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二次剖宫产实施过程中,腹壁纵横切口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1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需实施腹壁横向切口剖宫产。观察组需实施腹壁纵向切口剖宫产。比较两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二次剖宫产时,通过在腹壁上实施纵向切口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横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1)分析我院2003—2012年十年间隔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的变化;(2)分析各指征变化与剖宫产率上升的关系,寻找影响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整理我院2003-2012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十年间隔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因素。结果(1)剖宫产率的变化2003—2012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2)2003年与2012年剖宫产指征比较2003年以头盆不称指征的剖宫产多,2012年以社会因素指征进行的剖宫产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剖宫产指征已从以医学指征为主(主要是相对头盆不称)转变为以社会因素的指征为主(主要是单纯的社会指征),这也是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原因。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96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观察组行自然分娩。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6.25%,低于对照组的22.92%、20.83%,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产妇若不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建议行自然分娩,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分娩 再次妊娠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37例、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41例,纳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单、住院信息后,整理研究用数据,行临床对比研究。分析瘢痕子宫、非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治疗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及孕产期、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瘢痕子宫妊娠者剖宫产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孕产期、剖宫产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者,且切口甲级愈合率低于非瘢痕子宫妊娠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再次剖宫产治疗中存在较高产后出血等孕产期、剖宫产并发症风险,且术后切口愈合质量欠佳,需加强上述问题的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保障产妇剖宫产分娩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剖宫产 非瘢痕子宫 临床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剖宫产的产妇术中术后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加强术中术后的护理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方法收集243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结果胎儿窘迫、疤痕子宫、头盆不称、羊水过少、胎位不正、巨大儿、妊高症、其它因素是本研究中剖宫产手术的重要临床指征。结论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指征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产妇剖宫产率上升的形成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和对策。方法以查阅产妇围产期保健册、统计资料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辖区2008年至2012年共2086例的产妇。结果辖区内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55.2%增到2012年的70.2%,高于北京市20%。产妇认识上的误区,对剖宫产的副面作用认识不足、对宫缩疼痛的害怕而盲目要求手术以及医疗机构的利益驱动、医师为避免医疗纠纷放宽手术指征等原因而引发产妇对剖宫产的要求已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结论要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加大对医疗机构剖宫产率的控制力度,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 标签: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措施对65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65例剖宫产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术后精心护理使母婴平安。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防治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探究患者出血情况、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4.2~2015.6期间1200例入院生产产妇,根据生产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分娩组、,对两组出现情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娩组产后出血占5.0%,出血量为716.4±157.8ml,剖宫产组为14.0%,出血量为1024.6±205.7ml,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出血量少、发生率低,P<0.05;两组在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因素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因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现出血情况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10.4%,两组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出血几率较大且出血量较大,为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症状,因减少临床使用剖宫产,对于高危产妇为避免产后出血量较大,可使用药物提高子宫收缩力减少出血。

  • 标签: 止血 孕妇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剖宫产手术患者数量逐渐增加,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够对产后出血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凝血功能异常,前置胎盘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产后出血患者在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后均能够实现康复,死亡率也在逐步降低,本文主要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通过归纳总结,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0例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措施及其结果的分析。结果30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感染、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7天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饮食、疼痛、活动及母乳喂养的指导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尽早康复。

  • 标签: 产科 剖宫产术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腹产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对产妇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523例剖腹产手术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一般剖腹产患者的护理常规。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程序化的操作步骤,促进了产妇的恢复,有效防止了剖腹产导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523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剖宫产后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既能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又可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剖宫产手术后 护理体会 全面认识剖宫产
  • 简介:摘要由于许多产妇惧怕自然分娩带来的疼痛,而选择剖宫产,但剖宫产会产生很多的并发症,由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引起的产后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本文就目前用以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药物和手术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剖宫产的手术质量,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提升产妇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术产妇施行心理护理的好处。方法对110例剖宫产术的产妇施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设为观察组。另110例剖宫产产妇施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施行心理护理的产妇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减轻心理负担。术后减轻疼痛,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结论做好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在稳定产妇情绪、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阿氏评分,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