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术后脑肿瘤患儿的家庭韧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家三级甲等儿科医院210名术后脑肿瘤患儿照护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家庭照护测量量表和家庭韧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家庭照护6个量表中,患儿认可、管理能力、家长关系与家庭韧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12,r=0.470,r=0.391;均P<0.05),家庭困难、疾病负担、疾病影响与家庭韧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46,r=-0.177,r=-0.348;均P<0.05);(2)家庭照护模式可分为四类:管理负担型(22.9%)、管理有效型(24.8%)、管理低下型(28.6%)及管理默契型(23.8%);(3)四类家庭照护模式在家庭韧性得分[(197.21±20.08)分、(205.92±14.25)分、(181.47±18.13)分、(198.06±17.08)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98,P<0.01)。结论脑肿瘤患儿家庭照护模式可分为四类,不同类别家庭的韧性水平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特征,实施改变家庭照护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家庭韧性。

  • 标签: 儿童 脑肿瘤 家庭韧性 家庭照护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中期照护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对照。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门诊病患11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均55例病患。干预组采用中期照护路径,常规组不采用中期照护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的各项功能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老年病患来说,采用中期照护路径,能促进老年病患各项功能恢复效果,有助于病患早日回归到正常的起居生活。

  • 标签: 中期照护 老年 脑卒中 功能恢复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在苏州市推出和试点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并对失能老人提供居家照护的基础上,探究居家照护员在照护情境中的工作体验,了解其困难与问题,探讨其真实感受并分析成因,寻找规律和总结经验,为居家照护员队伍的建设和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法及半结构访谈法收集9名居家照护员在照护情境中的现场体验资料,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工作负担沉重,激励机制缺乏。照护体验多元化,有成就感和快乐感,但缺乏家属信任和认同。专业培训的需求迫切,期待同伴支持。结论优化居家照护员工作环境,减轻照护负担。提高居家照护员从业待遇,积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关注居家照护员的情感体验,帮助其适应照顾者角色。规范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供风险评估工具,提高照护质量。

  • 标签: 长期护理 居家照护员 工作体验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rolina照护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进入心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简称规培护士)32名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5 —10月进入心内科的规培护士37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观察组实施基于Carolina照护模式制定的培训计划。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患者满意度问卷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规培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olina照护模式应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中不但能够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Carolina照护模式 规范化培训 人文关怀 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护理主要提供老年急性病救治、慢病护理、临终关怀,并同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1。老年人因年龄、生理、心理、疾病变化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2。在为老人提供急性期救治、恢复期护理、生活照护服务过程中老年病科的安全照护管理直接关系到老年病人康复及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针对老年照护安全管理标准,导致照护过程中发生的安全护理问题全部归结于护理不良事件,造成医院患者及家属各方一定的困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了解老年病房安全照护体系运行及管理现状,总结目前安全照护体系运行中的问题,为老年科患者安全照护管理体系的统一规范化、制度化提供思路和参考。

  • 标签: 老年病房 患者安全 照护管理
  • 简介:摘要痴呆是老年人群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人为中心的照护(PCC)被国外学者广泛认为是最佳的痴呆照护方式。其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痴呆照护筹划(DCM)和心理社会干预手段(TREA)。研究证实,该种痴呆照护方式对照护者的工作幸福感、胜任力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国内关于PCC的研究甚少,痴呆患者的PCC相关理论在我国也尚未得到普及。

  • 标签: 痴呆 以人为中心的照护 痴呆照护筹划 心理社会干预 怀旧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探究病情稳定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为制订有效的支持性照护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应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为(2.17 ± 0.37)分,各维度前3位依次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2.75 ± 0.40)分、生活护理需求(2.28 ± 0.51)分、社会支持需求(2.26 ± 0.28)分;知晓脑卒中常见的病因居各条目首位。质性访谈析出主题:协助日常活动、功能受损管理、早期功能康复、疾病相关知识、心理社会支持、出院指导。结论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内容丰富、程度较高;基于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需求;落实早期二级预防指导,预防疾病复发;协同多学科团队,提供早期康复,减轻功能受损;及时识别患者负性情绪,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推进脑卒中疾病全程护理服务。

  • 标签: 脑卒中 患者 支持性照护需求 混合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长期照护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那些患有各种疾病,或者是身体残疾的人们对于保健以及日常生活的需求。在长期的照护实践之中发现现有床档存在有空隙大、容易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的问题。为此,文中介绍了笔者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床档空隙围栏套”,以期可以解决床档空隙大的问题。

  • 标签: 长期照护 床档空隙 床档空隙围栏套
  • 简介:提供无障碍建筑生活环境,应是拥有良好社会福利国家的基本内涵,环顾欧美各国,普遍自20世纪50年代即针对长者问题进行建筑相关规范的研究制订,协助长者追求晚年生理与心理环境适应,并改扩建环境设施使长者能正常生活其中。同时,不论是居家养老的长者、在退休小区独立生活的长者或在疗养机构接受诊治的长者均有完善的环境与制度。而台湾地区在社会变迁的历程中,老人、

  • 标签: 台湾地区 社会福利 心理环境 环境设施 社会变迁 医疗体系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理念在老年急性照护单元的使用效果较为显著,通过优化急性照护的相关细节,让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得以缓解,由此及时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复。本文重点分析的就是快速康复理念在老年急性照护单元的实践,结合着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加以探讨,明确快速康复理念在急性照护单元中的实践成果。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老年患者 急性照护单元 实践 思考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照护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8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分为实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出院后在此基础上实施延伸照护。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照护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瓣膜置换 患者 护理延伸 遵医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人性照护理论概念以及内涵,提出人性照护理论的具体应用,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膜透析(腹透)中心应用的全过程。通过更新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

  • 标签: 人文关怀 人性照护理论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2019年5—12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180例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ACP接受程度调查问卷(ACP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癌症患者ACP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73份。173例癌症患者对ACPQ的接受程度得分为(69.10±7.0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居住地、子女情况、宗教信仰、知晓诊断时长、是否为多血质、社会支持度是癌症患者ACP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癌症患者对ACP持接受态度,并愿意进行ACP的讨论,其接受程度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子女情况、宗教信仰、知晓诊断时长、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度等多因素影响。建议推行ACP前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并有针对性选择人群试行。

  • 标签: 肿瘤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接受程度
  • 简介:摘要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失能人员规模和老年人比例也将不断扩大。如果其长期护理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社会风险,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通过长期护理、急性医疗和急性后医疗的有机结合,通过病例管理和社会工作者,将医疗机构与家庭联系起来,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 标签: 长期照护体系 养老问题 路径选择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决策辅助的起源和重要意义、实施条件、内容、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范围、方式、效果。通过总结近年来决策辅助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分析决策辅助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价值,以期为国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我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发展。

  • 标签: 综述 决策辅助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