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家庭照护营养照护主要的阻碍因素,为护理工作者提高家庭照护营养照护质量,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14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家庭照护营养照护阻碍因素提炼出4个主题,9个副主题。(1)主题1:营养照护认知不足。①照护者对营养照护重要性认知不足;②照护者缺乏辅助进食营养风险相关认知。(2)主题2:营养照护能力欠缺。①照护营养知识缺乏;②照护者实践操作能力欠佳;③照护者的依从性、主动性较差。(3)主题3:营养信息获取和利用困难。①照护者信息获取受限;②照护者信息运用困难。(4)主题4:营养照护照护者角色障碍。①缺少社会支持;②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结论护理工作者可以针对家庭照护营养照护阻碍因素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家庭照护营养照护质量的提高,进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家庭照护者 营养照护 阻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照护模式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70例老年营养不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照护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照护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程度(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程度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抑郁程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程照护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多学科合作 全程照护模式 老年患者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作者: 高立伟 徐保平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 简介:摘要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多脏器受累,营养不良非常常见,与患儿预后及生存期密切相关。CF患者的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阶段及个体有不同的管理方案,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的营养监测与评估非常重要。2020年,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儿童囊性纤维化照护临床指南进行了第8版更新,其中对CF患儿营养管理做了推荐指导,本文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包括营养管理与评估方法、胰酶替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营养补充方式选择及如何解决CF儿童喂养困难问题等,意在指导临床医师对CF患者进行早期的营养管理,以期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 囊性纤维化 营养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过渡期照护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护者各120例为研究对象,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照护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护照护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照护者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配偶的75例(62.5%),子女的25(20.83%),年龄46~60岁的53例(44.17%),在职的76例(63.33%),每月照护所需费用<3 000元的61例(50.83%),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55例(45.83%),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平均分数为(27.45±9.45),照护能力处于中下水平;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是否与患者同住、照护经历及应对能力均为影响老年CHF患者照护照护能力的相关因素;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应对能力、照护经历均为老年CHF患者照护照护能力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应对能力、照护经历均为老年CHF患者照护照护能力的独立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及照护照护能力的以上影响因素,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对策,进而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质量,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照护与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过渡期 照护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输液室优质照护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随机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于我院急诊输液室就治的病例74例为观察样本,其中,2020年2月至10月就治的37例病例为对照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就治的37例病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按急诊输液室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急诊输液室优质照护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急诊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急诊护理输液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照护法应用于急诊输液室之中,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促升急诊输液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优质照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儿童早期发展对个体的身体发展、大脑发展、心理健康有着长远影响,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和福祉。养育照护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营养,保护儿童免受威胁,并为其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养育照护可以影响终身甚至下一代。本文将通过综述目前国内外养育照护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并提升家长养育照护能力提供循证支持。

  • 标签: 儿童 养育照护 早期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护理人员安宁居家照护能力。方法自设安宁居家照护服务能力调查表并进行信效度检测,对4个社区8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段护士安宁照护能力有显著性差异,护士安宁照护能力是否接受过安宁培训有关,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安宁照护能力。结论社区护士除年龄外居家照顾能力区分不大,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安宁照护能力。

  • 标签: 安宁居家 社区护士 照顾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采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界定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概念。结果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属性:(1)一种力量或能力;(2)长期照护职业与在职人员和潜在求职人员之间的相互吸引;(3)吸引潜在求职人员,满足其从业意愿;(4)保留和激励在职长期照护人员,并使其产生职业认同、谋取职业生涯的发展。结论本概念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护理实践角度出发,结合现阶段长期照护者的特点进行定义。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清晰的概念支持,并为我国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 标签: 长期照护者 职业吸引力 概念分析 定义属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痴呆居家照护需求的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9-12月本院门诊就诊与医院下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首次诊断为痴呆(符合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采用情感支持照护的护理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60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情感支持照护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情感支持照护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方案。

  • 标签: 重型肝炎 情感支持照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孕产妇的产后心理问题频发,生理问题易治愈,心理创伤却可长期存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孕产妇产后心理照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包括孕产妇产后常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护理策略等,以期为疏导孕产妇产后负性情绪、优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理论和科学的实践指导。 

  • 标签: 孕产妇 产后 负性情绪 心理照护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明显,进一步增加失能失智老年群体数量,就该群体而言,除了日常生活基础照料外,还应该重视其心理需求,随着医改的推进,医护人员需要为失能失智老年群体提供快速、有效的医疗救治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坚持定期体检,提供社会援助等。

  • 标签: 失能老人 失智老人 综合照护
  • 简介: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达和社会转型,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人口进一步空心化,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照料成为一大难题,传统家庭照护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不停增长的需要。社区照护是中国农村的一种理想模式,但它仍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完善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区照顾的理论出发,论述建设农村老人长期照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

  • 标签: 长期照护 农村老人 由社区照顾 在社区照顾