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0例ASC-US患者进行HPVE6/E7mRNA和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结合病理学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E6/E7mRNA阳性率分别高于CINⅡ-级和CIN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等级宫颈病变的HPVE6/E7mRNA拷贝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宫颈病变级别与mR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HPVE6/E7mRNA与HR-HPVDNA检测CINⅡ+级和CINⅢ+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PVE6/E7mRNA检测作为ASC-US的分流指标更确切有效,是目前ASC-US患者是否阴道镜转诊的较佳分流策略.

  • 标签: E6/E7mRNA 人乳头瘤病毒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烫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其骨骼肌解偶联蛋白(UCP)2、UCP3mRNA表达水平的异同.方法选用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112只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后分成4组:A组不切痂,分别于伤后8、24、96、120、168h处死;B组伤后8h切痂,于伤后24、96、120、168h处死;C组伤后24h切痂,伤后96、120、168h处死;D组伤后96h切痂,伤后120、168h处死.测定各组大鼠各时相点的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以及腓肠肌UCP2、UCP3mRNA表达水平.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A组大鼠伤后24~168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C、D组伤后120h和(或)168h均高于A组(P<0.01).(2)血清TNF-α水平:A组伤后各时相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伤后各时相点均低于A组(P<0.05或0.01).C组伤后168h低于A组(P<0.05).(3)腓肠肌UCP2mRNA的表达量:A组大鼠在烫伤后8h即已明显升高(P<0.01),24h到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B、C组伤后168h时分别为0.32±0.20、0.35±0.15,明显低于同时相点A组0.71±0.12(P<0.05).各组腓肠肌UCP3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UCP2类似.结论大鼠严重烫伤后UCP2、UCP3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代谢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休克期切痂可降低这一表达,降低代谢率.

  • 标签: 大鼠 烫伤 切痂 骨骼肌解偶联蛋白2 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 MRNA
  • 简介:目的明确鼻咽癌铂类同期放化疗疗效与肿瘤组织中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inggene1,ERCC1)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肿瘤科经活检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的初治患者,放化疗前通过RT-PCR测量肿瘤组织中ERCC1mRNA表达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顺铂单药同期放化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查,评估疗效,分析铂类药物化疗短期疗效与ERCC1mRNA表达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共78例患者纳入研究且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占65.38%,部分缓解占24.36%,疾病稳定占5.13%,疾病进展占5.13%;有效率89.74%,疾病控制率94.87%。ERCC1mRNA在肿瘤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为1.216,患者的年龄、性别和TNM分期与ERCC1mRNA表达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肿瘤组织中ERCC1mRNA低表达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5)。结论ERCCl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铂类同期放化疗短期疗效间呈负相关关系,可预测铂类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

  • 标签: 鼻咽癌 同期放化疗 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铂类
  • 简介:摘要以胰腺癌PANC-1细胞为研究对象,CFIm25敲减表达前、CFIm25敲减组、AICAR(AMPK通路激活剂)处理组细胞BrdU增殖水平分别为:23.43±3.51、31.77±4.77、18.29±2.47;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分别为:9.51±1.43、7.15±0.87、15.80±1.93;细胞周期G0/G1期:53.15±1.30、44.70±2.20、71.01±5.43;S期:26.91±0.86、33.58±0.65、16.47±1.45;G2/M期:19.93±2.00、21.72±2.61、12.52±4.03。提示CFIm敲减后细胞增殖增加、凋亡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AICAR(AMPK通路激活剂)处理后增殖凋亡趋势同敲减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说明CFIm25可通过AMPK通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翡翠贻贝多糖治疗宫颈癌荷瘤裸鼠及对免疫系统和p5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宫颈癌荷瘤裸鼠模型,观察翡翠贻贝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及对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白介素2(IL-2)、瘤体组织p53基因mRNA表达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翡翠贻贝多糖高(0.5g/kg)、中(0.1g/kg)剂量可明显抑制荷瘤裸鼠瘤体的生长(P<0.01),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2的产生(P<0.01),但对p53基因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翡翠贻贝多糖可显著抑制宫颈癌荷瘤裸鼠瘤体的生长,并能增强荷瘤裸鼠的免疫功能。

