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华能某风电场一座风机为例,介绍了风电场风机监测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选择与布设原则,并详细阐述了风机沉降观测的方法、施测步骤及数据处理情况。

  • 标签: 风电场风机 沉降观测 数据处理
  • 简介:日本当地时间2009年1月23日12时54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在日本发射升空。“呼吸”号将观测太阳发射并经地表反射的红外线,以及地表和大气自身放射的红外线,

  • 标签: 观测卫星 温室气体 升空 世界 红外线 日本
  • 简介: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从古至今,见诸史籍记载的地震现象就达八千多次。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防止地震对人类社会造致的灾害,曾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进行了长期连续的认真观测记录,并总结积累了不少识别地震先兆和避免地震灾害的知识经验。它们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历史遗产。

  • 标签: 地震观测 古代 地震灾害 史籍记载 人类社会 自然现象
  • 简介: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 标签: 技术应用 沉降观测 观测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量一旦超过一定范围,将会影响建筑的稳定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为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沉降观测技术,为建筑施工提供精确的沉降参数,避免高层建筑施工出现误差。本文简要阐述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明确了沉降观测技术的具体施工步骤,并就如何提高高层建筑沉降准确度进行了具体探讨。

  • 标签: 高层建筑 沉降观测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铁路的设计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控制标准极为严格,本文依托对某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介绍了高铁路基施工中沉降观测方法与数据分析技术,望对今后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铁路基 沉降观测 分析 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对位于海边高山的气象观测场坪进行了防雷设计,重点讨论了直击雷防护、雷电感应和电磁脉冲防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工后沉降是路基工程质量的主要判定依据,是影响路基结构稳定和线路平顺性的关键因素。沉降观测是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和工序施工时机的关键环节。传统人工沉降观测受自然气候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费工耗时,成果整理评定主管因素较多。自动沉降观测根据设定的频次,客观记录实时沉降和累计沉降并自动记录数据分析成果。本文以哈牡客专路基施工为例,介绍自动沉降观测施工方法,可供同类工程施工中参考借鉴。

  • 标签: 路基 自动沉降 观测 技术
  • 简介:针对南昌地震台2013年11月16日出现的漏电干扰事件,建立了均匀半无限介质的地面点电源模型,分析电场数据在近源场和远源场的区别,远场可近似为均匀场,近场为不均匀场;对比2种电场观测方式(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对漏电源的响应,对于南昌地震台此次漏电源,2种电场观测方式数据均表现为干扰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不一,且方向相反。

  • 标签: 地电场 自然电场 漏电干扰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随着荷载增加,或者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结构设计等诸多因素造成不规则下沉趋势,这种趋势将会影响到建筑物本身倾斜,并可能危及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变形观测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准确并且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对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济南中新国际城施工过程,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设计,并对建筑物沉降进行预测。

  • 标签: 高层建筑物 沉降观测 变形预测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深基坑工程数量也越来越多,那么基于质量保障前提下的深基坑变形观测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工程量深基坑变形观测力度,不仅可以保障项目施工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就以工程测量中的深基坑变形观测要点进行几点分析。

  • 标签: 工程测量 深基坑 变形
  • 简介:摘要近几年,建筑物数量开始不断增多,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给施工提供准确的沉降参数,需要加强建筑物沉降测量方面的工作。在适应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测量人员要做好建筑物的沉降测量工作,进而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通过提高建筑物沉降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效果。文章对建筑沉降测量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沉降点 测量技术
  • 简介:摘要测压管是水库、闸涵观测的重要设施,根据观测目的的不同,在工程的不同位置均设置了各种测压管,工程投入运用后,根据测压管实际观测水位,了解分析水工建筑物在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工作状态,为工程管理运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测压管观测是分析工程是否正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施工、管理和运用过程中,由于施工及人为等原因,容易造成测压管的淤塞,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观测,而且易酿成事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 标签: 测压管 清淤 高压水冲 扁铲拨动 螺旋锥钻
  • 简介:Q:火星有很多特征与地球很相似,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它最有可能出现过生命。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也让我深深地着了迷,可是老师说要每隔两年多才有一次仔细观测它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什么时候才是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机呢?

  • 标签: 火星最佳时机 观测火星
  • 简介:由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设计、川崎重工业公司制造的4架OH-X型观测直升机中的首架,已于不久前在该公司的岐阜试验场进行了首次飞行,并获得了成功。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购买250架这种直升机,从2000年开始逐步替换现役的

  • 标签: 直升机 技术研究 机构设计 观测系统 工业公司 海上自卫队
  • 简介:利用傅里叶谱分析、数字滤波、小波变换分析对重新处理的1899.7至1992.0年相对于H37参老系的最新均匀极坐标序列Pole37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Chandler摆动的谱结构在不同的历元处是不同的,在1930年前后的时段确实存在“双峰”结构。在1930年以后Chandler摆动为稳定的单峰,其振幅是随时间变化的。从“双峰”到单峰是一个平衡的“演化”过程。(2)极移的财年振荡的周期、振幅是较稳定的;(3)从资料是到极移的Markowitz项不像一个随机运动,而是一个周期为近30年、振幅为25mas左右的天平动。(4)极移的线性漂移速率在Y分量上比较明显。其X分量为1.6mas/a,Y分量为.4mas/a,速度方向为西经64°.8,速度大小为3.75mas/a。

  • 标签: 钱德勒摆动 资料处理 频谱分析 傅利叶分析 小波变换分析
  • 简介:摘要简述了玉树地震台前兆观测的现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产出的各项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主要从前兆观测中所受到的环境干扰、人为干扰及观测技术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周边干扰的排除,分析出对前兆观测干扰的原因,在数据记录特征上对干扰分类,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观测资料的使用价值上得以提升。

  • 标签: 前兆观测 资料分析 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