来说,术中采用环形间断缝合术的方式进行止血效果优于宫腔填塞纱布止血,效果可靠,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大出血 术中止血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人性化理念的护理管理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人性化管理前后各6个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45例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45例采取植入人性化理念的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28名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及护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5.6%,观察组满意度为9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增强、护理水平提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前(P<0.05)。结论植入人性化理念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理念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式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4月—2017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聚维酮碘冲洗1次,B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聚维酮碘冲洗2次,C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聚维酮碘冲洗2次,手术后冲洗1次。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消毒方式 白内障 眼内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ICU患者机械通气时封闭式气管内吸痰(CS)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ICU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CS,B组采用OS,比较两组吸痰前及吸痰后1min、5min的SpO2值、HR、BP;有无痰液喷溅污染;护士吸痰总耗时;护士对不同吸痰方式的依从性;VAP发生率。结果A组因吸痰所致SpO2值降低、HR增快、BP升高情况较B组轻微;痰液喷溅污染率、护士吸痰总耗时、VAP发生率有显著下降低;护士对CS依从性明显上升,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对机械通气患者的SpO2值、HR、BP影响小,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护士的工作效率,护士对CS吸痰的依从性更高,因此更适合ICU机械通气的患者。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封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于围生产期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况影响。方法60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孕妇均按照医院规定来院产检,观察组在产前2个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定期产检,观察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为82.3%,剖宫产率为17.7%,对照组分别为55.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比例。

  • 标签: 孕产妇 产前护理 焦虑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和肛提肌折叠术;直肠粘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粘膜下及三间隙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三种术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疗效。方法23例重度直肠脱垂病人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术式治疗。结果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5例术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直肠粘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粘膜下及三间隙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9例中2例复发,治愈率77.8%;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9例均治愈,治愈率100%。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病人采取个体化治疗。

  • 标签: 重度直肠脱垂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实施干预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临床收治用药治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常规用药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率,评估并分析各组患者掌握药学知识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8.25±0.13)分、药物认知评分(8.04±0.3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实施不合理用药干预可以一定程度预防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干预方式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麻醉对分娩方式和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50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250)与观察组(250),对对照组产妇未实施联合麻醉进行分娩,对观察组产妇实施了联合麻醉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中宫缩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妇及新生儿合并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宫缩素使用率、阴道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产妇产后出血同对照组产妇无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延长、活跃期延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联合麻醉应用到产妇临床分娩中,能够明显降低产妇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让人性化服务得到更好的体现。

  • 标签: 新生儿 产妇 分娩 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全麻以及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这两种麻醉方式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且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全麻也就是CA组,另外一组采用全麻同硬膜外阻滞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CGEA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这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等因素进行对比。结果CGEA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1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内疼痛的程度评分同CA组患者同期相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麻同硬膜外阻滞麻醉相联合的方式可以将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极大的加以降低,从而减少患者吗啡的使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这种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醉方式 胃癌根治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组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胃切除术病人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术式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型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高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在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方面优于P型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 标签: 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并发症 P型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 Treitz韧带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对社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认知的影响。方法从南翔镇2015年骨质疏松症筛查人群中抽取1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文字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图文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3、6、9、12个月后实验组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对照组加入实验组后,对照组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家庭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良好,可提升骨质疏松认知水平。

  • 标签: 健康宣教方式 老年居民骨质疏松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77例,A组和B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和全身麻醉方式,观察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术后1d、3d、5dA组患者认知功能评价均优于对B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可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术后夹闭引流管的方法,在减少术后失血中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月40例需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持续引流组和早期夹闭组。术前及术后24h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术后24h、48h计算失血量。结果术前Hb、Ht两组间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Hb、Ht高于持续引流组有显著性差异,早期夹闭组术后24h、48h失血量及输血患者比例较持续引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术后夹闭引流管的方法,对于减少术后失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术后 髋关节置换出血量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刺血疗法及火罐的应用方式在临床中经验及体会。方法选择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刺血疗法与火罐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1~3疗程治疗后,150例病人中,痊愈126人占84%,显效15人占10%,好转7人占4.66%,无效2人占1.33%。结论对于刺血疗法我们要明确治疗疾病的疾病谱,则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选穴配方,可以更好的治疗疾病,对各病症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刺血疗法 火罐 经验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7例,其中I型患者20例,II型患者39例,Ⅲ型患者3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2组和3组。1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內钉治疗,2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3组患者接受胫骨外固定架及腓骨1/3管型钢板治疗。分析并研究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为5.2个月,2组的愈合时间为5.7个月,3组的愈合时间为8个月;1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2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57%,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21%。结论I、Ⅱ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患应尽量避免接受胫骨解剖型钢板治疗,外固定架及腓骨1/3管型钢板可以作为Ⅲ型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院我待产合并妊高症的产妇68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人。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护理的不同方式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优质护理的观察组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前者的总满意程度为94.12%,后者的总满意程度为79.41%。且前者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者。结果比较差异显著,<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妊高症的产妇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产妇护理 价值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善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诊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病人均进行药物或者介入治疗,并给予心理干预,对比病人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冠心病病人护理前SAS量表评分为(43.54±0.52)分,SDS量表评分为(44.12±0.45)分,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冠心病病人的SAS量表评分值为(20.44±0.58)分,SDS量表评分值为(21.13±0.44)分,负面情绪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冠心病病人的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冠心病病人的负面情绪,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出现概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异性,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突出且并发症出现概率小,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分析对象,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观察两种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状况。结果45例阴道试产产妇中有20例失败,改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25例,成功率55.56%,最后共有65例产妇实施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在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选择阴道顺产,但是必须在产程中严密监测。

  • 标签: 瘢痕子宫 分娩方式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子宫全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其中,A组患者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B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由结果可知,经阴道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结论经腹子宫全切与经阴道子宫全切治疗子宫肌瘤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阴道子宫全切治疗临床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经腹 经阴道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