  • 标签: 翡翠贻贝多糖 宫颈癌 免疫系统 p53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时Pou3f3/Brn-1mRNA表达变化,以推测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生理病理关系。方法大鼠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正常对照组,NC)、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对照组,HC)、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PCR检测Pou3f3/Brn-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大鼠坐骨神经中的Pou3f3/Brn-1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Pou3f3/Brn-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系统的方式,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分析其对结直肠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确定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47例为肿瘤组。同期选取2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系统技术检测肿瘤组及对照组外周血液标本中的hTERT mRNA表达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对结直肠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组hTERT mRNA阳性表达量为(14.022±7.691),对照组为(0.467±0.391),肿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液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的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是否有淋巴、血行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系统,克服了传统检测技术不能定量只能定性的检测缺点,通过检测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可作为有效诊断结直肠癌及是否微转移,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晚期膀胱癌发展过程中与差预后相关的RNA,构建一个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mRNA(lncRNA-miRNA-mRNA)网络并加以实验验证,以研究其在晚期膀胱癌发展中的分子调控作用。方法收集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NCBI-GEO数据库431例和492例膀胱癌患者组织样本,Ⅲ、Ⅳ期、高级别、高级别≥病理亚分期2期(pT2期)为晚期膀胱癌,Ⅱ、Ⅰ期、低级别为早期膀胱癌;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功能富集分析、生存分析、miRNA靶向预测和Pearson相关分析。利用可视化软件构建网络。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BH法计算错误发现率校正P值,以FDR<0.05、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随后,收集22例膀胱癌患者组织样本,高级别肌层浸润性≥T2期、高级别或浸润性TaT1期为晚期膀胱癌,低级别非浸润性TaT1为早期膀胱癌;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获得相似表达模式的8个长链非编码RNA、28个mRNA和8个微小RNA,并以此构建出核心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该网络与晚期膀胱癌的侵袭、进展、转移及差预后相关。晚期膀胱癌组织Ⅵ型胶原α1(COL6A1)、Ⅱ型钙粘附蛋白(CDH11)、金属蛋白酶和血小板反应蛋白模体Ⅰ型(ADAMTS12)、长链非编码RNA-01705(LINC01705)、长链非编码RNA-01929(LINC01929 RNA)相对内参表达倍数值高于早期膀胱癌组织(-1.213比-4.212,t=4.170,P<0.01;-10.75比-14.64,t=4.602,P<0.01;-7.594比-11.93,t=5.152,P<0.01;-10.18比16.55,t=4.493,P<0.01;-11.62比-15.08,t=2.86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晚期膀胱癌组织COL6A1、CDH11、ADAMTS12蛋白平均吸光度值高于早期膀胱癌组织(0.213 8比0.090 9,t=2.302,P<0.05;0.183 9比0.078 9,t=5.992,P<0.01;0.279 1比0.147 8,t=4.52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癌组织人-微小RNA-6875-5p(hsa-miR-6875-5p)、人-微小RNA-6784-5p(hsa-miR-6784-5p)、人-微小RNA-128-2(hsa-miR-128-2) RNA相对内参表达倍数值低于正常组织(-15.78比-12.41,t=4.995,P<0.01;-15.53比-12.68,t=3.226,P<0.05;-13.79比-11.43,t=3.40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癌细胞系T24中COL6A1蛋白相对内参灰度比值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V-1(0.677比1.000,t=7.5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癌细胞系T24、EJ CDH11蛋白相对内参灰度比值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V-1(0.656比1.000,t=6.0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miRNA-mRNA网络在晚期膀胱癌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脂质多聚复合物(lipopolyplex, LPP)递送平台和保守抗原开发的新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将4个拷贝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of matrix 2 protein,M2e)与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编码基因按照真核密码子优化,串联构建融合抗原并体外转录为4M2eNP-mRNA,利用LPP技术平台制备甲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LPP-4M2eNP)。转染真核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体外验证NP和M2e表达;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10 μg、30 μg mRNA疫苗,间隔4周加强免疫一次,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免疫斑点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M2eNP-mRNA转染真核细胞后NP和M2e正确表达。单针免疫可明显诱导抗原(NP和M2e)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在小鼠中诱发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呈Th1型偏向;NP细胞免疫应答显著提高,但M2e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LPP-4M2eNP疫苗在小鼠中单针免疫即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mRNA疫苗 免疫应答 核蛋白 基质蛋白2胞外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健脾益肾方治疗组。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RT-PCR检测。结果各组肾组织均有TGF﹣β1mRNA表达,模型组大鼠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肾纤维化 TGF﹣&beta 1 健脾益肾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NA高通量测序的树突状细胞(DC)原位胰腺癌细胞(BxPC-3)瘤苗(DC-BxPC-3)抗胰腺癌的机制。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取新鲜外周静脉血(红十字会),胰腺癌BxPC-3细胞购自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50 ml外周静脉血,贴壁培养获得DCs和去DCs的系统免疫效应细胞(SIECs),并诱导增殖。DCs致敏时,BxPC-3∶DCs=1∶1;抑制与凋亡实验时,DCs∶SIECs∶靶细胞=1∶20∶2。以mRNA高通量测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进行检测。组间比较采用LSD或Dunnett T3检验。结果CCK-8实验显示,致敏DCs组、DCs-BxPC-3瘤苗组的BxPC-3生存率分别为56.7%、2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60,P<0.05)。凋亡实验显示,致敏DCs组、DCs-BxPC3瘤苗组对BxPC-3的凋亡率分别为(23.12±1.05)%、(80.86±5.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0,P<0.05)。差异mRNA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融合瘤苗组的催化活性、分子信号传导活性、免疫系统、代谢过程、生物调节等功能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干扰肿瘤细胞氨基酸代谢与脂质转运。结论DC瘤苗诱导免疫效应细胞抗胰腺癌效能优于肿瘤裂解物致敏DC。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胰腺癌 瘤苗 基因本体论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环境下的动物模型,研究颞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TMD)软骨关节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IGF-1、TGF-β1、TNF-α、IL-2与IL-3的变化情况。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正常与+Gz下的颞下颌软骨细胞,提取总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Ⅱ型胶原、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IGF-1、TGF-β1明显减少,TNF-α、IL-2与IL-3显著增高。结论在+Gz下,颞下颌关节软骨基质成分受到严重影响,修复能力下降,炎性反应增加。

