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加减瓜萎薤白半夏桂枝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在我院治疗的68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共计34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减瓜萎薤白半夏桂枝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中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LVEDD、LVESD)的对比中,实验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用加减瓜萎薤白半夏桂枝汤对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减瓜萎薤白半夏桂枝汤 不稳定型心绞痛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112例阳虚寒凝型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就诊于我院的住院及门诊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治疗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56例病人。按照治疗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调研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指标水平,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1)治疗后两组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调研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总胆固醇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5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组内病例数各25例,对照组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曲美他嗪+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心绞痛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绞痛发生持续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数据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替格瑞洛联合使用在不稳型心绞痛中,对患者疾病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替格瑞洛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冠心病不稳性心绞痛患者,考察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护理方式将统共入组的80例上述患者(收取年限:2020/01~2021/12)均分为40例/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对照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等多项测验值。结果:表1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度评价更佳(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于老年冠心病不稳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干预效果,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满意度评价较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满意度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1月-2022年6月)内,入组案例对象(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48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延续性护理(观察组,n=24)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24),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综合评分(94.24±4.46分)高于对照组(87.16±4.22分),(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5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组内病例数各25例,对照组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曲美他嗪+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心绞痛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绞痛发生持续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数据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替格瑞洛联合使用在不稳型心绞痛中,对患者疾病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替格瑞洛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瓜蒌非白半夏汤加减救治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74例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救治,研究组则在此前提下予以瓜蒌非白半夏汤加减救治,观察对比两组病患救治成效。结果 研究组救治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采用瓜蒌非白半夏汤加减救治成效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瓜蒌非白半夏汤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用于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发生率3.13%,和对照组数据18.75%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用延续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冠心病 延续性护理 不良事件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联合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加以探究。方法:随机将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锁定钢板 微创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患者(>60岁)研究,以奇偶法原则分组,参照组35例辅以常规化干预,以此为基准,观察组35例辅以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①治疗优良率:观察组治疗优良率相较于参照组高(P<0.05);②Barthel、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比,观察组Barthel指数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有益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改善自理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后给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入院进行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康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并发症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进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患者(>60岁)研究,以奇偶法原则分组,参照组35例辅以常规化干预,以此为基准,观察组35例辅以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①治疗优良率:观察组治疗优良率相较于参照组高(P<0.05);②Barthel、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比,观察组Barthel指数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有益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改善自理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微创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50例,为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收治,然后采取随机方法均分为两组,25例/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Harris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创PFNA 老年 转子间骨折 手术室护理配合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手术时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开展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骨折老年患者76例开展本次研究,分析病历资料,以不同的麻醉方案为依据,分为两组。其中38例对照组用腰硬联合麻醉,30例观察组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2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发现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麻醉5min后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不良反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侧卧位髓内钉联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38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03月,38例患者均采取侧卧位,行小切口钛缆环扎辅助骨折复位治疗,然后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做好固定,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处理,分析3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225.24±17.57) ml,手术时间为(110.24±11.46)min;有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3%;骨折愈合时间为有8例为术后12周内,其余为术后20周内;手术12个月后,38例患者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9.47%。 结论 给予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该治疗方式,能够促使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速愈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侧卧位小切口钛缆环扎 股骨重建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颈动脉不稳斑块的超声造影(CEUS)特点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老年患者3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60~87(68.1±6.3)岁。经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诊断为颈动脉中至重度狭窄(50%~99%),于术前行颈动脉CEUS检查并对斑块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记录病理组织学评分和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计数(MVD)。结果32例患者低回声12例,病理评分和MVD计数分别为(2.46±0.66)分、(37.17±12.88)个;混合回声18例,分别为(2.42±0.55)分和(38.06±13.66)个;强回声2例,分别为(2.75±0.35)分和(23.50±9.19)个。CEUS分级同病理评分和新生血管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0.76,均P<0.01)。结论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较强回声斑块更为不稳,颈动脉造影可全面评估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稳定性,判断良好的手术时机。

  • 标签: 颈动脉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上皮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基因的遗传不稳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制作120例胃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并提取DNA,采用免疫组化、银染PCR-单链构象动态性等方法分析CDH1基因的遗传不稳性。结果检测出98例胃癌CDH1基因D16S752位点信息个体数(杂合子数),其中微卫星不稳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检出率、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检出率和CDH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9.39%(19/98)、16.33%(16/98)与51.02%(50/98);TNM分期Ⅰ、Ⅱ期的MSI检出率显著高于Ⅲ、Ⅳ期(P<0.05),LOH检出率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TNM分期Ⅲ、Ⅳ期的CDH1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MSI检出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LOH检出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0.05),CDH1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MSI阳性组的CDH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MSI阴性组(P<0.05),LOH阳性组的CDH1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LOH阴性组(P<0.05)。结论CDH1基因遗传不稳性可能与胃癌的进展相关,D16S752位点的MSI可作为诊断胃癌早期的分子标志物,D16S752位点的LOH可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胃癌 上皮钙黏蛋白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缺失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复方丹参滴丸组(3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曲美他嗪组(30例)给予2粒/次,3次/d。联合治疗组(3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每组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曲美他嗪组、联合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0.0%,66.7%,9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3.3%,56.6%,83.3%。联合治疗组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及曲美他嗪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UAP 曲美他嗪 血小板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对老年冠心病不稳性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