  • 标签: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颞下颌关节软骨基质成分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中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RNA(TGF-β1RNA)表达水平,探讨CIN局部微环境变化,为郎格汉斯细胞(LCs)诱导的外周免疫耐受寻求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CIN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10和TGF-β1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IN组织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Ⅱ-Ⅲ级组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CINI级组,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局部微环境中IL-10及TGF-β1高表达可能是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中基于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来建立一个能够同时对14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有效地建立一个对癌基因E6/E7mRNA的检测方法。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23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探究14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不同病毒的E6/E7基因序列,来探究这些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并且结合相对应的反应体系来构建一个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的检测方法与系统。在实验中需要结合这些临床样本来利用温核算扩增技术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最终来探究其检测结果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着一致性。结果:在实验中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在试验检测中将检测限提升更高的程度,并且对于一些常见低危型HPV中也并没有出现交叉检出的情况,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与Aptima HPV检测结果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中的敏感性为84.0%,特异性更是高达94.4%阴性预测值比阳性预测值高出更多,高达97.9%,而阳性预测值仅为65.6%。结论: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有着特异性好、稳定性好以及灵敏性高等等优势,能够在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诊断方案以及技术平台。

  • 标签: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E7mRNA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Kv1.3通道的mRNA水平与药物的相关性并检测该通道在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分析通道的mRNA与癌症治疗反应库中的药物相关性,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v1.3的表达水平。 结果:Kv1.3与IKCa1通道mRNA水平与多种药物具有反向相关性,且Kv1.3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表达。 结论 Kv1.3在黑色素瘤中高表达,为以Kv1.3为靶向的黑色素瘤药物敏感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瘤 Kv1.3 mRNA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生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TSA与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共培养,MTT检测细胞增生,RT—PCR法检测细胞端拉酶hTERTH-mRNA的表达,同时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上的改变。结果TS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同时它也能显著减少hTERT-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hTERT-mRNA表达,进而抑制其生长,这可能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抗肿瘤的另一机制。

  • 标签: MRNA表达 端粒酶HTERT 人胃腺癌 曲古抑菌素A 影响的研究 细胞株增殖
  • 简介:本研究确切了解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mRNA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早期复发提供实验依据。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78份外周血和骨髓标本的bcr—ablmRNA水平。结果表明,移植前患者的bcr—ablmRNA水平较高,中位数为29.303%;移植后1个月时检测bcr—ablmRNA水平较移植前大幅度降低,中位数为0;移植后1年内,连续多次检测bcr—ablmRNA水平,变化模式不一致,但6个月后的总体水平较6个月前明显降低,移植1年以上的受者绝大多数bcr—ablmRNA检测不到,或偶可检测到,但水平极低(0.007%、0.004%和0.021%),所检测受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像均正常;同期骨髓与外周血bcr—abl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ML患者移植后早期bcr—abl水平变化起伏较大,连续动态检测可明确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但6个月前检测到bcr—abl存在并不提示疾病复发;检测外周血bcr—abl或许更适于临床上对患者的随访。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 实时定量PCR 微小残留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骨形成蛋白-2(BMP-2)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于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结方丝,抬高咬合0.5-0.8mm,建立1、3、7、14、28d组咬合创伤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观察各大鼠Vc内BMP-2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咬合创伤第1天BMP-2表达下调,第3、7、14dBMP-2表达持续上调,28d组BMP-2表达量下调趋于正常水平,14d组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BMP-2mRNA在咬合创伤大鼠Vc内表达,表达量的高低与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相一致,即牙周损伤程度重时Vc内BMP-2高表达,牙周损伤程度轻时Vc内BMP-2低表达。

  • 标签: 骨形成蛋白-2(BMP-2) 咬合创伤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长度poly(A)尾对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以及含poly(A)尾转录模板在大肠埃希菌中的传代稳定性。方法设计并构建含38、60、103、125 nt和60 nt+6 nt间隔序列+60 nt(简称126 nt)poly(A)尾的模板质粒,利用单酶切将其线性化并以此作为转录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反应制备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mRNA。将含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EGFP-mRNA转染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表达情况。将poly(A)尾长度为125 nt和126 nt的模板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埃希菌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以及Top10感受态细胞中,各挑取7个单克隆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质粒经双酶切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分别从中选取3个测序正确的单克隆于37℃条件下进行连续传代,每两代提取一次质粒,双酶切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同时将poly(A)尾长度为125 nt的两组单克隆再分别于30℃条件下进行连续传代,每两代提取一次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鉴定和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含不同长度poly(A)尾的转录模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oly(A)尾长度为103 nt和125 nt的模板质粒荧光表达明显高于poly(A)尾长度为38 nt与60 nt的模板质粒。poly(A)尾长度为126 nt的模板质粒荧光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poly(A)尾长度为125 nt的模板质粒转化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和Top10感受态细胞后稳定序列的百分比分别为76%和91%,37℃条件下连续传代均可稳定传代至第4代,30℃条件下连续传代可分别稳定传代至第16代和第10代。poly(A)尾长度为126 nt的模板质粒转化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和Top10感受态细胞后稳定序列的百分比分别为95%和48%,37℃条件下连续传代均可稳定传代至第12代。结论mRNA中poly(A)尾的长度和组成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均有影响,在poly(A)尾中添加长度为6 nt的间隔序列以及30℃低温培养均有助于增加模板质粒的传代稳定性,为mRNA疫苗体外转录模板的设计和生产制备提供参考。

  • 标签: Poly(A)尾 mRNA疫苗 转录 表达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